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畢業設計

(4)除了動模、定模之間設導柱、導套外,一般還在動模座板與推板之間設定導柱和導套,以保證推出機構的正常運動。

2、導柱結構的技術要求

導柱的導向部分的長度應比凸模端面的高度高出8~12mm,以免出現導柱未導正方向而型芯先進入型腔的情況。

導柱前端應做成錐台形或半球形,以使導柱能順利地進入導向孔。由於半球形加工困難,所以導柱前端形式以錐台形為多。

導柱應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和堅韌而不易折斷的內芯,因此多用20鋼(經表面滲碳淬火處理)或者t8、t10鋼(經淬火處理),硬度為50~55hrc。

導柱固定部分的表面粗糙度為ra0.8um,導向部分的表面粗糙度為ra0.8~0.4um。

3、導柱的配合與安裝

導柱固定端與模板之間一般採用h7/m6或h7/k6的過渡配合,導柱的導向部分通常採用h7/f7或h8/f7的間隙配合。

3.2脫模機構設計

1、脫模機構的設計原則

脫模機構是注射成型後,使塑件從凸模或凹模上脫出的機構。它是由一系列推出零件和輔助零件組成,可具有不同的的脫模動作。其設計原則:

(1) 保證塑件不因頂出而變形損壞及影響外觀。在設計時必須分析正確分析塑件對模具粘附力的大小和作用位置,以便選擇合適的脫模方式和恰當的推出位置,使塑件平穩脫出。同時脫出位置應儘量選擇塑件內表面或隱蔽處,使塑件外表面不留推出痕跡。

(2) 為使推出機構簡單、可靠,開模時應使塑件留在動模,以利於注射機移動部分的頂桿或液壓缸的活塞推出塑件。

(3) 推出機構運動要準確、靈活、可靠,無卡死和干涉現象。機構本身應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和耐磨性。

2、脫模力的計算

推出方式的確定

本模具製件脫模方式採用頂桿推動滑塊脫模,

脫模力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製品對型芯抱緊的脫模阻力qc,一部分為封閉殼體脫模需克服的真空吸力qb。

qc= 

式中 e——塑膠的拉伸彈性模量(mpa),可取2.1mpa;

——塑膠的平均成型收縮率,取0.68%;

υ——塑膠的泊松比,取0.42;

kf——脫模斜度的修正係數,kf= ≈0.6;

f——製品與剛才表面之間的靜摩擦因數,取0.3;

t——製品厚度,t為2mm;

h——型芯脫模方向的高度,h為21mm;

計算結果qc=286.2n。

qb=0.1ab=16n

式中ab——型芯的橫截面積,可取160mm2。

所以,總的脫模力為2x(286+16)=604n。 

3.3推桿的設計與計算

推桿脫模機構是最簡單、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具有製造簡單、更換方便、推出效果好等特點。

推桿的截面形狀;可分為圓形,方形或橢圓形等其它形狀,根據塑件的推出部位而定,最常用的截面形狀為圓形;推桿又分為普通推桿和成型推桿兩種,前者只是起到將塑件推出的作用,後者不僅如此還能參與局部成型,所以,推桿的使用是非常靈活的。

1)推桿尺寸計算:本設計採用的是推桿推動哈夫塊將製件推出,在求出脫模力的前提下可以對推桿直徑預算並進行強度校核。本設計採用的是圓形推桿,圓形推桿的直徑由歐拉公式簡化為:

d=k( ) ≈5.2mm

式中  d——推桿直徑;

n——推桿的數量,取6;

k——安全係數,取k=1.5;

l——推桿長度,根據模架高度,大約取80mm;

e—推桿材料的彈性模量,取e=2.1×10 mp

f —總的脫模力,f =604n。

對其進行強度校核,推桿材料為45號鋼,式中許用應力為[ ]=58mpa

d≥ 即d≥ 

2)推桿的固定形式:推桿的固定形式有多種,但最常用的是推桿在固定板中的形式,此外還有螺釘緊固等形式。此設計利用固定板固定。

3)推出機構的復位:脫模機構完成塑件的頂出後,為進行下一個循環必須回復到初始位置,目前常用的復位形式主要有復位桿復位和彈簧復位。本設計採用復位桿復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