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話題作文導寫

生活中離不開鏡子,生活中到處都有鏡子,生活本身就是一面鏡子,不同的鏡子映照出的形象不同,不同的鏡子引發出的感想也不同,請以“鏡子”為話題,作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寫作指導]

“鏡子”這個話題有表層次和深層次的意義,寫作要充分抓住話題內容的深層內涵來寫。如果立意定位只在其表面層次——實物“鏡子”上,那么文章的思想肯定不會深刻,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個性也就不突出。如果立意定位在“鏡子”的比喻義上,寫出“以高尚的品格作鏡子照出卑劣的靈魂”等深層內涵,作文無疑會高人一籌。從審題角度看,“鏡子”顯然具有隱喻色彩,信息含量較大,有深沉闊大的意境。寫作時應由鏡子的特徵出發,立意可以百花齊放、各呈異態,寫“鏡子”可以照見人生的缺憾,察己正身;可以洞見歷史的正誤,明路前行;可以俯瞰社會的傷疤,療傷治病;……。從寫作實踐看,可以直抒胸臆,流暢明達地表述人生態度、社會觀點、歷史見解;也可以含蓄委婉地講述故事、描寫細節,以此來呈現生活進程中的點點滴滴對自身前行的影響或人生的啟示。

[時文1]

我需要一面鏡子

我需要一面鏡子,照出自己的心靈。世界上有兩種人的區分,一種是擁有善良心靈的人類,一種是擁有醜陋心靈的人類。不管你的相貌如何,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否有一顆純潔的心。我漸漸地發現,雖然世界的道路四通八達,數不勝數,可以通往各國各地。可是,在我眼裡,世界只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光明的道路,一條是黑暗的道路。我需要一面鏡子,照出真實的自己,是醜陋的,還是善良的?我會通向陽光大道,還是陡險的獨木橋?

我需要一面鏡子,照出自己的思想。沒錯,一個人的思想要在小時候就培養發展好。人的思想道德總是各不相同,但如果把它簡單歸納,還是只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思想良好,一種是思想不良。假設你心理上有障礙,不立即清除,它將成為負擔。我需要一面鏡子,照出自己的思想,照亮自己的思想,從現在做起,不想心理有偏向的現象出現。

我需要一面鏡子,照出自己的不足。古人常說:“取長補短”。是啊,一個人不是十全十美的,總有一些缺陷,想要改正,不找出哪裡不足怎么行。對於批評,我覺得是件開心的是,因為批評者為我指出了自己的不足與缺陷,讓我得到及時得改正。我需要一面鏡子,找到自己的不足點,加以改正,發揚優點,改正缺點。

鏡子總是一位無聲的老師,引領我走進正確的方向。記得唐朝時期,魏徵曾是一面鏡子,今天,我需要這樣一面鏡子,做我的良師益友! (引自網際網路)

[時文2]

生活是一面鏡子

矯友田

我住的樓下不遠,有個賣報的老人。他的報攤在一個不起眼兒的位置,剛開始,他一天只能賣出幾十份報紙。然而,老人一點兒都不著急。他只是靜靜地坐在報攤前,看著過往的行人。不管認識不認識,買不買報紙,他總要微笑著跟別人打招呼。

漸漸地老人的報攤前紅火起來,最多時一天竟賣出四百多份報紙。就連我,每天情願多繞一點兒路,也要到老人報攤上買一份報紙。有時候,兜里沒帶零錢,老人就會笑著說:“先拿去看,找零怪麻煩的。”我也經常見一些沒帶零錢的人,與老人彼此笑著打一個招呼,接過報紙就走人。有一次,我奇怪地問他:“大爺,您能記住那些沒付錢的人嗎?如果忘了,不要就賠錢了嗎?”老人笑著說:“不用記,他們從來不會忘的。”老人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微笑的面容上始終帶著一種自信的神情。的確,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現在,老人賣報的數量越來越多,聽說每月能掙兩千多元哩。

在我的眼裡,老人是一位智者。他懂得用自己的微笑和真誠,在別人心中贏得自己的位置;他知道在向別人付出尊重之後,別人回報給他的也會是一份尊重。

其實,這不就是生活的真諦嗎?生活是一面無形的鏡子,當你對它付出真誠和自信的時候,它反饋給你的也會是微笑和甜美;如果你對它付出的是怨責和冷漠,那么生活帶給你的,只有孤寂和失望!

——《茂名日報·都市版》(XX-07-23 第三版)

[習作1] 我需要一面鏡子

以人為鏡

張寧

找一面鏡子,認識自我;洗掉臉上的粉飾,摘下我們的墨鏡,去真正端詳一下鏡中的你。

“粉飾”“墨鏡”,不是在改變自己,完善自我,而分明是在逃避自己,不敢正視鏡中的自己。富蘭克林說:“在做每一件事前,要充分認識我們自己。”這句話是多么的深刻啊!

找一面鏡子,認識自我,這是非常重要的。說一個孔聖人的故事,也許對這面鏡子的重要性會記憶猶新。孔子生逢春秋戰亂,各路諸侯混戰不息。孔子和弟子顏淵逃到荒野,三日不進米水的孔子已無力行走,躺在荒天野地里。幸好弟子顏淵討得一些米。顏淵生火煮飯,孔子閉目養神。當孔子聞到飯香,饞目圓瞪時,卻發現弟子偷吃。事後孔子對顏淵說:“剛才我夢到亡父,想用這米飯來祭奠他老人家,不知這飯乾淨否?”顏淵答道:“不乾淨,剛才有菸灰落入飯中,怕丟掉可惜,就吃了”。孔子懊悔莫及,感嘆道:“吾不知人矣!”從顏淵這裡,孔子找到了認識自我的那一面鏡子。

唐太宗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他從魏徵那裡找到了自己的一面鏡子: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唐太宗統治時所出現的全盛局面正好成了唐太宗找到了自己的最好證據。相反,有些人的舉止卻未免太令人可笑,楚國的滅亡,是因為丟掉了屈原這面鏡子,而宋王朝丟掉了岳飛這面鏡子,其結局可想而知。歷史留給我們的是教訓,而這教訓是深刻的。做為現代人,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總之,一句話——勿讓後人復悲今人。

以人為鏡,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以人為鏡,這是人生交給我們的使命。人是一面鏡子,讓你認識的不僅僅是他人,還有你自己,還可以觀照整個社會,整個歷史;這面鏡子照亮的不僅是腳下的路,而是前面的未來,前面的人生。拿著這面鏡子,我們就有了信心與勇氣,拿著這面鏡子,在前面的路上就不會走錯誤,走彎路。

以人為鏡,認識我們自己,前面就會有鼓勵你的掌聲,就會有獻給你的鮮花。成功路上,找一面鏡子與你同行。

[簡評]這是一篇以理取勝的優秀作文,它用“以人為鏡”作全文的中心,語言質樸,卻又富有自由靈動的色彩。文章開頭先說明找一面鏡子,認識自我的重要,然後引用孔聖人的事例引出“以人為鏡”這個全文論述的中心,接著用正反的事例論述“以人為鏡”的重要性。全文重點突出;恰當的引用更使中心得到突出;文章的收尾簡潔有力。

[習作2]

鏡子

我是一面鏡子,但不是普通的鏡子,是一面有意識,有魔力的鏡子;我能照出人靈魂中,哪怕是極微小的一點惡念,任何人都躲不過我的眼睛,每個人,每件錯事,每個邪惡的念頭,都將在我面前露出本來面目。

我是一面鏡子,一面洞悉一切的鏡子;現在,所有人都相信我、支持我,將我奉若神明。起初我只是裁決些小案子,用我來決斷是非。慢慢的,我得地位越來越高。一些大案件也以我的決斷為參考,甚至,我的決斷就是標準。後來事情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我討厭這些雞毛小事來煩我,我是有神一樣的眼睛,我能洞悉人的靈魂,我不應該只是這樣一個工具。

我是一面鏡子,我就是我,可以照出一切改變一切;那天,我還在打盹,又來了一群人,帶來了一個弱小的人,據說是殺人嫌疑犯,我強打著精神,只瞟了一眼,我身上顯出一幅他在舉刀的景象。“不用我都說了,很簡單啊。”他被帶了下去,應該是死刑了,可他一直在喊冤,哼,我會有錯嗎?

我是一面鏡子,決斷準確,被人喻為“神之眼”,可我還是錯了。不對!我猛然明白,他是清白的,那只是他的一個小小的惡念,他沒有殺人,他沒有殺人犯那邪惡的靈魂……這時,走來一個人,他那邪惡的靈魂充滿了我的眼睛。“感謝你,‘神之眼’;人是我殺的,你卻讓他成了替罪羊,不過我覺得你不會說出去吧?那樣將沒人再相信你了。”我無語。

“我其實還有事情找你,我馬上要競選國王了。只要你照出現在的國王骯髒的靈魂,我是正義的,我就能成為國王,到時,我就封你為真正的‘神之眼’,擁有最高的權利、最高的地位”。

“可現在的國王是純潔的,善良的!

“那還不由你說了算嗎?!”

“……我考慮一下吧!”

我是一面鏡子,能照出別人骯髒的靈魂。但我的靈魂卻已經……;計畫很成功,現任的國王由於我的欺騙被趕下台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那個人,當然是在我的幫助下。他給了我很高的地位,但他的貪婪、殘暴很快就激起了民憤,但所有人卻都覺得是自己的錯誤,因為“神之眼”永遠是對的,“神之眼”告訴過我們他是最好的。就這樣,直到一天……

我是一面鏡子,只是鏡子;人民終於忍受不了他的殘暴。他們的起義趕跑了那個人,也開始懷疑我了,拿來一面普通的鏡子要看“神之眼”的靈魂。看那鏡子,我驚呆了。那骯髒的靈魂……不是我…不是…不……我碎了,身體碎了、心碎了、靈魂碎了。我一直只看到別人的靈魂,卻從未看過自己的。我往往能看到別人的過失。卻始終沒看到自己的錯誤!到現在我感悟出這個道理,可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簡評]本文運用了寓言手法,巧妙地反映了現實問題,展示了一個人墮落地全部心理歷程。可以說,深層地心理分析是本文的成功之處,也是本文最有價值的地方。這使得寓言類作文避免了形式主義,而做到了文質彬彬,辭情並美。文章結構嚴謹,描寫生動,文筆流暢活潑,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