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鎮街簡政擴權的調研報告

區鎮街簡政擴權的調研報告

鎮街作為國家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層面,在統籌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促進社會穩定和諧中起著基礎性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渝北區審時度勢,多次簡政放權,使鎮街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鎮街在履職中仍然受到條塊關係不順、“人、事、財”不匹配,“責、權、利”不一致等體制性束縛。我區要實現鎮街區域經濟大發展,城鄉管理和服務水平大提升,需要進一步簡政擴權。

一、15年來鎮街行政管理體制演變狀況

渝北區簡政擴權,始於1993年的撤區並鄉建鎮。

(一)鎮街建制設定演變

1、鄉鎮建制調整:數量減少,規模擴大

1993年12月前,原江北縣設有13個區和77個鄉鎮。當年底,原江北縣根據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撤銷了13個區公所,將原有77個鄉鎮合併為46個鄉鎮(29個鎮、17個鄉)。這次改革精減了作為縣政府派出機構的區公所,減少了管理層次,擴大了鄉鎮管理規模。1994年12月撤銷江北縣建立渝北區時,從原江北縣劃出11個鄉鎮交北碚區、江北區管轄(北碚區6鎮2鄉,江北區2鎮1鄉),渝北區轄原江北縣35個鄉鎮(21個鎮、14個鄉)。XX年,渝北區將人和等4個鎮委託給新成立的重慶北部新區管理,同時,撤銷兩路、龍溪、回興鎮建立街道,渝北區直接管轄28個鄉鎮(24個鎮,4個鄉)。XX年對鄉鎮建制又作了進一步調整,將28個鄉鎮整合為20個鎮(撤銷4個鎮、4個鄉),鎮域規模進一步擴大。XX年12月再次調整鎮域規模,撤銷9個鎮,除悅來鎮改為街道辦事處外,渝北區現轄11個鎮。經過鄉鎮的多次精減合併,幅員面積達100平方公里以上有7個鎮,80-100平方公里3個鎮, 80平方公里以下1個鎮。通過建制調整,使鎮政府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

2、街道創設與調整:數量增多,面積縮小

XX年,渝北區根據城區發展和管理的需要,撤銷兩路鎮、龍溪鎮、回興鎮後創設了雙鳳橋、雙龍湖、龍溪、回興4個街道辦事處。XX年,將龍溪街道辦事處分設為龍溪、龍山、龍塔3個街道辦事處。XX年,撤銷悅來鎮建立悅來街道辦事處。渝北區目前直接管轄的7個街道辦事處,承擔著準鎮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

(二)鄉鎮機構的設定與變化

1、鄉鎮內部機構的演變

1993年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時,按人口和幅員面積將鄉鎮劃分為三類。三類鄉僅設黨政辦公室。二類鎮設有黨政辦、社事辦、農業辦、鄉鎮企業辦4個辦事機構。一類鎮在二類鎮基礎上增設了國土村建辦和財經貿辦。XX年鄉鎮機構改革時,一類鎮設黨政辦、社事辦(掛人口與計生辦牌子)、農業辦(掛安監辦牌子)、社會治安綜治辦、國土村建辦5個辦事機構,財政所不占機構編制;二類鄉鎮設黨政辦(掛社會治安綜治辦牌子)、社事辦(掛人口與計生辦牌子)、農業辦(掛安監辦牌子)。3個移民鄉鎮增設移民辦。XX年鄉鎮建制調整時,對鄉鎮內設機構作了微調,將農業辦更名為經濟發展辦。社會治安綜治辦與安監辦、司法所合署辦公,將黨政辦的信訪、穩定及農業辦安全生產職能劃入該辦。撤銷國土村建辦、行政職能劃入經發辦。XX年鄉鎮綜合體制改革,鎮政府內設機構主要在名稱上進行規範,特大鎮和較大鎮均設黨政辦、社會事務辦(掛人口與計生辦、民政辦牌子)、經濟發展辦、社會治安綜治辦(掛安監辦牌子)。7個特大鎮多設一個城鎮建設管理辦公室。XX年鄉鎮建制再次調整時,所有鎮均設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