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兒童的言語表達和表象活動

甲: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任何典型的材料、深刻的思想、精巧的構思,最後都必須藉助語言——這一交際工具才能把它們表現出來。語言表達的效果直接關係著兒童作文的質量。

從心理學角度看,遣詞造句,運用語言表達是思想向外部言語轉化的過程。在這個轉化過程中,不少兒童有時會產生心理障礙,發生一些困難。比如,有的兒童,原以為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很“清楚”,但當他提筆行文時卻變成了雲中樹、霧中花,一片朦朧;有的兒童感到他所說的、寫的,並不是他所要說的、寫的,出現了一種語不達意的現象……

為了提高兒童運用語言表達思想的能力,有效地幫助他們克服思想外化為口頭言語、書面言語時的困難,我們應該對兒童言語表達的心理生成過程及其特點作些探索。

乙:袁老師,在您這段話中,提到“語言”和“言語”這兩個概念,為了討論的方便,您是不是先對這兩個概念作一些簡要的解釋。

甲:好。語言和言語是彼此不同而又緊密聯繫的兩個概念。語言是一種社會上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它是作為人類最主要的交際工具而產生和存在的。語言主要是語言學研究的對象。

人們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過程則被稱之為言語。言語是一種心理現象,說話作文是人在大腦活動的控制之下,通過發音器官或手的動作把言語說出來或寫下來,是言語的表達過程,稱為表達性言語;聽話、閱讀是言語的感知、理解過程,稱為印入性言語。心理學主要研究個體掌握和使用語言的過程等等,也就是說主要研究言語。

(一)表達性言語的心理生成

乙:這么說,就作文教學心理學而言,主要是以表達性言語為其研究對象了?

甲:是的。就說話、作文的個體來說,表達性言語是怎樣生成的,它的心理操作程式是什麼?心理學界相繼出現了許多學說。

乙:記得美國語言心理學家喬姆斯基主張把人的言語活動劃分為“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兩部分。所謂“表層結構”是指人可以直接感知的東西,大致相當於外部言語,而“深層結構”則指不能被直接感知,要根據間接材料證明其存在的東西,可以看作是思維等,喬姆斯基指出,要從心理活動的深層結構上來理解言語的生成、運用。

甲:前蘇聯的一些神經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的臨床測試,將表達性言語的生成過程大體概括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表達性言語的起始因素是想要表達或交流的意向。願望、動機、目的,人若沒有表達的願望、動機、目的,顯然,他就不會說出、寫出有意義的話來。關於這方面的內容,前幾次,我們已作過簡要分析。

第二階段,出現一種以片斷性和簡略性為特徵的、辭彙貧乏、語法結構殘缺,但卻粘附著豐富的心理表象內容的內部言語。

第三階段,從壓縮而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思想、內部言語、表象向展開的、具有規範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感知、理解的外部言語活動形式轉化。

從這些心理學研究成果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兒童語言表達的高下優劣,一方面取決於他們表達或交流的動機、願望的豐富、充實和強烈的程度;另一方面取決於他們的心理表象活動、內部言語的水平及外部言語的能力。由此可見,兒童遣詞造句,運用語言表達思想所涉及的就絕不僅僅是辭彙積累多少或句式運用巧拙的外部言語形式的問題了。

乙:國小語文教學大綱指出,指導國小生作文要從內容人手。我們要研究兒童遣詞造句的語言表達問題,首先必須對人腦中的表象活動作些簡要分析,促進表象活動的發展。

甲:您說的對!下面我們就先談談表象吧。

什麼是表象?在心理學中,表象就是指在人的記憶中所保留下來的過去感知過的客觀事物的印象,它是人的大腦反映客觀事物的一種形式。

由於國小兒童作文以寫記敘文為主,作文訓練要求寫得具體、實在、清楚,切忌空洞、抽象、呆板。而表象又具有形象性,可以保留在人的記憶之中,表象經常與言語和詞聯繫著等特點,這就決定了表象在兒童遣詞造句、語言表達中必然起到巨大的作用。

乙:袁老師,關於表象的特點,您再具體說說好嗎?

(二)表象活動的特點

甲:好吧。

表象的最大特點在於它能直接反映客觀事物的形貌,具有形象性,而且它還可以保留在人的記憶之中。

在人類各種心理現象中,只有感覺、知覺和表象具有形象性和可感性。但是,感知覺只有在客觀事物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時,才得以產生。一旦客觀事物脫離了人的感知範圍,感知覺也就隨之消失。但人在感知過程中所形成的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卻並不隨之消失,而能以表象的形式在人的記憶中保留一段時期。例如,人們到泰山,直接面對泰山感知泰山的形象,也在記憶中留下了泰山的表象。當人離開泰山,對泰山的知覺總是隨著遊覽結束而消失,然

而關於泰山的表象卻由於人腦的記憶力而久久難忘。

乙:這就是說,表象可以作為素材在記憶中積累、貯存起來,可以直接進人作文構思,而知覺卻不能。

甲:對!知覺是信息進人人大腦的“視窗”,它只是作文的出發點。

甲:表象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人的表象經常是與詞聯繫著的。人的過去經驗總是以表象和詞的形式保持著。人的回憶也總是憑藉表象和詞二者進行的。

乙:關於這一點,現代認知心理學和資訊理論都認為:表象是雙重編碼的,既可以是圖像編碼,也可以是語言編碼。圖像和語言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互譯的,因為抽象概念的相互制約就可以成為具體圖像。譬如,紅、圓。硬。球、三、木、寸、直徑,這幾個詞所指的都是抽象概念。而在“直徑三寸的硬紅木圓球”這一組詞中,由於幾個抽象概念的相互制約,就表達出了一個具體形象的事物。可以說,在人腦中,概念,言語活動同表象活動,實際上是相互誘發,相互轉化的。

甲:正因為這樣,所以,人們可以用代表抽象概念的語言來準確地描述生動具體的形象,喚起別人的形象感。

心理學對表象這兩個主要特點的分析表明,兒童運用語言描述客觀事物時,必須在大腦里形成對這一事物真實而較為鮮明、穩定的表象,並使表象與概念結合起來,才有可能選用適當的詞句寫出生動具體的形象。

可以認為:表現在兒童作文中的客觀事物的形象,就是兒童大腦中經過加工的表象的外化。

乙: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如果兒童對客觀事物既無一定的理解,又沒有真切的表象,那么無論怎樣講究語言技巧也無法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字。

甲:對!表象的穩定度、鮮明度越高,就越便於加工,越有利於通過言語活動外化。作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在於從實際出發想方設法,促進兒童自覺表象活動的發展。

(三)加強注意和觀察 促進自覺表象活動

表象是通過感知而獲得的,是知覺印象在人記憶中的“留影”。為了讓兒童大腦中的表象比較清晰、穩定,我們應引導兒童加強注意和觀察,並思考可以用怎樣的詞語來準確的表達。

乙:張志敏、朱雪梅等老師曾執教過這樣一堂說話課,在對學生進行注意和觀察訓練方面,倒是很有特色的。

教學片斷一

甲:看得出,為了促進兒童自覺表象活動的發展——使兒童發揮主觀能動的作用,加強注意和觀察,以獲得儘可能穩定、鮮明的表象,教師能從兒童實際出發,採取了多種教學手段。

從教學步驟的安排著,張老師能根據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注意分配的規律;引導兒童集中注意,先觀察玩具小海豹的形態,再觀察海豹表演的動態;在每一步中,她又都把引導兒童注意觀察玩具,和注意體驗自己的內心活動分開進行,所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構想一下,如果玩具一呈現在兒童面前,就啟動,讓“小海豹”表演。兒童眼花緣亂,注意力分配不過來,他們的大腦里怎么會有“小海豹”清晰、鮮明的表象呢?

乙:不錯!不錯!

從具體指導觀察的過程看,老師不但引導學生有次序地全面。細緻地觀察玩具小海豹的外形、衣著和動態,而且讓學生模擬小海豹昂首挺胸頂彩球的樣子;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想想:小海豹到底是什麼樣的?再用小手畫畫,看誰記得最清楚。另外,張老師還指名讓幾名國小生同時在黑板上畫,在講台上說,全班學生邊聽、邊看、邊想……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些做法對深化國小生大腦里小海豹的表象,對使表象與言語緊緊地聯繫起來,都是很有實際意義的。

(四)重視培養想像能力

甲:表象與知覺相比,還有一點不相同。知覺只能產生於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直接感受。表象則有可能通過間接的途徑形成,通過想像而產生。譬如,兒童沒有到過小興安嶺,通過讀了描述小興安嶺的文字或聽了別人對小興安嶺的介紹,他們的頭腦里卻可以浮現出小興安嶺的表象。這種想像表象之所以產生是與表象具有變異性和在一定條件下互相組合的特徵,以及表象同語言具有密切關係分不開的。

想像表象產生後就成了可以回憶的表象被編碼貯人記憶庫房,以後再回憶時,表象就會浮現出來。事實上,國小生作文僅*直接表象的情況是不多的。

因此,為了提高兒童的言語表達能力,發展自覺表象活動,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培養兒童的想像能力。進行看圖說話寫話訓練,指導兒童練習把抽象的詞語作形象化描述,在閱讀後,或推測事物的發展續寫故事,或依據部分段落進行擴寫練習,或將課文表達的內容編成話劇、小品表演出來,等等。實踐證明:這都是有效的方式。

乙:為了促進學生自覺表象活動,鍛鍊遣詞造句能力,我們還可以指導學生隨時隨地地發揮想像力,並隨時選用確切的詞語把想像的內容記下來。可以是頭腦中瞬間浮現的一個閃念,一個聯想,一個新穎而奇妙的表象組合,長短不限,寫法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