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德的是誰

2005-7-11 字數:1108收藏此頁到都市網摘智慧財產權法律到底是在保護誰的利益?如果我們現在說,它保護的是那些大公司、大媒體集團——而不是作者本身的利益——你不必太大驚小怪。一本書的出版,定價20塊錢,10塊都給了發行商,8塊給了做宣傳的,1塊是印刷的費用,落到寫書人手裡的,只有1塊錢。唱片也一樣,一張17美元的CD,唱歌的藝人只能拿到1美元,寫歌的只有兩毛——買書聽歌的消費者,有誰願意把9成的錢扔給中間商呢?也正因為如此,雖然各大媒體公司為保護智慧財產權折騰得不可開交,大部分創作者卻不冷不熱。傳統的銷售體系將少數明星藝人的效益推向極致,可以為他們付出天價的費用,大多數作者拿的卻都是不到定價5%的版稅,而在商店裡,它們看上去卻仿佛是平等的,一張剛出爐的正價唱片的價錢都是16塊9毛8。一個著作權保護的期限可以到75年,到作者都入了土幾十年,莫非也想“封妻蔭子”?無怪乎美國著作權保護法被人調侃為“米老鼠法案”,保護的都是這些大集團的利益。而處於生產消費鏈路兩頭的創作者和消費者,其實是一直處於被人鉗制的地位。想賣書,想賣唱片,想拍電影,就得找出版社,找唱片公司和電影公司;想買書,想聽歌,想看電影,就得去書店,去唱片行,去電影院。網路的出現,讓一直受制於人的普通創作者和消費者有了發言權。網路給了創作者和消費者直接對話的機會。網路說,為什麼要和唱片公司簽訂苛刻的條款,讓他們白白榨取利潤?——於是,網路上有了私人的唱片製作者,自己印製發行自己的唱片,通過網路發布訊息,只要賣出一百多張CD就能收回成本。網路說,為什麼要把錢交給傳統的廣告商?共享才是最大的宣傳。於是有人把自己的書放到網上共享,反而促進了銷售。網路說,為什麼要去聽信那些發行商編造的宣傳謊言呢?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到網上去寫書評,樂評,影評,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依靠這些普通人的觀點來幫助自己選擇。今年夏天,美國第九巡迴法院裁決P2P(點對點,Peer-to-peer)的網路共享軟體沒有侵犯智慧財產權,令所有大媒體公司震動,現在,它們正在慫恿議會修改法案,將這些涉及複製傳播數字作品的軟體徹底封殺。媒體公司的恐慌,並非是因為它們怕被盜版蠶食利潤,它們打著保護智慧財產權旗號出擊的真正動機,還是因為網路將它們辛苦編織了幾十上百年的銷售體系一舉撕破,把舊的分蛋糕方法之弊端全都露了出來。大廈將傾,裡面作美夢的人當然要驚醒了。摧垮一個舊世界的同時,一個新世界也正在建構之中。喪失了對渠道壟斷的媒體公司如今向智慧財產權法求助不過是崩盤前的搶錢,為自己適應新的時代創造時間和條件罷了。新的智慧財產權的道德觀必然會圍繞新的通路和它的主人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