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危機與轉機”導寫及佳文

[小引]

在美國阿拉巴馬州恩特曾穎鎮的公共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紀念碑。碑身正面有一行金色大字:深深感謝象鼻蟲在繁榮經濟方面所做的貢獻。

這要從一場災難說起。

19XX年,一場特大象鼻蟲災害狂潮般席捲了阿拉巴馬州的棉花田。蟲子所到之處,棉花毀於一旦,棉農們欲哭無淚。災後,世世代代種棉花的阿拉巴馬州人,認識到僅僅種棉花不行了。於是,開始在棉花田裡套種玉米、大豆、菸草等農作物。儘管棉花田裡還有象鼻蟲,但根本不足為患,少量的農藥就可以消滅它們。棉花和其它農作物的長勢都很好。結果,種多種農作物的經濟效益比單種棉花要高4倍。阿拉巴馬州的經濟從此走上了繁榮之路,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阿拉巴馬州的人們認為經濟的繁榮應該歸功於那場象鼻蟲災害,遂決定在當初象鼻蟲災害的始發地建立一座紀念碑。

(選自《人生與伴侶》)

[話題設計]

十九世紀英國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曾說過:“這是一個光明的時代,也是一個黑暗的時代;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也是一個令人絕望的時代。”

中國有古詩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西方也有一句諺語:“當上帝關上一扇門時,就會打開另一扇門。”

沒有人願意遭遇危機,但是,危機常常不期而至。危機中包含著“危險”,也包含著“機遇”,只是我們習慣性地只看到“危險”,而看不到“機遇”。

請以“危機”與“轉機”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文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不少於800字。

[構思導引]

由材料看,“危機”就是“危險”加上“機會”,危險與機遇總是如影隨形,就看我們善不善於發現並捕捉機會,能不能做到愈挫愈勇。

審題和構思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分析什麼是危機

  所謂“危機”,指真的危及到了生存或事業的發展、歷史的進程、國家民族的存亡等。選材時不能寫小坎坷、小逆境、小失利等。

2.分析為什麼“危機”中包含著“轉機”

  突如其來的危機打破了人們已經習慣的生活方式,或約定俗成的舊體制、規律、觀念等,使安於常規的人們受到衝擊、刺激,從而喚起他們的巨大潛能,使他們積極探索、創新,開拓出嶄新的局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成功,完成從“危機”到“轉機”的轉變;使他們自身得到了發展和提高,也促進團體的發展、事業的成功,甚至人類社會的進步。

  3.當危機來臨時,如何才能把“危機”化為“轉機”

  首先,拋開畏懼心理,不沉淪,不墮落,鼓起戰勝困難的勇氣。

  其次,冷靜面對,認真思考:危機的根源是什麼,有利因素是什麼,如何盡力去補救。有了分析、思考,還要有積極、主動的態度,有昂揚的鬥志,不悲觀。

  再次,必須具有自我突破的精神和創新精神,不墨守成規、故步自封。

  同時,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要積極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主動出擊,打破現有環境和條件的局限,開拓進取。

  如此行文,就可以做到層層深入,條分縷析。

  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困難與挫折,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能夠拯救我們的,只有自己。別人可以為你加油、助威,但是假如你喪失了鬥志,那么必輸無疑。

[材料積累]

  1.當耶路撒冷的教會慘遭迫害,有人看到的是危機,怕初生的教會從此覆亡。而有的人卻視為轉機,那些四散的門徒有機會把福音帶到撒瑪利亞、安提阿、居比路等地。

2.沒有人把入獄服刑看作是機會,但歐·亨利把囚房斗室改變成寫短篇小說的書房。他的小說行銷數百萬冊,幾乎各國都有譯本。歐·亨利一生經歷曲折,少年時貧窮又多病,從沒受過高等教育。任職一銀行會計,督察來考核時發現庫中缺少了若干錢。奧氏確實未曾偷錢,但法律無情,只好逃往中美洲。一年後妻子病危,冒險回去探視,鏇即被捕入獄。他獄中4年因禍得福。因為要打發時光,他開始寫小說,共寫了12部。出獄後一發而不可收,他繼續寫短篇小說。他的作品充滿高級趣味,布局離奇,沒人能猜得到結局。歐·亨利最能體會到危機之中包含機會的道理了。

3.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枯井,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但幾小時過去,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最後農夫決定放棄,他請些人往井裡填土,想把驢子埋了,以免它還要遭受一段時間的痛苦。人們七手八腳地往井裡填土。驢子明白自己的處境後,開始很恐懼,過了一會兒便安靜下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裡看,他大吃一驚:當填進井裡的土落在驢子背上的時候,驢子馬上將土抖落,然後站到土上面。就這樣,驢子終於上升到井口,歡快地跑出來。

4.著名漫畫家鄭辛遙有一幅耐人尋味的漫畫,題目是:“若能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你就是生活的強者。”

5.《聖經》中說:你若不壓橄欖成渣,它就不能成油;你若不投葡萄入榨,它就不能變成酒。

6.加入wto後,我國的汽車市場遭到世界市場的巨大衝擊,一批批外國車進入中國市場,人們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一款款外型現代美觀、內部舒適的外國車上,中國的“五菱”“松花江”等曾經“風靡全國”的汽車製造者面對這世界衝擊帶來的危機,放棄發展了嗎?沒有!他們開始進行革新,大力提高技術水平,採用高科技來發展自己,積極投身於世界市場的競爭之中。“中國車”開始有了新的氣象,“奇瑞”轎車開了天窗,“五菱”汽車也改變了外形,更加美觀大方,許多車都裝上了先進的防滑系統……

[佳作一]

把“危機”變為“轉機”

一場危機是一場災難,同時也潛藏著機遇。結果怎樣,全看人們如何面對它。(開門見山,提出觀點)

面對危機,沉著應對,冷靜分析,並且處理果斷,意志堅定,危機就會變為轉機。反之,或灰心喪氣、意志消沉,逃避退縮,或沒有危機感,自恃強大,驕傲輕敵,則會坐失良機。(正反對照,分析透闢,如何才能化“危機”為“轉機”,一目了然。)

楚漢相爭之初,劉邦的勢力和項羽集團相差懸殊,面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面對兵力幾倍於自己的楚軍,劉邦可謂危機四伏,尤其是殺氣騰騰的“鴻門宴”,更可謂鬼門關。但劉邦從容不迫,冷靜應對,謀臣運籌帷幄,巧妙定計,武士臨危受命,誓死護主,在不利的條件下,一步步變被動為主動。而項羽卻剛愎自用,內部又矛盾重重,謀臣不能施其謀,武士不能效其力,一次次坐失良機,反而變主動為被動。“宜將乘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讀書有心,化用無痕。在“鴻門宴”這個典型事例中,劉邦是化危機為轉機,項羽坐失良機,把二人放在一起,正反對照,危機與轉機的關係就更顯而易見了。)

中國首富李嘉成的信譽有口皆碑。當初李嘉成擔任長江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時,以生產塑膠製品的長江塑膠廠正面臨倒閉的危機,作為公司的領頭人,李嘉成必須擔負起“力挽狂瀾”的重任,“扶大廈於將傾”。

面臨倒閉,李嘉成不認為它僅僅是危機,相反,他認為這是實行企業改革、探索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從而獲得新生的有利時機。於是,面對危機,他不慌亂,不放棄,積極想辦法,走訪英國、荷蘭等國家,吸收新的管理模式,引進了許多新工藝,並且開發研製出了備受世人青睞的塑膠花。長江實業公司獲得了轉機,並且東山再起,迅速發展起來。(危機為什麼能成為轉機,過程分析得很透徹。)

如果沒有那場瀕臨倒閉的危機,也許長江實業公司還會安於現狀,也許還只是一個平庸的塑膠廠。危機激發了人的巨大潛能,催生了希望,帶來了轉機。(兩個“也許”連用,語言很準確。)危機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刺傷你,也能成就你,關鍵看你的態度和行動。如果你被眼前的危難嚇倒,一蹶不振,畏懼不前,那你將永遠也走不出危機的陰影。(重申觀點。) 

[佳作二]

危機就是轉機

危機不期而至,我們習慣上只看到危機,看不到轉機。

其實,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危機就是轉機。

司馬遷為被迫降敵的李陵辯護,武帝震怒,將他打入大牢,並施以宮刑。這無疑是危機降臨,但同時也給他帶來了生命的轉折,他明白了:剛正不阿的書生和專橫跋扈的君王是水火不相容的。於是,他不再幻想,不再抱怨,為了“草創未就”的《史記》,全身心投入到“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業之中。至此,他完成了從御用文人到獨立人格的轉變。可以說是危機帶來了他生命的轉機。(司馬遷的例子,同學們用得很多。如何運用呢?應該抓住關鍵,為“我”所用,為觀點服務。)

如果沒有這場危機,司馬遷也許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太史令,依然是皇帝的喉舌,唯皇命是聽,能否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千古大書,就難說啦。也許歷史根本就記不住這個小人物的名字。可以說,是危難擦亮了他的眼睛,磨鍊了他的意志,清醒了他的頭腦,讓他迸發出強大的生命潛能,從而從危機走向轉機,走向輝煌。(通過推想,進一步闡明正確對待“危機”的重要意義。)

蘇東坡,豪氣沖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許正是他的豪氣給他帶來了危機,使他從仕途的高峰跌落到低谷,從皇帝、太后都欣賞的才子變成倒霉的遷客,但黃州,這個在眾人眼中的荒涼小鎮,也給蘇軾帶來人生的轉折。

在黃州,他感到難言的孤獨,正是這孤獨,使他徹底洗去人生的浮華。他勇敢面對,開始尋找人世間的大美──山水,開始尋找人世間的大哲──先賢。所有這一切危機苦難,反而使他徹底脫胎換骨,使他真正走向成熟。於是,千古傑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誕生了。(“被貶”對一個高官來說是政治生命的危機,但蘇軾勇敢面對,不沉淪墮落,而是開闢了一條新的人生道路,所以說,恰恰是“危機”成就了一代文杰。危機只有在人積極有為的情況下才能變成轉機。)

沒有危機,誰能說得清這個世上是不是只多了一個政客,而少了一個文杰呢?

古今同理,XX年春天,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降臨到中國人民頭上──非典。人們眾志成城、團結一致,尤其是廣大醫務工作者不畏難,不退縮,沒有被危機嚇倒,而是以偉大的自我犧牲精神戰鬥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經過一春的奮戰,終於,轉機出現了,“非典”被我們扼住了喉嚨,各種科學的應急機制應運而生。這場危機成了我們進一步研究探索生存奧秘的一個新起點,新契機。

因此“危機”給你帶來的是“危難”還是機遇,全看你如何面對了。

[強化練習設計]

在日本兵庫縣有一個叫丹波的村子。當整個日本大都富裕起來的時候,這裡依然貧窮,土地貧瘠,物產貧乏,交通落後,信息閉塞。他們向社會徵集致福良方。

最後,一位專家運用逆向思維想到──既然只剩下貧窮落後,別無他物,何不出售貧窮和落後?他向村民建議:今後村民住到樹上去,穿樹皮、獸皮,像幾千年前尚處於蒙昧時代的老祖宗那樣生活,以吸引城裡人來觀光、旅遊。

村民們聽從了專家的建議,他們的“另類生活”引起城裡人的極大好奇。一時,遊人如織。不到一年,丹波人就富裕起來。

“貧窮”一直作為缺點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中,可是,幫助丹波人擺脫貧窮的恰恰是“貧窮”。

請根據上面材料,寫一篇作文,文體自選,題目自定,不少於800字。

[思路點撥]

材料旨在說明: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關鍵是要隨機應變,與物遷移,不固守一端,只有這樣,才能尋找到出路。村民們就是利用“專家”的逆向思維,用“另類生活”改變了貧窮命運的。

在這個競爭激烈而又千變萬化的世界上,必須有新的觀念、新的方法、新的發明、新的創造、新的思維方式,才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