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講讀書筆記和讀後感

第十九講  讀書筆記和讀後感(之一)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們除了要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要勤於動筆,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這對於我們提高寫作水平,也是很有幫助的。

寫讀書筆記比較簡單,難在不好堅持,我們對此只做簡單的介紹,至於能不能堅持,那就在於你自己了;我們重點要研究和練習的是讀後感。

一、關於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分為摘錄筆記、提綱筆記、評註筆記、心得筆記四種。

摘錄筆記就是把所讀文章的好句子、好材料摘錄下來的筆記。這種筆記有的同學國小時就做過,但是堅持下來的人很少。摘錄筆記做多了,經常讀一讀,對於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很有幫助,在作文時可以參考、模仿,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引用。

提綱筆記就是把所讀文章的要點歸納記錄下來的筆記。它對於我們閱讀分析很有幫助,也有助於我們提高作文的構思能力。

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還可以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也可以做一些記號。這就是評註筆記。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心得筆記簡單的就是扼要地寫一寫讀書的心得,可以不過多考慮格式,把心得記下來即可。上一講我們說找文章的“眼睛”,實際就是一種心得,你把它記錄下來,不用過多地展開議論,這就是心得筆記。

廣義地講,讀後感也是心得筆記之一,但人們一般都把讀後感獨立地提出來講解和練習。我們也這樣做。

二、讀後感的概念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國中語文課本第一冊163頁的例文《說膽》以及下面這篇讀後感,就接近於第一種讀後感。寫這種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儘量像一篇文章,儘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一般應當寫清楚讀了什麼,有什麼感想,聯想到了什麼,對自己有什麼作用等。它不追求文體、格式框框,寫起來也可長可短。

處處留心皆學問

——讀《金冠的秘密》有感 

張家口七中  程  璐

前幾天,我讀了一則故事。其內容是,古希臘的一位科學家叫阿基米徳,他在一次洗澡時發現了水的浮力原理。據此,他解開了金冠的秘密。原理是:拿兩隻大小都相等的罐子,把金冠和一個與它同樣重的金塊,分別放入裝滿水的罐子裡。水從罐子溢出時,用兩個盤子接著,再把兩盤水稱一下。若放金冠的罐子溢出的水多,說明金冠不是純金的。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是:處處留心皆學問。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它自身存在和運行的規律。這些規律有許多我們並不知道。要認識世界,掌握規律,學到知識,就要去留心觀察。如果不留心,知識永遠不會自動跑到我們的頭腦中來。有一次,我家的窗戶上結了冰。爸爸問我是怎么回事。我隨口說道:“不就是熱脹 冷縮嘛!”爸爸告訴我要注意觀察。經過一次次的觀察思考,我才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原來,曖空氣遇到冷玻璃形成了水珠,晚上氣溫下降就結了冰。

我們許多人都洗過澡,為什麼阿基米德洗澡的時候,就知道怎么解開金冠的迷呢?阿基米德並不比我們多長一個腦袋,也不多長一隻胳膊。他發現水的浮力,是因為他留心觀察,才得出結論。如果不留心,他洗一萬次澡也不會知道什麼是水的浮力。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我們沒有留心觀察,不也掌握了,你說的處處留心皆學問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