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工會關於修改後的《工會法》貫徹實施情況調研報告

《工會法》修改實施以來,市總工會和4個縣區總工會均與同級政府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對涉及職工民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和工會重點工作召開聯席會議進行協商,並制定辦法、採取措施進行處理。聯席會議制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工會重點和難點工作的開展。市和縣區兩級政府與工會都能通過聯席會議溝通有關工作。源匯區總工會與政府連續XX年堅持召開聯席工作會議,解決了工會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工作。政府及有關部門在研究企業改革、工資改革

、房改方案、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社會保障等涉及職工利益的政策、規章時,都能及時通知工會參加,並認真聽取意見。對於辦公室設在總工會的領導小組,如企務公開領導小組、推行集體契約制度工作領導小組等,政府每年都會給與一定的資金用於工作的開展,以解決工作經費緊張問題。

我市早在1999年就建立了勞動關係三方協調機制,每年召開兩次由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代表政府、經貿委代表企業、總工會代表職工的勞動關係三方協調會議。在市裡帶動下,所轄三縣一區均建立了相應的勞動關係協調機制,為我市建立穩定和諧的勞動關係、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三、工會組織建設情況

XX年《工會法》修改實施以來,漯河市總工會充分認識到工會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基礎性和長期性,按照“哪裡有職工那裡就要組建工會”的原則,堅持不懈地抓工會組建和發展會員工作,最大限度的把廣大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基層工會組織1825家,與2001年相比增加737家,增長率67.7%;工會會員數139000人,與2001年相比增加49431人,增長率55.2%。其中非公有制企業工會組建速度明顯,占新增工會組織的87%。同時市總工會加大了在進城務工人員即農民工群體中組建工會的步伐,儘可能把他們組織到工會大家庭中來,利用工會組織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目前我市共有進城務工人員183000人,參加工會組織的137200人,入會率達75%。

XX年省總下發了《關於工會法人登記管理辦法》後,由於收費漲幅較大(原來每家25元,現在為每家300元),許多工會組織對此不能理解,工會法人登記工作遇到了阻力,尤其是縣(市)區基層工會更是如此,儘管漯河市總工會將此項工作列入年底考核的重點工作之一,並制定目標,層層分解,但前景依然不容樂觀。截止目前,全市工會法人資格僅登記150家,占應登記工會組織數的8.2%;交納公告費用的僅占50家,在全省同類工作中滯後。

四、工會維權制度建設

1、強力推進平等協商和集體契約制度。平等協商和集體契約工作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是協調勞動關係、促進企業發展的主要措施。為深入推行集體契約工作,XX年,市總工會協調勞動部門專題向市政府匯報,並督促政府下發了《漯河市企業集體契約條例》、《漯河市企業集體契約操作管理規定》等檔案,從制度上給予保障。市推行集體契約制度領導小組以普及平等協商和集體契約工作為目標,突出重點,主攻難點,不斷擴大建制面。對國有、集體和外商投資企業簽訂規範的集體契約,選樹典型,突出抓鞏固、提高、完善,發揮他們的示範帶頭作用。對於改制企業,一企一策,堅持“改制到哪裡,集體契約就簽訂到哪裡”的原則,進行跟蹤建制。根據非公有制企業規模孝職工少的實際情況,通過簽訂區域性和行業性集體契約來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截至目前,全市共簽訂集體契約738份,覆蓋企業1123家,涵蓋職工115324人。其中國有、集體及其控股企業建制221家,涵蓋職工46066人;外商投資企業建制9家,涵蓋職工21150人;非公有制企業建制893家,涵蓋職工48108人。簽訂區域性契約56份,覆蓋企業515家,涵蓋職工28464人;行業性契約29份,覆蓋企業531家,涵蓋職工23867人。我市集體契約制度的不斷深化,有力地調動了職工積極性,促進了企業發展,保持了社會穩定。如市鈦白粉廠通過簽訂集體契約,把職工的工資從每月300元增加到380元,並給每人足額繳納了養老保險金,極大地調動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全心全意為企業出思路、謀發展。經過幾年的艱苦奮鬥,鈦白粉廠從一個不顯眼的小企業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資產13268萬元、年產值近兩億元的大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