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捷徑

聯想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它是人們在客觀事物的彼此聯繫和相互作用中,由一事物連帶回憶起其它事物的一種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是學習者加強記憶,增強識字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也是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捷徑。下面,談談在識字教學中,我是怎樣運用聯想,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 一、字音聯想字音聯想,即由一字的讀音聯想到與此字音相同或相近的漢字。如:在學習小第一冊《課文》第16課的“河”字後,我讓學生思考:我們學過的哪些字也讀hé,但樣子不同?學生找出了“禾”、“和”。經過從音、形、義三方面區分:“河、禾、和”,學生型清楚了:(1)三字都讀“hé”;(2)三字的字形、字義不一樣;“氵-可”組成“河水”的“河”;獨體字“禾”是“禾苗”的“禾”;“禾”和“口”組成“和氣”的“和”。二、字形聯想字形聯想,即由一字的字形聯想到與此字的字形相同或相似的字。如在學習了第二冊《看圖學文》第16課“跟”字後,我讓學生思考:我們學過的哪些字都有偏旁“艮”?很快,學生聯想到了“很”、“根”。區分後,學生明白了:“跟、根、很”三字在語音上韻母都是en;三字的字形中都有偏旁“艮”,每個字的另一個偏旁不同;三字的字義也不同;有“彳”的字是很多的很;有“足”的字是“跟著”的“跟”,有“木”旁的字是“樹根”的根。又如:在學習了第二冊《課文》第27課“午”字後,讓學生思考:哪些字與“午”字相像。學生想到了“牛”,區分“午、牛”後,學生明白了:“中午”的“午”第三筆豎不出頭;“水牛”的“牛”第三筆豎要出頭。三、字義联想字義联想:即由一字的字義联想到與它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字,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字義。如在學習了第三冊《歸類識字》(二)第5課的“盯”字後,我讓學生思考:學過的字中,哪些字也有“看”的意思?學生想到了:“望”、“視”。通過讓學生分別用“望、視、盯”說話,到語言環境中去理解。學生明確了這三個字雖然都有“看”的意思,但也有細微的差別:“望”是向遠處看;“視”就是“看”的意思;“盯”是指視線集中在一點上。綜上所述,在教學中適時地有針對性地運用聯想可實現以下目標:(1)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2)讓學生準確掌握所學生字的音、形、義,避免錯別字發生。(3)可促使學生所學的狀如散沙的漢字形成無數條漢字鏈,便於記憶。(4)有利於學生在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時,用詞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