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做大做強小龍蝦產業的調查報告

[按]近年來,潛江市充分發揮水資源優勢,按照“龍頭企業帶動、板塊基地配套、協會組織聯結、品牌戰略推動”的思路,創新發展模式,將小龍蝦實施產業化經營,已形成從苗種繁育、養殖、加工、消費、出口、深加工的產業鏈,小龍蝦產業快速發展,以華山公司為代表的龍蝦深加工企業已成為全省農業循環經濟的典型,該市正在向全國淡水產品加工第一市邁進。

一、潛江市小龍蝦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XX年以前,我省小龍蝦一直處於野生狀態,年產量一般只有5萬噸左右。為促進小龍蝦產業的發展,潛江市經過不斷實踐,於XX年在全省率先掌握了小龍蝦的人工繁育技術,並探索出“蝦稻連作”的小龍蝦寄養模式,使全省小龍蝦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目前全省小龍蝦養殖面積達206萬畝,產量26萬噸。而作為小龍蝦人工養殖技術的發源地,潛江市2010年小龍蝦養殖面積達到15萬畝,產量2.5萬噸,產值8.6億元,分別比XX年增長40%、38%和72%。小龍蝦產值占農業產值的 30.7%,年出口創匯達6690萬美元,占全市水產品出品總額的82.6%。龍蝦加工產業每年吸納農民工1萬餘人,15萬畝養殖面積畝均增收1000餘元,全市僅小龍蝦一項每年增收15億元,人均增收100元以上。小龍蝦產業已成為潛江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新的增長點。

目前潛江市小龍蝦養殖主要有蝦稻連作養殖、池塘養殖、油蝦魚養殖、藕田養殖等四種模式,農戶散養與訂單養殖結合,其中訂單養殖約占全市小龍蝦養殖面積的80%,其經營形式主要有“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協會+農戶”兩種。其突出特點是,根據不同企業、不同加工品種,實行區域養殖,產銷對接,既解決了農戶分散養殖“賣難”的問題,又解決了企業原料不足的問題,實現農戶與企業“雙贏”,實現了小龍蝦的生產由野生捕撈向人工繁育控養、從作坊加工到現代化深加工的重大轉變。

小龍蝦深加工包括消費品和工業品二類,消費品指傳統的滿足國內外居民消費市場的食用品,工業品主要是對消費品加工廢棄物進行再次開發,生產高附加值產品。過去小龍蝦除加工蝦仁、蝦球、整肢蝦外,還有70%到80%的部分(主要是蝦頭和蝦殼)一直作為廢棄物被拋棄,真正食用比率僅為20%—30%。自1997年開始,潛江市以華山、萊克公司為代表的水產品加工企業,與武漢大學、華農、湖北水科所等高校院所合作,採用新技術將龍蝦廢棄物加工為甲殼素,產量已由XX年的500噸,提高到2010年的1000多噸,增長1倍以上。

據專家分析,小龍蝦深加工和綜合利用,衍生的高附加值產品有近百項,主要是甲殼素、蛋白質和碳酸鈣。運用生化高新技術,每噸蝦(蝦頭、蝦殼)可分別製取200公斤蛋白質,12公斤蝦青素、70公斤甲殼素和200公斤的碳酸鈣,總計可生產出近500公斤的衍生中間品,而通過甲殼素再加工即形成殼聚糖,殼聚糖深加工主要生產成氨基葡萄糖鹽酸鹽(國際市場價格3-4萬美元/噸)、硫酸鹽、殼寡糖(國際市場價格50萬-200萬美元/噸)、蝦青素(國際市場價格7000美元/公斤),廣泛運用於生物、醫藥、食品、化工等工業領域。通過深加工每噸蝦殼比單純銷售鮮蝦可增值10—100倍。目前我省蝦蟹殼廢棄物總量在10萬噸以上,如將其三分之一進行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其產值將達到50—70億元。

潛江市華山水產品公司在甲殼素初加工的基礎上,與武漢大學聯合研發“甲殼素深加工—氨基葡萄糖鹽酸鹽加工技術”,實現了小龍蝦深加工的重大突破。2010年,該公司總投資5000萬元的甲殼素深加工項目一期已投入運營,可年消化蝦殼2.5萬噸,提煉1000噸氨鹽等高附加值產品,新增年產值3億元,有望成為我省首家年產值突破10億元的水產企業,並可新增就業崗位1200個,帶動30萬畝蝦稻連作養殖基地。公司二期項目環評、規劃等也已完成,計畫今年6月開工,項目建成後,年加工廢棄蝦殼能力將達到1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近15億元。萊克水產公司投資4000萬的小龍蝦高附加值產品加工項目也正在加緊建設,項目建成後可形成年加工1.5萬噸小龍蝦的生產能力,可見發展的前景與潛力之大。

二、潛江市做大做強小龍蝦產業的主要做法

(一)明晰發展思路,將龍蝦定位為全市支撐產業。XX年,針對龍蝦市場前景廣闊、發展優勢明顯的機遇,潛江市委、市政府敏銳地把發展龍蝦產業納入戰略層面進行規劃。首先是摸家底。全面深入了解潛江市龍蝦繁育生產狀況,進一步增強開發龍蝦資源的決心。其次是謀發展。廣泛學習考察江浙、合肥等地龍蝦產業發展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增強發展龍蝦產業的信心。在廣泛調研和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全市形成了“興特色農業、抓龍蝦產業”的共識,確立了“發展龍蝦產業,建設出口基地”的戰略思路,決定將龍蝦產業作為全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農民增收的亮點產業來抓。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以龍蝦加工企業為主體的潛江水產品產業發展戰略領導小組,制定潛江龍蝦產業發展五年規劃,逐漸形成比較完善的水產品產業發展體系。

(二)通過政策引導,不斷打造龍蝦產業龍頭企業。潛江市堅持產加銷一體化發展,加大政策引導力度,促進龍蝦產業向更深更廣的領域持續快速發展。一是出台優惠政策。潛江市相繼出台了《潛江市鼓勵市外客商投資優惠辦法》、《出口創匯獎勵辦法》,明確提出,投資水產品養殖、加工企業,享受與外商、企業投資同等的優惠政策,從土地、稅收、電力、信貸等各個方面對龍蝦加工企業給予扶持。規定從事水產品初加工所得暫免徵收企業所得稅,企業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各種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農戶每養一畝龍蝦可獲10-40元的政府補貼。同時,為了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該市成立了潛江市匯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由市財政擔保,為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每年為華山水產、萊克水產等企業提供貸款2億元,有力促進了龍蝦生產加工企業快速發展。二是引導企業集群發展。根據資源分布特點,設立了熊口、浩口、後湖三個以龍蝦為主體的水產品加工園區,多方融資,先後投資近3億元對園區基礎設施實行“七通一平”,建設標準化廠房,打造龍蝦加工企業發展平台。三是開展優質服務。潛江市出台專門政策規定,龍頭企業所在區域執行“兩條隔離帶”制度,要求所有部門、農戶與企業的聯繫只能通過招商局,不得直接干擾企業,嚴禁“三亂”,有償服務以最低成本價收取,確保了企業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發展上。經過幾年的政策扶持,目前潛江市已擁有華山、萊克、禾億、寶龍、星發、昌貴、嘗相思等10家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已建成熊口、後湖、浩口三個初具規模水產品加工業園。2010年,華山水產食品公司被國家農業部等八部委認定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萊克水產食品公司確定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同時,萊克水產食品公司連續三年被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外貿企業百強”稱號,是全省唯一進入“湖北外貿企業百強”的水產品加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