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調查與思考

中共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明確提出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構建和諧社會,這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民民眾的民心工程,是“十一五”規劃的重要部署。人民法院作為國家的審判機關,擔負著打擊犯罪,調節社會經濟關係,定紛止爭,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重要職責,是調處矛盾糾紛的最後一道防線,是促進和保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在全國上下轟轟烈烈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熱潮中,農村平安建設是一個綜合治理的系統工程,基層人民法院如何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深入開展農村平安建設,更好地服務於新農村建設,已經成為擺在人民法院面前的現實問題。下面,筆者結合審判工作實際,分析新農村平安建設中涉農案件的特點、形勢以及司法需求,提出基層人民法院深入開展農村平安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建議,供大家商榷。

一、在新農村建設中,基層人民法院審理的涉農案件的特點和形勢

(一)土地問題成為農村矛盾的重點。

農村土地權屬糾紛,土地補償糾紛等案件大量增加,糾紛呈現出涉及面廣,數量居高不下,矛盾糾紛日益複雜化的特點。在農業稅費免徵之前,大量農民外出,將承包地棄耕,或由他人代耕,對土地沒有什麼利益之爭。農業稅費免徵之後,國家出台了很多惠農政策,耕地也有了補貼,農民紛紛爭田要地,因此產生多種土地糾紛。加之,在新農村建設中,鄉鎮招商引資、徵用土地、拆遷房屋時沒有及時處理好農民的切身利益而產生的矛盾和糾紛。特別是國家建設征地補償標準低於經營性項目征地,使民眾不滿,使大量矛盾糾紛集中到基層人民法院,產生較多不穩定因素。

(二)農村債務糾紛增加。村級債務問題不僅制約了村級集體經濟和公益事業的發展,而且嚴重影響了基層組織的正常運轉,成為引發農村矛盾糾紛,危及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許多農民借錢給集體使用,村集體長年無錢還債,使農民不得不走到法院,尋求公平和正義,然而基層法院判決後,因村集體無收入,造成無法執行,增加了許多不穩定因素。

(三)婚姻家庭、相鄰關係、損害賠償等民事糾紛增加。

隨著經濟發展,農民夫妻雙方或一方常年在外務工,已是常事,夫妻雙方逐漸缺少溝通,加之外界富裕生活的誘惑,雙方不能同甘共苦,而是追求個人物質享受,導致大量離婚案件湧向法院,而且婚姻家庭案件更多的涉及財產分配。因雙方矛盾尖銳,常有損壞財產,人身傷害等惡性事件的發生。相鄰關係糾紛多是積怨較深,雙方敵意較大,有些甚至發展成多人乃至家族之間的矛盾和鬥毆。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多數農民都購買了農用車、耕田機等,一方面給他們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但由於缺乏專業培訓,交通規則意識淡薄,產生大量交通事故案件。

(四)農村刑事案件增多,農民違法犯罪案件上升。從類型上看,多涉及盜竊、賭博、搶劫、故意傷害、放火、及破壞生產經營等。從行為主體上看,因父母在外務工,青少年缺乏教育,認知能力差,法律意識淡薄,違法犯罪現象增加,另外是流動人口違法犯罪的比例居高不下。以致農村社會治安環境令人堪憂。

二、新農村建設司法需求分析

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過去的新農村相比,有著顯著的不同。其建設目標就是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努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真正把農村逐步建設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通過近年司法實踐和調研分析,筆者認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司法的需求是全方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特別是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密切相關。

需求之一: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是和諧的農村。

要求法院在審判工作中多做調解工作,化解農村矛盾。堅持“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調判結合,案結事了”的原則,實現辦案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政治效果的高度統一。

需求之二: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是社會安定的農村。

人民法院應當積極參與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建設平安鄉村,為創建農民安居樂業的社會治安環境作出積極努力。通過運用審判職能打擊農村社會治安犯罪、醜惡現象;通過積極處理好農村的涉訴來信來訪有效解決矛盾;通過就地公開開庭、送法進村等活動增強農民的法制觀念,普及農村生產生活常用的法律知識;通過指導鄉村民調組織提高其解決民間糾紛的能力水平。

需求之三: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是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有序發展的農村。

生活水平提高、經濟發展,需要井然有條的經濟秩序為基礎和保障。作為基層人民法院,就要高度重視涉農案件的公正高效審理。通過公正審判,並以實際辦案效果,為確保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方面要對破壞農業生產、破壞經濟發展犯罪進行重點打擊。另一方面還要對迅速增多的與農村經濟生活息息相關的土地承包、土地流轉、土地權屬、涉農經濟往來契約等糾紛案件重點研究與審理、執行。

需求之四: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是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受到有力司法保護的農村。

要求人民法院,在堅持公正司法的同時,還應牢固樹立便民利民理念,在工作細節上千方百計為當事人著想。切實加強司法救助,盡力簡化訴訟程式,做到坐堂立案與電話立案、巡迴立案等形式相結合,書面起訴與口頭起訴相結合,坐堂問案與巡迴辦案、辦案進病房、辦案到田間地頭等形式相結合,進一步方便農民,減少訴累,降低訴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