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愁情詩詞的鑑賞方法指點

XX年高考即將到來,高考語文中的古詩詞鑑賞題往往是考生覺得無法把握的一個題型。而愁情詩詞是歷年高考詩歌鑑賞題中出現較多的一種類型,如XX年包括全國卷在內的各地高考卷的古詩詞鑑賞題中,有12份試卷所選的詩詞可歸為愁情詩詞。對“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考生來說要把握詩中的各種細膩的愁情,準確答題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以如何解愁情詩的鑑賞題為例,來談談做詩歌鑑賞題時要注意的五個方面。

一.要明確愁情種類

解題時,如能明確詩歌抒情的種類,對考生準確答題會有很大的幫助。愁情詩詞中常見的愁情可分以下五種:(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式的憂國憂民憤世嫉俗之愁。(2)“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式的建功立業懷才不遇之愁。(3)“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式的懷古傷今惜春悲秋之愁。(4)“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式的思鄉念親寂寞傷感之愁。(5)“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式的相愛相思男女戀情之愁。

二.要準確把握意象

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是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在我國古典詩歌漫長的歷程中,形成了很多傳統的意象,它們蘊含的意義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們能熟悉這些意象,會給鑑賞詩歌帶來很大幫助。愁情類詩詞的常見意象有月亮、長亭、流水、楊柳、梧桐、芭蕉、紅豆、蓮子、鴻雁、雙鯉、猿猴、杜鵑、酒等等。高明的詩人往往就在於他能創造一個或一群新奇的“意象”來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情感。如柳永的《雨霖鈴》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一句就使用了酒、楊柳、曉風、殘月等眾多極富表現力的典型的意象,構了一個哀婉動人的意境:倚著船舷的離人撫摸著岸邊飄拂的垂柳,遙看掛在天邊的一彎殘月,習習涼風陣陣襲來,想起與戀人“無語凝噎”的離別情景,怎不令他柔情綿綿、肝腸寸斷!真是天亦涼人人更涼,“借酒澆愁”的初衷不但未能實現,反而讓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因此,鑑賞愁情類詩詞時,如果我們能抓住意象並反覆揣摩和體味,就易把握詩詞的主旨。

三.要善抓關鍵語言

詩詞中的關鍵語言是指標題、結句、詩(詞)眼等,這些語句往往能直接透露詩詞的主要信息。

如辛棄疾《鷓鴣天•送 人》一詞中寫道:“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如果我們能注意到標題中的“送人”及詞中的“今古恨”“離合是悲歡”等詞就不難把握詞中的愁情了。

XX年福建高考題,謝枋得的《武夷山中》一詩中的最後兩句為“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這兩句一是表達自己的寂寥之情,另還有對“修煉到梅花”的讚嘆。而且梅花,是不畏嚴寒,孤傲獨守的文化意象。由此我們不難答出:這首詩表達了破國亡家的痛苦之情,也表現了詩人孤傲不群、堅貞自勵的情懷。

又如李白的《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這句詩的詩眼是“愁”,突出了作者憂愁之情感。如陸游《書憤》中頸聯:“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許塞上長城、滿腔報國熱忱卻一直到老仍報國無門的深重的悵惘與悲憤,讀之令人扼腕,準確深刻地點明本詩主旨,抒寫悲憤之情。白居易的《長相思》上闋:“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闋的詩眼。讀完前三句,尚不足為奇,就寫兩條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個古渡頭,但一讀出“愁”字,詞意就陡然變化,山水含愁,萬物齊悲,主人公的哀愁瀰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點醒全片,產生了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四.要了解寫作背景

在賞析過程中,如能了解詩詞寫作的時代背景,常能讓我們對愁情的理解更到位。如李煜在25歲至28歲間,是富庶的南唐的一國之君,生活豪華奢侈,他的愁情詞所抒的也多是閒愁,如他的《採桑子•庭前春逐紅英盡》“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但在他29歲時,南唐為宋所滅,他成了亡國之君,開始了階下囚的生活,對江南故國的思念,伴著孤寂、悲涼的心情,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之情、寫亡國之恨。其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詩情淒涼悲愴,“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愁情絕非“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的愁情可比。可見,熟悉了解寫作的背景和詩人的人生經歷,是更深地理解詩歌不可或缺的條件。

要正確理解寫作背景,一要靠平時的積累,二要善於抓試題提供的註解。如XX年浙江卷詩歌鑑賞題中,對吳激的《人月圓》一詞有如下注解:“北宋亡後,吳激被迫仕金。在一農家宴席上.偶遇流落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如果抓住了這一註解考生就能把握這首詞抒發亡國隱痛、悲涼之情的情感傾向。

五.要學會使用術語

做詩詞鑑賞題,往往需要使用一些詩詞鑑賞的基本術語,有了這些,再回答詩詞鑑賞題就會事半功倍。要準確解答愁情詩詞,考生應掌握一些常見術語,有以下幾類:

(1)藝術手法(表達技巧)類,它又包括四個方面①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②表現手法: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徵、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③修辭: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

(2)語言風格類。常見的有悲涼淒婉、沉鬱頓挫、蒼涼、低沉、蒼勁、舒緩、含蓄、簡潔、言簡意賅等等。

(3)思想情感類。常見的有:憂國傷時、建功報國、思鄉懷人、羈旅愁思、閨中懷人、離愁別恨、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昔勝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滄桑、青春易逝、仕途失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