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素材專輯(210)

1、說戲豈可戲說

某電視台播出戲曲知識問答題,請在場觀眾試答。偶聞兩題,兩度驚訝。

其一曰:“《蕭何月下追韓信》是演哪個朝代的故事?A、秦代,B、漢代。”主持人亮出的答案竟是“漢代”。蕭何是漢相,“追韓信”似乎應在漢代;秦亡於公元前206年,劉邦稱帝建立漢朝是在公元前202年,其間4年非秦非漢,是楚漢相爭時期,韓信登台拜將就在這個階段,其時劉邦還是漢王(受楚霸王之封),可知尚未進入漢朝。說是漢朝事固然不對,若說秦朝,亦不甚相合。陶君起《京劇劇目初探》把該劇列作“秦代故事戲”,以其時尚未入漢,又因不立楚漢專章而附於秦末,倒勉強說得過去。與其稱之為漢代故事,還不如說是秦末故事;當然,出題時倘另立“楚漢相爭時期”一項,就沒有在選擇上為自己設定障礙之慮了。

其二曰:“卓文君故事……給後人留下的成語是什麼?”有人回答“孔雀東南飛”,顯然大誤,主持人說是“舉案齊眉”,也不對。舉案齊眉是漢代梁鴻、孟光的故事,與卓文君無涉;相關的典故有“當壚滌器”,元·關漢卿《竇娥冤》:“這一個似卓氏般當壚滌器,這一個似孟光般舉案齊眉。”前人以此兩事對舉,今人卻有混為一談者。

說戲是為了普及戲曲知識,但說戲不能變成戲說。

2、喜歡

近讀董橋小品,看到這樣的故事:

聽說老捨生前也喜歡收藏一些小古董,瓶瓶碗碗不管缺口裂縫,只要喜歡都買來擺。有一次,鄭振鐸到老舍家來玩,仔細地看了那些藏品之後,輕輕地說了一句:“全該扔。”老舍聽了也輕輕地回答一句:“我看著舒服。”兩人相顧大笑。

看到這裡,我也不禁會心地一笑。鄭振鐸認為老舍收藏的瓶瓶碗碗實在不值一提,是從收藏的角度來考慮的,沒有啥價值嘛!而老舍則是從興趣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收藏的東西,他認為能給自己帶來樂趣的就有價值,老舍的一句“我看著舒服”,實在是耐人尋味。

買櫝還珠的故事讓多少代人當作笑話來講,鄭國人只要盒子不要珍珠,被當作不識貨的蠢物。我覺得仔細想來也不一定鄭國人錯了,珍珠貴重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又有誰能說那隻裝珍珠的盒子不是珍貴的?倘若那隻盒子是如魯班一樣的能工巧匠製作的,其價值怕是不會比珍珠低賤吧?我總覺得只要盒子的鄭國人或許是一個識貨的行家,他是看中了裝珠寶的那隻盒子的價值,才故意這么做的。即使不是這樣,我們也不必笑話他,那隻巧奪天工的珠寶盒子,既然能讓他為之心動,那在眼中就是一件珍貴的物品,我們為什麼要用世俗的眼光要求他用世俗的方式處理這件事呢?也許鄭國人認為,能買到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遠比別人眼中所謂的珍貴有價值得多。

3、21世紀七大懸念

我們的地球和我們多彩的生活中充滿了神秘的現象和未知的謎團。有些重大的謎團自我們遠古的祖先開始行走時就縈繞在人類心頭,而另外一些則是隨著人類的不斷進步而新湧現出來的 —— 人類是否可以長生不死?我們能夠攻克癌症嗎?我們能夠創造生命嗎?靈魂究竟是否存在?光速是不是速度的極限?在宇宙中是否有其他智慧生命存在?我們能夠進行時間旅行嗎?對這七個問題,人們一直沒有能夠給出確定的答案。

■懸念之一:永遠年輕、長生不死

青春永駐的秘方並沒有隱藏在世界上哪個神秘的地方,而更像是存在於每個人的細胞里,或者更加準確地說,是在一個特定的基因里。加利福尼亞斯克里普斯研究院的科學家們對90歲以上的老人的基因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在99%以上的情況下,這些90多歲的老人的基因的功能完全正常,也就是說,他們的基因都能夠指揮指定的細胞產生適當的蛋白質。老年人的基因和新生兒的基因幾乎能夠同樣發揮作用。那么,如果老年的基因和年輕的基因同樣有效,為什麼我們還會衰老呢?

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者們已經初步找到了答案,但他們還不是很確信。他們提出,衰老的秘密可能就在一個名叫p21的特定基因上。它的作用就相當於一個基因緊急制動閘,當它被啟動並且發揮作用時,它會讓受到毒素污染或者輻射破壞的細胞停止生長,這樣就會給它們時間進行修復。分子基因學教授伊戈爾·羅賓遜啟動了人體細胞內的p21基因,並分析了它對上千個其他基因的影響。他驚奇地發現,那些受影響的基因變成了平滑粒狀,並且停止了生長。換句話說,它們衰老了。

“這種模式非常驚人,”羅賓遜說道,“啟動了這個基因,就造成了無數個其他基因的重大變化,而這些基因都與衰老和與衰老有關的疾病發生關聯。”

羅賓遜的同事們發現,p21有選擇地對40種人們已知的參與DNA複製和細胞分裂的基因進行抑制,這樣就馬上讓生長停止下來。與此同時,它促進了50種其他基因的活動。這些被p21刺激起來的基因之一就與早老性痴呆病人腦中發現的動脈粥樣斑的成分相關。其他的基因則產生各種蛋白質和酶,直接引發動脈硬化症和關節炎。

癌細胞都有一個不尋常的特徵,那就是它們是不死的。只要能夠得到營養,它們就不停地分裂。健康細胞卻不是這樣的,在它們的染色體末端都帶有一個類似定時器的結構,它限定了一個細胞能夠進行自我複製的次數。這些定時器被稱為端粒,你可以把它們想像成為你的鞋帶末端的塑膠帽,它們可以防止鞋帶散開。每次細胞分裂時,這些端粒就會被擠掉一點,當端粒完全掉落之後,細胞就停止分裂了。

癌症正是在這個環節上乘虛而入。在九成以上的癌細胞酶中,發現了一種叫類端粒的化合物,它能夠自動替代每次細胞分裂後端粒上所掉落的部分,這樣端粒就不會消失,癌細胞就可以不斷地分裂。如果健康的細胞上也能夠產生出類端粒的話,可想而知正常的細胞也可以變為不死的。由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和加利福尼亞州一家名叫根隆的生物技術公司共同進行的試驗表明,這種現象的存在是確定無疑的。

■懸念之二:人類會不會治癒癌症

癌症是200多種疾病的統稱,這些疾病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健康的細胞發生變異,開始胡作非為。以往人們的普遍觀點是,基因在這個變異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果你的父母或者兄弟之中有人患有癌症的話,你就有很大的可能患上癌症。

但是,也許事情並不是這樣的。

2000年夏天,醫學界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就基因和環境對癌症的相對影響所進行的研究的結果被公之於眾。該結果使持有傳統觀點的人們大跌眼鏡:人們的食物、生活環境、職業、以及特定的一些壞習慣,包括抽菸和過量飲食在內,都比家族的癌症史更能夠影響癌症的發病率。

科學家們對瑞典、芬蘭和丹麥的總共89576對雙胞胎進行了研究。因為雙胞胎的基因具有相似性。在察看醫療記錄之後,研究者們選擇了那些雙胞胎之一患上癌症的家庭,然後觀察另一個雙胞胎身上會發生什麼。

觀察的結果表明,基因的相似並不能決定一切。而諸如抽菸、飲食習慣不良、缺乏鍛鍊,或者接觸到輻射、污染和致癌性化學品這些因素,更容易引起癌症。解決癌症謎團的鑰匙並不是藥片,而是預防。

■懸念之三:我們能不能創造生命

納米技術是通過逐個原子的組裝來構成極小的裝置的一項製造技術。 如今IBM、施樂和英特爾這樣的高技術企業都開始重視這項技術,他們的興趣源於一種叫做“自我組裝”的物理現象,根據該現象的原理,如果鋪設了適當的基礎構架,就可以在上面“長”出毫微米管道、毫微米球體和毫微米半導體來,這樣就可以給計算機提供高精度、高性能的極微小的組件。

這樣的技術能不能用於生物體呢?在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人員正在試圖利用人體細胞內所發現的蛋白質肌動蛋白來創造自我組裝的有機體結構。負責開發的傑拉德·翁說,“我們的肌動蛋白薄膜膠囊處在平衡狀態下,並不需要能量來維持其穩定。”他們的實驗室正在取得令人興奮的進展。

那么,我們是否能夠做到讓自我組裝的結構具有自己的生命呢?由加利福尼亞技校、洛杉磯加州大學和密西根州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們組成的小組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他們已經在計算機內創造出了“數位化的生物體”,他們發現,這些計算機創造出的有機體對周圍變化的反應,與真實的生物體,如細菌、真菌和果蠅等十分相似。

“對生物系統的生命最最基本的問題做出解答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生物系統已經經過了40億年的進化,變得極其複雜了。”加利福尼亞技校的克里斯·阿達米說,“地球上生命的產生都是因為很久以前的一次偶然。我們所見到的一切都因為一次偶然事件而來,所以如果我們回顧這一切的話,是否能夠獲得一些對生命的概要認識呢?”

阿達米所做的工作,是在已經對活的生物體進行實驗,即埃·科理細菌實驗之後,第一次用數字進化實驗的方式來進行的模擬生命研究。他說,“我認為我們已經讓生物學家們確信,人造生命並不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妄想,它還可以回答一些關於生物學的最基礎的問題。”

■懸念之四:靈魂究竟何在

在近期由聖迭戈加州大學、美國科學促進協會以及梵蒂岡所組織的一系列會議上,神經系統學家們和神學研究者們已經開始詳細地探討人類靈魂的物理性質。

而神經系統學家們相信,他們已經掌握了監測靈魂的技術。這是一台極其靈敏的儀器,叫做鏇轉三頭單點發射式斷層分析掃瞄器。

“人類最深受感動的一些體驗,有可能會被簡化為特定的腦部功能,而這些功能還能夠通過先進的腦功能研究來測量,這會使不少人感到煩惱和困擾。”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位神經系統學家,安德魯·紐伯格這樣評論道。他和一位名叫尤金·阿吉利的同事,用上面提到的那台掃瞄器對冥想的人的大腦進行了詳細的探查。

首批實驗的對象是佛學家,他們同意將靜脈針插入自己的胳膊里。當他們達到了深度冥想的狀態時,他們便向紐伯格示意,後者隨即將一些放射性同位素釋放到他們的血管中。在血液流經大腦時,那些較為活躍地參與冥想的細胞吸收了更多的同位素,隨後發出了更多的輻射,這些都被掃瞄器記錄下來。

紐伯格預言到,“我們希望,這些實驗將是一次給科學研究帶來啟蒙的令人興奮的旅程。”

■懸念之五:光速是速度的極限?

90年代中期,威爾斯大學的米格爾·庫比埃爾就提出,可以建造這樣的一艘宇宙飛船,它能夠將前面的空間縮小,將後面的空間擴大。這樣做相當於將飛船的出發地向後推開,同時將目的地拉近,這樣便有可能達到比光還快的速度,但是這個方案的難點在於,它非常耗費燃料,於是這個計畫被放棄了。

迄今為止,超越光速最好的證據,來自於普林斯頓大學NEC研究院由王立俊(音譯)所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他們在實驗中,記錄到一束光的脈衝,以大於每秒186000英里的速度穿過了一個充滿銫的腔室。王的實驗小組將該成果發表在著名的《自然》雜誌上。“我們的實驗表明,沒有任何物體能夠比光運動得更快的觀念是錯誤的。”王興奮地說道。

■懸念之六:人類是否宇宙間的惟一生命

深層空間近期的兩項重要發現,都使我們更加確信宇宙中還存在著其他生命。其中之一,是在銀河中段附近的一團神秘的星雲,另一個是脈衝星發出的輻射波。

在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設定於亞利桑那州的基特山頂那台12米太空望遠鏡對銀河進行觀察時,天文學家們在一團正在形成新星體的星雲中發現了糖類。美國國際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宇航中心的專家楊·米·霍利斯說,“這一發現意味著,在恆星周圍產生行星之前很久,很有可能作為生命先驅的化學物質就已經在這樣的星雲中生成了。”

雖然這種物質遠在距離地球26000光年之外,它的發現也足以使天體生物學家們感到格外興奮,因為這種由碳、氧和氫組成的8個原子的分子能夠很容易地與其他分子結合形成核糖。核糖是核酸DNA的基本組成部分,而DNA正是所有活的生物體中遺傳信息的化學載體。

另外,自1967年以來,天文學家們一直不斷收到穿越空間、準確定時的無線電脈衝,就像燈塔發出的信號一樣。在2000年的美國天文學會年會上,一位學者提出證據表明,脈衝星已經被發現並定位,並且正以某種模式發出智慧的信息,只是信息的具體的含義還有待破解。

■懸念之七:我們能否進行時間旅行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一位走在時間前面的人,他走得如此之遠,以至於我們至今還只能驗證他所提出的理論的一部分。

其中一個理論是關於他的一條悖論。一位太空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旅行,它的同胞兄弟呆在家中。當太空人回到家中後,發現他的兄弟已經變成了一個老人。真正發生的事情,愛因斯坦認為,是在火箭上的時間變慢了,從而讓太空人保持了年輕。

為了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你需要以非常非常快的速度運動。有人用兩台超高精度的原子鐘做了一個相對簡單一些的實驗,在協和式飛機上飛行的原子鐘,的確比放在實驗室里的另一台一模一樣的鐘走得要慢上一點點。這一點點的含義是什麼呢?實際上,你要以協和式飛機的速度飛行上100年,才會比另一個乘公共汽車的人年輕千分之十秒。

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人可以通過時間旅行回到更早的時間,但實際上面臨著許多問題。

時間旅行已經越來越不是科學上的禁忌話題,人類建造時間機器的機會正在逐漸增大。在21世紀的末尾,我們或許會與來自22世紀的客人共聚一席,這樣的情景到時可能已經不是天方夜譚了。

4、中國人十大隱私語

那事兒

“那事兒。”“哪事兒呀?”“不就是那事兒嗎!”中國的語言有一種含蓄之美,說起來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指代詞,可一用到特定的語境中,便有一些特別的意思,之所以不直接說出“那事”到底是“哪事”,通常是因為不便宣之於口。而且如此一來,信息量極大,想像的空間也大,比如辦公室里議論張主任和劉秘書之間的“那事兒”,十個人可能有十個版本,兩人的隱私也就被一網打盡了。

作風問題

作風問題特指在男女關係上的非正常現象。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人的概念中,作風問題幾乎是隱私的唯一內容。“作風問題”這一說法非常曖昧,本來與工作無關,但人們對某個人的工作評價又常常把它扯進去,某位領導幹部常常會因為其作風方面的問題而影響前途。也許在這一點上,中國老百姓和外國老百姓的態度是最一致的,都希望領導者的隱私大曝光。

忙什麼呢

外國人見面打招呼多不用疑問句,Hello兩聲就完事了。中國人以前愛問“吃了嗎?”現在改問:“忙什麼呢?”也許也是隨口一問,但也同樣讓人難於回答。“還沒吃”或“沒忙什麼”全是廢話,認真報告就顯得傻。究其根源,中國是一個注重人際交往的國家,知根知底是好朋友的標誌,不是說一點隱私都不能有,而是在大家的概念中,似乎只有涉及到男女之間的事才算得上隱私,對於其它的則雙方都有“知情權”——不管你愛不愛說,愛不愛聽。

你是屬什麼的

現在已經知道女人的年齡不便問了,但還是很想知道,於是就迂迴一下,一般人再反常從長相上也差不出12歲去,類似的還有“你哪年大學畢業的?”

待遇還行吧

中國人互相攀比的心理集中反映在對別人收入的好奇心上。在外資企業和一些企業化管理的單位,員工之間不許互問薪金已成為規矩。即使在街上,“你一個月掙多少錢?”這樣直接的問話也已顯得生硬和唐突。於是一些富於語言技巧的人把好奇心隱藏在關切下面。”你那兒待遇還行吧?”“對薪酬方面滿意嗎?”因此,一句含糊的“還行”、“過得去”絕對是不令人滿意的,回答越詳細越準確越好,“三四千”都屬態度不好的。

你是哪裡人

在所有常用問話中,這是最沒有顧忌的一句,剛一認識就敢問,稍微熟悉就更要問。從來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妥。其實這句話還真煩人,一個是中國人的籍貫特別複雜,不容易說清楚,很多人從小長大的地方和父母的籍貫毫不沾邊;另一個是,中國地方太大,一些地方的人難免名聲不佳,甚至於作為當地人的本人都不以為然,也不以出身為榮,自然不願時時提起。有些人的回答是這樣的:“你看我像哪裡人?”然後不置可否地笑一笑。

無可奉告

這句本應出現在正式場合里的外交辭令,現在已被許多普通百姓用來保護自己的隱私了。通常為了減低這句話的嚴重性,說話人會以一種玩笑的態度處理,但還是給人以缺乏技巧之感。前不久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中那個被記者窮追不捨的鄉鎮幹部,竟也把這幾個字掛在嘴邊。

男的還是女的

這是辦公室里最容易聽到的一句話。某君不在的時候,有同事替他接聽了電話,他回來就問:“男的還是女的?”同事們就在一邊起鬨,說你不從實招出近來有啥“艷遇”就不告訴你對方留下的回電號碼。在最看重隱私的現代,辦公室卻成了一個最沒有隱私的地方,看似隔絕的一個個小格子,卻完全暴露在老闆的眼皮底下,打瞌睡、吃東西、講私人電話都有極大的風險性。

這是我同學

一個男人與年齡相仿的女人(但肯定不是妻子)在酒吧約會,被熟人撞見時,非常簡單地介紹“這是我同學”,對方肯定不信,就算是同學也不是一般同學,於是瞎猜一番,好奇心快燒著了。現代的同學跟古代的表兄妹一樣聽著曖昧。

請勿打擾

很多中國人是從第一次住星級酒店時知道這個說法的,但有意識地使用酒店提供的這塊牌子的人並不多。從“文革”那個時代過來的人,大都有在招待所和旅社裡住宿而被服務員不打招呼破門而入的經驗,多數情況下是送開水,有時也就是看看,不說話,表情漠然,弄得人莫名其妙。也許是物極必反的緣故,現在有人一住酒店便亮出此牌,出了門又忘了摘下,弄得亂七八糟的房間沒法兒打掃,他還抱怨服務不好。

5、看不懂的哈佛

1986年,恰逢哈佛建校350周年,校慶與該年的畢業典禮聯合舉行。因有羅斯福總統出席哈佛300周年校慶的先例在,故哈佛有意邀請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參加盛典。邀請傳到白宮,里根欣然接受,同時提了個條件,他不能白來,最好授予他一個榮譽博士學位,對於總統閣下的小小請求,哈佛董事會討論時發生了爭執,難以敲定,鏇即廣泛徵求師生的意見,但多數人的立場是:堂堂最高學府,豈可給一個電影演員什麼學位?最後不了了之,里根沒有得到學位,也沒有蒞臨哈佛校慶。

倘依國人的眼光,我想起碼有三個看不懂:

一不明白,區區一個博士學位,而且又是“榮譽”的,贈給美利堅總統,讓里根名正言順地到校參慶,如果再作篇重要演講,能為哈佛增添多少風光!可哈佛不屑於此,令總統吃了回閉門羹。

二不明白,授予學位這檔子事,董事會主席或校長拍板不就得了,用得著開校董事會討論,還要徵求全校師生的意見?小題大作,自找麻煩。民主這勞什子也太礙手礙腳啦。

第三個叫人看不懂的是,哈佛就不怕因此開罪總統。哈佛雖為全美大學的“老大”,可說什麼也難與一國至尊的總統相比,論級別,哈佛頂多相當於州、部級嘛,總統可是硬梆梆的國家級呀!如此不給面子,以下犯上,日後白宮和里根給穿小鞋怎么辦?

這么一想,橫豎覺得哈佛拒給里根榮譽博士學位,是太自命清高了,太不明智了。說得直白些,則是不識抬舉!

看看咱這兒,別說總統級的大人物、大名流,而且是親開金口;為了借名沾光,製造轟動效應,影視明星早一個個地被延攬進高等學府,當上了真資格的教授。牛群已赴安徽大學任兼職教授,馮鞏去中央戲院辦相聲班,農民出身的製片人鄧建國,也幹上了天津師大教授。至於某些廳長、局長、處長,更早有了名牌大學的博士、教授、博導之類頭銜。里根莫說貴為總統,就算演員也是好萊塢出身,可哈佛居然連個榮譽學位都不肯給;若在中國,送個院士、博導,抑或名譽校長什麼的,也是小菜一碟,沒人敢說三道四的吧。

哈佛呀哈佛,你太看重學術尊嚴,太過獨立、民主,太不懂人情世故。倘不是這樣,有誰能幫咱看懂哈佛,破解里根吃閉門羹這個謎團?!

6、話說《金瓶梅》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小說,是根據陳壽的《三國志》及裴注等史料,經說書藝人的加工,歷數百年最後定稿於羅貫中。《水滸傳》是以《宋史》和《宣和遺事》及元曲中的許多梁山泊英雄故事為藍本而加工演化,最後成於施耐庵之手。《西遊記》則是根據《唐史·三藏法師傳》記玄奘往西天取經這段史實演化而成的,是部神魔小說。然而,唯獨《金瓶梅》不以史書為依託,而是借小說《水滸傳》中描寫西門慶與潘金蓮的故事,把故事引申開來,寫的完全是市井平民生活,通過寫西門慶的一個家庭來反映社會的黑暗腐敗,這在我國小說史上是沒有先例的。後來的《紅樓夢》寫賈家一族的家史學的就是《金瓶梅》的寫法。明史專家吳晗早在三十年代就撰文,說《金瓶梅》反映了政治、經濟、文化、習俗等等,是一部明末社會史。

成書於明代的《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社會世情小說。長期以來人們都把它當作“淫書”,因此被禁。其實這真是冤枉了它。

《金瓶梅》是因“淫書”而被禁,其實這是個表象。在它之前的《水滸》並非淫書,也照樣被禁了。究其緣故,是因為寫了封建社會的專制、黑暗、腐敗,這才是被禁的實質,它在封建統治者眼中,是一部誹謗統治者的“謗書”,這是長期以來封建統治者不敢道破的天機。

其實,考查《金瓶梅》的原著,並無淫穢的描寫,這些淫詞穢語是在吳中刻本中偽稱為《金瓶梅詞話》之後才有的。如果把《金瓶梅》中的淫詞穢語刪去,還其本貌,它不失為一部文學性很高的社會現實主義小說。現在有個誤會,認為淫穢語多的才是原書,海外的很多出版商打著“足本”的名稱,其實就是針對著這種心理而來。

《金瓶梅》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蘭陵笑笑生到底是何許人?300多年來眾說紛紜,直到現在還沒有定論。據考查,涉嫌的作者竟有12位之多,連李笠翁、徐渭、李卓吾等都被列為考疑的對象,但說法最多的不外蘭陵笑笑生與王世貞倆人,不過僅僅因為蘭陵笑笑生是山東人,與小說中之方言有諸多相同而論定《金瓶梅》之作者即蘭陵笑笑生,顯然根據是不足的。

據《野獲編》記載,王世貞作《金瓶梅》乃出於為父報仇。王世貞是出名的大孝子,其父被奸相嚴嵩所害,史傳嚴好讀奇書,王世貞乃著《金瓶梅》,在書角蘸以砒霜毒液,然後將書賣給嚴嵩,嚴嵩讀完此書,遂毒發而死。這個故事很有傳奇色彩,但依然沒有確證,僅僅是傳說而已。

近年來,《金瓶梅》研究已在國內外文學及學術界引起廣泛關注。但此中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現象,即某些人把它作為“古代性學”和“性文化”來研究。性學固然是值得研究的一門知識,但如果熱衷於把《金瓶梅》研究引入此道,而忘了它的謗書的社會意義,這將是舍本求末,會步入歧途的。

如果洗刷掉《金瓶梅》淫亂的內容,它具有其他古典小說所不備的兩重優點,這就是它既有近似於《紅樓夢》的言情,又有近似於《史記》的謗書性質。《史記》也是一部“謗書”,但前者是借寫世情以暴露之,曲折而委婉;後者則是借托歷史予以激烈的抨擊,是比較直露的,但兩者都是暴露文學。從暴露封建專制黑暗這一意義來講,《金瓶梅》不遜於《史記》、《水滸》、《紅樓夢》。儘管它的歷史價值及藝術價值遠不及《史記》與《紅樓夢》。

《金瓶梅》是研究明代社會的一部百科全書,它的外文譯本,被有關學者認為是世界文學的財富。現在是到了把它解放出來的時候了,使它恢復名譽,摘掉“淫書”的惡名,“質本潔來還潔去”,以弘揚它鮮為人知的“謗書”的積極意義。

7、牛頓的黑匣子

1727年3月20日,偉大的科學家牛頓逝世。在他84歲離開人世時,為他抬棺材的是兩位公爵、三位伯爵以及大法官。伏爾泰是這樣描述的:“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的臣民愛戴的國王一樣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沒有哪一位科學家享受如此殊榮的。在他之後,受到如此厚葬的也屈指可數。”就在牛頓去世後不久,18世紀偉大的詩人亞歷山大·薄柏總結了世人對牛頓的評價:自然和自然規則在黑夜中躲藏,主說,讓人類有牛頓!於是一切被光照亮。這句詩仍銘刻於牛頓的墓志銘上。

從18世紀起,牛頓開始被認為是現代科學家時代首屈一指的最偉大的人,一位理性主義者,一個教會我們在冷靜的和純粹的理性路線上思考的人,牛頓的名字一直是科學的代名詞。

但是,牛頓的真實面貌其實並不完全像我們在腦海中習慣想像的那幅圖畫一樣。當然,這並不是指他不偉大。正如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所說:“請不要在此猜想我今日的目的是通過描寫來貶損劍橋最偉大的兒子。我正努力寧願像他自己的朋友和同代人看他那樣去看他。他們毫無例外地視他為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一切都源於一個神秘的箱子——牛頓的“黑匣子”,這個大箱子裡,保存著曾占據和完全吸引著他那顆熱情和智慧的心靈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的證據。

他沒有在離開劍橋的時候銷毀它們,而是把它們保存在那個箱子裡。深深震驚著任何一雙18或19世紀,甚至是我們現代人的探索的眼睛,那裡面保存著數以百萬字的他未發表過的著作。這些是牛頓在整個一生中艱難地隱藏著的秘密。

秘密隨他逝去,在他死後,有人試圖了解這個塵封的秘密。畢肖普·霍斯利奉命檢查過這個盒子,並希望出版盒子裡的那浩如煙海的作品,可是他看了盒子中的內容後,驚慌失措地猛然把盒子蓋蓋上了。100年後,戴維·布魯斯特再次查看了那個盒子,但他選擇了小心地摘錄和用幾個嚴肅的小謊言完全掩蓋了所有的蛛絲馬跡。

因為盒子中那100萬字以上的鴻篇巨製,對我們的現實和科學來說幾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除了作為我們對於探究人類最偉大的天才頭腦的吸引人的側面而言。

牛頓當時潛心研究的是長生不老藥、基本金屬向黃金轉化的可變性。正像劇作家喬治·伯納德·肖在戲劇《在好國王查理的黃金歲月》中,放入牛頓口中的話一樣,劇作家借角色表達了牛頓的心聲:“有如此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物質的轉換,長生不老藥,光與顏色的魔術,壓倒一切的是聖經的隱義。當我集中思想專注於這些時,我發現自己漫遊開去,進入到沉思無窮系列數目的閒散遊戲中,並將弧分成不可分的短三角形邊。多么愚蠢!多么大的時間浪費,無價的時間!”

秘密著作的另一大部分是他推想和求索的宇宙的秘密真相——所羅鬥神殿的力量,啟示錄、丹尼爾之書和關於教會歷史的數百頁論述。

文獻還表明了牛頓對鍊金術的痴迷,在1650年左右的那個年代,以出版商庫珀為中心的人在此後的20年裡復興了對15世紀英格蘭鍊金術的興趣。

在劍橋圖書館中也有著相當數目的這樣的手稿,而且在那20年裡,牛頓沉溺其中。這恰好是他構思《原理》的幾年。他全身心地投入,試圖解讀傳統留下來的疑團,並留下了至少10萬字的實驗記錄和手稿。

在這些奇特的研究中——牛頓一隻腳在中世紀,一隻腳為現代科學踩出一條路——度過了他人生的第一階段,在三一學院的生活時期。

看他那時的研究,所有人都會認為牛頓不是理性時代的第一人,而是魔法家中的最後一個。他的天性的玄奧、隱秘的,又有著深深的神經過敏,他的後繼者惠斯頓把他評價成:“我所曾知道的最懼怕、小心和多疑的性格之一。”所以他整個地疏遠女性,終身未娶。

在很早期的生活中,牛頓就在三一學院裡拋棄了正統的信仰,他完全反對古代權威的解釋,而認為“三位一體”的教義應該是後來偽造的。為此還寫過廣泛的反三位一體的小冊子。他對這種異端的持有,更加劇了他的沉默和性情的內傾。

直到《原理》的出版,才使他的習慣和生活方式有了一個徹底的改變。他的朋友們認為他必須從三一學院的生活中拔出腳來,否則它會很快讓牛頓走向精神和健康的衰落。在朋友的勸說和自己的努力下,牛頓終於拋棄了他的那些魔法研究,從事了一些高貴、有酬的職業——比如皇家學院院長,憲法院教職,造幣廠設計員等等。當他的生活轉折點到來之後,他才把他的魔術之書放回盒子。也同時把17世紀扔在身後,演變成傳統的牛頓的18世紀形象。魔法已盡忘,他成為了理性時代的智者和君王。正統的伊薩克·牛頓爵士已遠離了誕生於17世紀的孩童魔法,成為了我們傳統中認為的18世紀的伊薩克爵士。

但是,也請相信,秘密的異端和迷信,曾是牛頓一生的研究。這個神奇的靈魂,解答了如此大量的問題,通過純頭腦力量探到了自然的秘密。

牛頓的生平

1642年12月25日,在英格蘭林肯郡小鎮沃爾索浦的一個自耕農家庭里,牛頓誕生了。牛頓是一個早產兒,出生時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親人都擔心他能否活下來。誰也沒有料到這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東西會成為了一位震古爍今的科學巨人。

1661年 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當工讀生。

1664年 獲得三一學院獎學金,開始專心研究。

1665年 大學畢業。發明二項式定理。

1666年 發現萬有引力、微積分學,研究光譜及望遠鏡。

1667年重回劍橋大學,被選為特別研究員。發明反射望遠鏡。

1668年獲碩士學位。

1669年任三一學院的數學講座教授。開始講授光學。10月27日,巴羅為了提攜牛頓而辭去了教授之職,26歲的牛頓晉升為數學教授,並擔任盧卡斯講座的教授。巴羅為牛頓的科學生涯打通了道路,如果沒有牛頓的舅父和巴羅的幫助,牛頓這匹千里馬可能就不會馳騁在科學的大道上。巴羅讓賢,這在科學史上一直被傳為佳話。

1672年 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

1675年發現《牛頓環》,提供光的《微粒說》。

1677年 萊布尼茲宣告發明微積分學,兩人開始論戰。

1684年開始寫《數學原理》 。

1687年 《數學原理》出版,舉世震驚。

1689年被選為國會議員。母親過世。

1692年患上神經衰弱。

1699年任造幣局局長。

1703年任皇家學會會長。

1704年《光學》出版。

1705年被安妮女王封為爵士。

1708年微積分學公開論戰。

1727年3月20日,牛頓病逝於倫敦郊區。英國政府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同其他很多傑出的英國人一樣,他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

牛頓的成就

在數學方面:萊布尼茨曾說過:“在從世界開始到牛頓生活的時代的全部數學中,牛頓的工作超過了一半”,他從二項式定理到微積分,從代數和數論到古典幾何和解析幾何,甚至在機率論等方面,都有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牛頓在數學上最卓越的成就是創建微積分。他不但清楚地看到,而且大膽地運用了代數的方法論,完成了積分的代數化。從此,數學逐漸從感覺的學科轉向思維的學科。

牛頓是極坐標的創始人。牛頓在代數方面也作了經典的貢獻,他大大推動了方程論。他發現實多項式的虛根必定成雙出現。牛頓還設計了“牛頓方法”。

在天文學方面:在牛頓之前,哥白尼、布魯諾、克卜勒等人曾經取得了很大成就。牛頓繼承並發展了他們的研究成果。牛頓年輕的時候,就相信克卜勒提出的行星按照一定軌道運動的理論。但為什麼會這樣運動呢?他感到一定有種隱藏著的力量在牽著這些行星,使它們不至於脫離軌道,在天空中亂飛。月亮繞著地球運轉,一定是有種力在牽著它;一件東西向地面落下,也是因為被這種力吸向地面。經過深入地思考和研究,牛頓發現任何物體都具有吸引力。於是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就是:宇宙中的任何物體之間,都存在著相互吸引力;各個物體間吸引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反比。牛頓還把這個定律用數學公式表達出來,後來它成為天文學上的基礎定律,極大地推動了對天體運動的研究。同時,它對於研究物體的運動,都有普遍意義。

哈雷彗星本來也應帶上牛頓的名字。因為沒有牛頓,哈雷是永遠也不會有這一重要發現的。17世紀初,牛頓開始把他的萬有引力理論套用於天體研究,以確定行星、衛星以及彗星的運動。牛頓的摯友和同事埃德蒙·哈雷,對他的計算結果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在1684年拜訪了牛頓。哈雷與牛頓的討論使得哈雷得出結論,1682年出現的那顆明亮的彗星同分別於1531年和1607年兩次出現的彗星是同一顆彗星,並將於1758年再次出現。16年後,哈雷還未能證實他的預測便去世了,但是這顆彗星的確再次出現了。從此,人們便把這顆彗星叫做哈雷彗星。

在光學方面:牛頓用三稜鏡進行光的實驗,把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帶。他通過倒置稜鏡,又把七色光帶綜合為白光。這樣,就正確解釋了白光(即日光)是由有色光組成的,從而奠定了光譜學的基礎。另外,他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遠鏡,能夠放大40倍,通過它,可以看到木星上的衛星。反射望遠鏡的發明,使人類對天體的觀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在力學上:牛頓在伽利略力學理論的基礎上,經過長期深入研究,解釋了眾多的力學現象,建立了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其中,力學三定律,也稱“牛頓三定律”,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影響最大。

8、海鷗覓食的啟示

二戰期間,英德兩國在大西洋展開了一場潛艇大戰。雖然德國潛艇性能先進,又非常關於隱蔽自己,但英國人總能及時發現並搶先進行攻擊,致使德國潛艇損失慘重。

原來,英國的一位叫托馬斯的潛水艇長早在戰爭一開始便著手研究如何對付德國潛艇。在潛艇戰中,由於雙方都能充分利用雷達技術及時報警,因此,誰能在雷達探測範圍之外偵察到敵情,才能真正擁有決勝權。

一天,托馬斯少校的潛艇停在軍港檢修。他獨自在海灘上散步。突然,他看到不遠處的海面上,漂浮著潛艇里扔出來的剩飯菜,一大群海鷗正在爭相覓食。這時,一個大膽的計畫在他的腦海里形成了。

從此,只要潛艇巡航,他便命令士兵不斷地向海面上投放食物。士兵們發現,總有大批海鷗在潛艇周圍的海面上爭搶食物。時間一長,即使不投放食物,海鷗一發現海水中有潛艇的黑影在移動,也會在海面上尾隨盤鏇,等待食物。

起初,士兵們對此並不理解,抱怨浪費食物,但少校依然我行我素。過了一個多月,德國的潛艇在海上興風作浪,並向英國潛艇發起挑戰。托馬斯少校給士兵們下達命令:“一旦海面上發現有海鷗集結飛翔,就可斷定那兒有德國潛艇,立即攻擊!”

這時,士兵們才明白少校的苦心。這樣,海鷗成了英國的“反潛雷達”。在海鷗的幫助下,英軍擊沉了數十艘德軍潛艇。

9、蝴蝶紛飛

1941年8月初,幾十萬德軍將列寧格勒團團圍困。在地面強攻遭到蘇軍頑強抵抗未能奏效的情況下,德軍決定轟炸列寧格勒的重要軍事目標,以摧毀該城的防禦體系。獲悉德軍這一企圖後,蘇軍決定對重要軍事目標實施偽裝,但卻沒有理想的偽裝方案,指揮官們為此焦急萬分。

一天清晨,在位將軍在視察陣地時,偶然發現幾隻蝴蝶在花草叢中飛來飛去,時隱時現,令人眼花繚亂,難辨真假。這位將軍深受啟發,立即去找他熟悉的一位蝴蝶研究專家施萬維奇,要他主持一套蝴蝶式防空迷彩偽裝。蝴蝶專家不負重望,他參照蝴蝶翅膀花紋的色彩和構圖,將保護、變形和仿造三種偽裝方法綜合起來,在活動目標上塗上同地形相似的多色巨大斑點迷彩,改變基外形輪廓;在固定軍事重地遮障上塗染與背景相似的迷彩圖案。

就這樣,他們為列寧格勒數百個軍事目標披上了神奇的“隱身衣”,使德國飛機一時難辨真假,判斷不出目標的真實位置。當德軍轟炸機群飛臨該城上空時,原定的襲擊目標一個也找不到了,無奈之下只好胡亂丟下幾顆炸彈倉促返回。

10、螢火蟲消滅蝸牛

當我看到一則有關螢火蟲與蝸牛的資料時,不由大吃一驚。資料上說,螢火蟲竟然是食肉小甲蟲,而它的食物就是蝸牛。

我迷惑了:螢火蟲看起來那么小巧、柔弱和笨拙,怎么對付得了蝸牛呢?而蝸牛是那么敏感和警惕,它的很多天敵常常拿它無可奈何,又怎么可能會被小小的螢火蟲吃掉呢?及至看完全文,我才恍悟。

原來,螢火蟲的頭頂有一對顎,彎擾來就成為一把鉤子,鉤子上有一條溝槽,那東西細小得像頭髮,很尖利。螢火蟲捉蝸牛時,先用顎在蝸牛的肉體上輕輕地敲敲,最多也就敲五六次。而蝸牛根本未把弱小的螢火蟲放在眼裡,對其冒犯並不在意,甚至覺得被敲打幾下如同按摩一樣還很舒服。它不知道,螢火蟲的這種敲打就是向它注射一種毒液。蝸牛就在毫無警覺的情況下被麻痹,直到失去知覺。當蝸牛被毒倒後,螢火蟲再敲它幾下,注射另外一種液體,使蝸牛的肉變成流質,然後用管狀的嘴喝下去。而一隻蝸牛,可以供不少螢火蟲吃上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