第七講:組織作文材料過程中的兒童心理

甲:學生作文構思,從獲得的材料中提煉出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之後,心理活動又進人一個新的階段。這一階段的任務就是——

用提煉出的中心思想,進一步處理材料,決定材料的取捨,確定材料的詳略,明確材料之間的邏輯關係,從而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具體的寫作提綱。

寧老師,今天,我們就談談兒童在這一階段的心理活動吧。

乙:探索這一階段的兒童心理活動,從而更好地設計我們的作文教學,提高兒童構思文章的能力,對指導他們寫好作文,至關重要。

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們都有這樣的體會,一些作文言之無序,或者如同記流水賬的兒童,往往正是這方面的心理能力欠缺。因此,大家也都很關心這樣一個問題——在取捨、組織作文材料、安排文章結構的過程中,兒童的主要心理活動是什麼?

甲:在這一階段,兒童的心理活動主要表現為三個內容:第一,分析;第二,比較;第三,系統化。

(一)通過分析 取捨材料

甲:先說分析。

我們都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來自客觀生活反映在人頭腦中的表象和材料。從生活中獲取的表象是眾多的,但也是片斷和零散的。對於這些,我們稱之為素材。

經過思維活動,形成一個明確的中心之後,要表達這箇中心,是不是要把頭腦里儲存的素材一古腦兒都寫進文章中去呢?

乙:那當然不行。就拿一件事來說吧,如果從這件事提煉出一個中心以後,這件事的所有細節都要寫進文章中去嗎?顯然,既不可能,更不需要。

說不可能,是因為一件事,從縱的方面說,自起因、開始、經過到結果,從橫的方面說,事情中的各種人物,人物的各種表現、各種反映是很多的。一篇小小的記敘文,很難容納那么多內容。

說不需要,是因為事件中的眾多場面、眾多細節,並不是每一個具體的內容都跟事先確定的中心思想有關係的。

甲:正因為這樣,兒童在確立文章中心思想以後,必須對頭腦中形成的表象和過去學習得到的有關材料進行一番分析,從而“去粗取精”。

取捨材料的根據是什麼?就是兒童通過概括抽象確定了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和“統帥”,取捨材料要以它為標準、為依據。

乙:這就是說,凡跟“中心思想”有關的材料就可以“取”,跟它無關的,就必須“舍”。

甲:是的,這個“取捨”過程,從心理學角度說,就是一個分析的過程。所謂“分析”,是指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個別特性或個別方面。

兒童確定中心思想後,在取捨材料時,必須對獲得的每一個具體素材逐一進行分析,看它是否能說明自己選定的中心思想,從而決定“取捨”。

乙:這樣看來,這個分析過程,實質上是兒童對貯存的作文素材的一次深人地、再認識的過程。

甲:對!有成效的作文指導課之所以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正是因為執教的老師順應了這一心理過程,注意了這種分析能力和習慣的培養。

寧老師,還記得在前次討論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時,我們曾談到的陳小平老師執教的那個教例嗎?

乙:記得,同一件難忘的事,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概括出不同的中心思想。在那節課上,陳老師引導孩子們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選自己感受最深的意思為文章的中心思想。

甲:就是在那節課上,當學生確定各自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後,陳小平老師緊接著就引導學生以文章中心為依據,對素材進行分析、篩選。

甲:你看,陳老師先讓學生以各自確立的中心思想為依據,認真思考:“根據你選定的中心,在這些材料中,哪些是你能用的?哪些是你不能用的?”

然後,她組織全班學生集體討論:“在這一件事中,如果以‘溫暖的集體’為中心思想,哪些材料可以用?”“還是這一件難忘的事,如果確定的中心思想是‘老師關心同學’,又應該選用哪些材料?”

在這整個過程中,兒童按老師的要求,以不同的中心思想為依據,一次次地對同一件事的所有素材進行分析,決定取捨。這不僅有利於使兒童從中真正領悟到材料和中心的關係,而且對提高兒童取捨材料的能力,培養他們分析的習慣,是具有實際意義的。

乙:陳老師這種“對同一件事,變換中心,取捨材料”的教學設計正是順應了兒童取捨作文材料的心理過程,強化了分析能力的訓練,確實能給人以啟發。

我們常常發現國小生作文中心思想不集中,在文章中常常寫進一些與文章中心無關的材料。究其原因,從學生方面說,一是文章的中心在頭腦中還不鮮明,概括、抽象的水平還不高;二是對大腦中貯存的素材缺少分析能力,不善於篩選;三是還沒有養成用文章的中心思想判斷、取捨材料的習慣。

從教師方面說,在作文指導的時候,往往忽視了兒童取捨材料的心理過程,忽視了這種分析能力和習慣的培養。

甲:寧老師,您分析得很有道理。教師在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如果忽視了兒童的心理過程,不通過順應兒童心理過程的訓練去提高能力。培養習慣,而僅僅局限於作文知識的傳授上,那樣的作文課是很難有實際效果的。

(二)進行比較 區分主次

甲:在組織作文材料階段,“比較”,是兒童心理活動的又一重要內容。所謂“比較”,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個別部分,個別方面或個別特徵加以對比,確定被比較事物的共同點、區別點及其關係。

拿兒童作文來說,材料選定了,所選的材料都是能說明自己確定的文章中心的。但是,它們對表達文章中心的作用是否一樣呢?這就需要對所選的材料再下一番功夫,區分出主要的和次要的。從學生的心理過程來說,這就進入了比較階段。

乙:袁老師,是不是再舉個教例剖析剖析?

甲:好!那就讓我們接著看看陳小平老師在引導學生分析、篩選、取捨材料以後的教學片斷吧。

教學片斷一

教學片斷二

乙:從陳老師這一教學片斷中,我們可以看到,陳老師很注意引導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以中心思想為標準區分主次。

譬如,在布置要求時,她說:“如果以‘溫暖的集體’為中心思想,應該重點寫哪些材料?”在學生思考回答後,陳小平老師小結道:“一個突出老師,一個突出同學,作文以這兩個材料為重點就把中心思想突出地表現出來了。”自始至終強調以文章的中心思想為確定重點材料的標準。

甲:陳老師這樣的安排是符合“比較”的個性特徵的。心理學研究指出:有一定的標準才能進行比較。人排隊以個兒高矮為標準。文章材料的排隊,得看文章的中心。如果沒有標準就談不上比較;如果標準不明確,“比較”,也就不會有什麼結果了。

(三)比較過程——一種特殊形態的分析與綜合

乙:從陳老師這一教學片斷中,我們還可以剖析出兒童在比較階段的心理過程。

譬如,當老師提出“如果以‘溫暖的集體’為中心,確定重點材料”的要求後,兒童為了找出最能突出中心的重點材料,他們首先得把與中心有關的所有材料具體地加以分解,弄清每一個具體材料的實質意義。

甲:這實際上是一種分析,是對一個個具體材料的再認識。

乙:緊接著,兒童還需將這些材料的意義與已確定的中心聯繫起來,進行橫向比較,從而弄清哪些材料與中心關係最密切,找出重點材料,確定它們之間的主次關係。可以說,這實際上又是一種綜合。

甲:對!從心理學角度看,比較,實際上就是一種特殊形態的分析與綜合。

兒童只有以文章中心為依據、為標準,同時又深人分析每個材料的意義,通過綜合比較,才有可能正確地確定材料的主次關係。我們的教學就應順應兒童這一心理過程,有效地培養他們的能力和習慣。

乙:在剛才的教例中,陳老師的提問與小結,則正是順應了這一心理過程。這對發展兒童通過比較確定主次的能力,培養他們以文章中心為標準,進行分析、綜合的習慣,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甲:當心理活動進入比較階段的時候,學生可能遇到新的問題:比如感到對已選取的材料不滿意、不滿足。這反映了在取捨階段的認識還不夠深人,分析不夠細緻。這是思維深化以後,常常碰到的事。

發生這種情況,就要重新認識有關材料,以至重新蒐集這方面的材料,直到滿意滿足為止。這又是對所取材料深化認識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