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講讀龍尋睛

第十八講 讀龍尋睛

上一講我們討論了積極模仿的寫作途徑。我們說道:“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要逐漸地看出越來越多的文章的“門道”,把作文與閱讀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積極地模仿好的文章。以前我們還說過,要豐富作文材料,開拓作文思路,必須讀好兩本書:一本是有字的書(真實的書),一本是“無字的書”(社會、自然)。不僅如此,讀書,也是青年人成長的重要條件,“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無論是學作文,還是學做人,都離不開讀書,離不開讀好書、會讀書。當然,我們在這裡,主要地還是要研究讀書和作文的關係。

為了提高作文技能,我們應當怎樣來讀書呢?

我們都知道成語“畫龍點睛”,別人寫好了書、寫好了文章,畫好了“龍“、點好了“睛”,讓我們讀,我們怎么讀呢?我們就要“讀龍尋睛”,找到別人寫到文章里的“眼睛”。

一本書,一篇文章,我們讀了之後,要體會它的整體思想、意境,這好比看到了“龍”的全貌,這也是很重要的,我們讓大家適當地讀長篇,主要意義就在於此;但是,思想和意境的核心、要記憶的東西、對你啟發最大的東西往往只有一點或者幾點,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眼睛”。

“讀龍尋睛”只是個比喻,嚴格講,文章的眼睛和畫龍的眼睛是不一樣的,真正找到文章的眼睛還是不容易的。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畫龍的眼睛可以一目了然,而文章的眼睛卻要你思考尋找,讀了書,不思考、不總結分析,你就不知道文章的眼睛在哪裡,嚴格講,你的書也就白讀了,你想通過讀書提高寫作技能的目的也就達不到了。

2、畫龍的眼睛只有一隻或兩隻,而文章的眼睛卻可以是多隻。這是什麼意思呢?同樣一篇文章、一本書,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得出不同的感受,誰的感受最深刻、最新穎、最能解決他的實際問題,誰找到的眼睛就最漂亮。

下面,我們來讀兩篇作文,這兩篇作文都是讀《畫蛋》的讀後感。《畫蛋》說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達·文西的故事,達·文西小時候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他成為畫壇上一代宗師。下面這兩篇作文找到的《畫蛋》的“眼睛”就不一樣。一篇是練好基本功,一篇是“名師出高徒”——老師要會教、學生要會學。

從畫蛋練功想到的

我讀了達·文西畫蛋的故事,受益不淺。達·文西童年開始學畫畫兒時,他的老師總是讓他畫雞蛋。他畫得不耐煩了,於是問老師:“您天天讓我畫雞蛋,這不是太簡單了嗎?”老師嚴肅地說:“你以為畫雞蛋很容易,那就錯了,在一千隻雞蛋中,沒有兩隻形狀是完全相同的,就是一隻雞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狀也不一樣。我讓你畫雞蛋是要訓練你的眼力和繪畫技巧,要看得準畫得快。”訓練眼力和繪畫技巧是學畫畫兒基本功,達·文西按照老師的教導苦練基本功,從簡單到複雜,最終才成為世界著名的繪畫大師。由此可見,要想做好一項工作或學習一門技能,必須先得練好基本功,只有練好了基本功,才能逐步提高技能、技巧,最終達到奮鬥目標。

我們現在是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在學習上更需要練好基本功。學習是一件非常艱苦的工作,要想使學習成績提高,必須先要打下堅實的基礎,練好基本功。比如數學中的計算能力,語文中的讀寫能力都是基本功。而這些基本功又必須認真耐心地去練習,不然就不會有真才實學。

回憶我在國小學習語文時,老師常布置我們抄寫字詞和拼音。我有時就不耐煩,覺得做這種練習沒什麼用處。其實,老師是在訓練我們的基本功,為以後的閱讀和寫作打基礎。升入中學以後,我按著老師的要求繼續練習,辭彙漸漸豐富起來,在閱讀時,障礙就少多了,作文也比以前通順了。漸漸我悟出了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在國小,我們所學的一切是為上國中打基礎。升入國中後,我們所學的課程又是為上高中或走向社會打基礎。因此,我們現在必須認真學好各門課程。只有現在練好基本功,打好基礎,將來才能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才。

讀《畫蛋》有感

人說“名師出高徒”,這話實是不假。依我看,這原因有二:其一,是師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學不怠。離開了這兩條,既稱不上“名師”,也出不了“高徒”。名畫家佛羅基奧手下出了一代宗師達·文西,便是很好的一例。

當達·文西投師於佛羅基奧時,佛羅基奧沒有首先教他創作作品,卻要他畫蛋,這是佛羅基奧與凡人不同之處。十幾天只是畫蛋,芬奇自然是不耐煩了,這時,那位名畫家告訴他意義所在:他的目的是嚴格訓練學生的細緻觀察與準確描繪形象的能力。這正是佛羅基奧的“有方”。正是由於這有方,才使芬奇日後得以功成。

我也曾有過一位“有方”的老師,不過她不是什麼有名的人物,只是一個大我幾歲的女孩子。幾年前,我請她教我拉小提琴,她先問我做事有無耐心,我不明白她的意思,自然是回答“有”。開始學習了。她先給我做了示範,看著她那嫻熟的表演我真羨慕。可輪到我時,她卻讓我練習拉空弦。幾天過去了,她給我的任務還是如此。她告訴我,拉空弦是基礎,只有練到了運弓自如了,才可拉曲子。現在想想,她這話實在有理。是的,她不是什麼“名家”,卻也是個會做老師的人。

然而,我並沒有成功,又拉了幾天空弦,我聽到的總是那單調的“拉拉”的聲音。哪有一點兒我為之陶醉的樂聲呢?我一煩之下,一弓挑斷了琴弦,發誓再不學了,於是我的提琴只好休息了。由此我想到,師固然要有方,更重要的是徒要不怠。芬奇的成功,關鍵的一點就在這裡。他刻苦地練習,用心學習,正是經過長期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作品。而我的失敗,恰恰也在這裡。怕艱苦,在困難面前懈怠,終究要失敗。

不僅學習藝術是這樣,文化知識的學習也是如此,要從一點一滴的細微之處學起,只有打好基礎方可學出成績。

我喜歡寫作,真羨慕那些作家,而我的老師卻要我天天記札記,把所見所聞的小事都記下來。當時我不明白老師的意思,只是堅持了。現在,當我一本本地翻看那一摞札記時,方悟出了老師的用意:她是讓我練基礎,積累材料,一點點地提高啊!所以,我在寫作上的進步——雖然它微小——是老師教之有方的結果,同時也是自己沒有懈怠的結果。

芬奇畫蛋直至學畫成功和我的失敗與進步,都說明不僅教者要有方,學者更應不怠,這兩方面的因素結合起來,能有什麼知識學不會,有什麼事情做不好呢?!

………………………………………………………………………………………………………………

我們讀書找到多隻“眼睛”,正常不正常呢?正常的。就一個人而言,讀同一篇文章,根據不同的需求,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