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農政策落實調研報告

隨著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家投入“三農”工作的資金不斷加大,惠農資金的“含金量”也越來越高,補助補貼覆蓋面越來越廣,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經濟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和諧穩定。但在惠農政策落實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惠農政策的有效落實。

一、存在問題

1.政策宣傳不深入。惠農政策的項目較多,農民民眾知曉率還不高,在少數地方還出現基層幹部和農民民眾不知道的問題。個別村組幹部還存在落實惠農政策上不公開,不公正,不負責,項目落實不透明等問題。在村務公開欄幾乎沒有公布惠農政策,只有享受戶和區、鄉主管部門知道,廣大農民民眾和不是主管部門的都不太清楚。村幹部在宣傳時,只是對家族、親戚朋友個別講,暗箱操作。如貧困生“兩免一補”,大多數是讓村組幹部家族、親戚朋友的學生得到。

2.貫徹落實有偏差。由於村組幹部素質、精力等因素,導致農村低保、民政救助、扶貧對象、種糧直補和良種補貼等項目錄入的基礎信息資料部分失真,扶持救助對象定位不準。種糧直補沒有實現應補盡補,甚致部分資金使用不規範,長期外出務工土地撂荒的、土地承包權轉讓的、承包者沒有耕種的仍然在享受種糧直補政策。在實施新農合醫療政策上,部分鄉鎮衛生院管理較差,醫生素質較低,服務意思淡薄,重收費現象較突出,導致農民主動參保的積極性不高,有的農民是村組幹部墊支參保,甚至有墊支上萬元的。

3.預算標準不一致。同類工程預算定額標準不一致,項目推進矛盾突出。主要表現為在同一鄉鎮、同一整合區域,實施同類型工程建設質量標準一致,但投資標準不一致,並且有的項目投資補助標準差距還比較大,如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京福高鐵”建設征地,過境各鄉鎮甚至同一個鄉鎮的相鄰村組征地標準就不同,造成在推進過程中矛盾突出。

4.資金監管不嚴格。在工作中,受人力和經費限制,部分惠農政策資金監管力度不夠,出現有的政策資金監管失控,違規違紀較突出。在種糧直補上,部分鄉鎮的村社幹部工作方法簡單,將農戶種糧直補款扣去抵交醫保費、村公路建設集資款等。有的村幹部不給農戶辦直補卡,用他人的名字冒領種糧直補款。有的在農村低保中,不堅持原則,親朋、好友和關係接近的人享受農村低保政策的多。

5.政策執行成本高。要落實的惠農政策多、召開會議多,印製相關材料多,支出業務費用多,需要人力多。增加了部門和鄉鎮政府的運行成本。上級沒有專項工作經費,鄉鎮和部門經費支出壓力大。沒有工作經費,為單位、部門、鄉鎮、村組幹部套取政策資金提供了理由或藉口。各項惠農補貼的性質不同,管理的單位也不同,各項補貼發放的依據、要求各不相同,自然就形成了“一補一發”,多頭多次發放,造成了發放成本和農民領取成本高。

二、解決辦法

1.強化惠農政策宣傳。落實惠農政策,要把各項惠農政策及時傳達到基層,把主要精神實質和操作程式向民眾講透徹,向村組幹部講清楚,做到家喻戶曉,民眾明白。要針對當前農村接受政策能力強的人群外出的現實,認真研究政策宣傳的方式、方法,採取更加靈活,更加方便、快速的宣傳形式,提高政策入戶率。

2.強化幹部隊伍建設。農村幹部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效果,因為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主要靠村支兩委幹部去落實。為此,信州區委、區政府及時印發了《預防村幹部職務違法違紀工作方案》,區檢察院還印發了《預防村幹部職務犯罪教育讀本》,充分調動了村組幹部的工作積極,提高了基層幹部的工作能力,提升了村組幹部的理論素質和服務水平。

3.強化各種關係理順。在制定政策時,應對強農和惠農政策做一個基本的界定,強農政策應側重從增強和鞏固農業基礎地位著手,著眼於強化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惠農政策應側重於讓農民民眾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務,著眼於保障農民民眾生活,提升農村生活水平。惠農是基礎,強農是方向,應緊密結合實踐經驗梳理和完善強農惠農政策,同時簡化程式,加大資金整合力,確保最大限度發揮涉農資金綜合效益和項目政策效應。

4.強化職能部門職責。加強分工、各司其職,確保政策落實嚴格程式,規範操作。落實政策要堅持公開、公正、公平、農民直接受益的原則,規範管理,陽光操作。對各項補貼在村組實行公開化,實行張榜公布,接受民眾監督,農戶認可,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5.強化政策資金兌現。針對部分政策資金兌現不夠及時的問題,政府要加大惠農政策資金的爭取、調度和有關問題的協調力度,把政策資金按規定及時兌現給受益對象。要整合部門力量,深入鄉鎮明查暗防,有效預防和查處惠農政策實施中的挪用、套取、私分等違規違紀行為,提高監督實效。讓老百姓充分享受惠農政策帶來的真正實惠。

6.強化政策落實監督。區委、區政府要針對監管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細化措施和責任,切實加強政策貫徹落實過程監管。由區紀委監察局總體負責,敦促財政局、審計局、物價局等執法部門,將監督惠農政策落實到位工作納入重點,安排人力,落實經費,保障監督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