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服務隊總結報告:關注蓮藕種植深入田園調研

“三下鄉”服務隊總結報告:關注蓮藕種植  深入田園調研

——調研篇

湛江市坡頭區乾塘鎮大仁堂村種植的經濟作物主要是蓮藕,我服務隊調研組根據這一實際情況對大仁堂村的蓮藕種植情況做了為期8天的調研。

調研組調查蓮藕的種植情況主要包括:蓮藕的種植規模、銷售情況、栽培模式、市場前景、政府的政策以及制約蓮藕種植的因素。

XX年7月20日上午,調研組在組長鄧上清的帶領下迎著朝陽,興高采烈地邁出校門前往田間開展調研活動。

7、8月份正值蓮藕的收割季節,村里種植蓮藕的叔叔阿姨們都在用鋤頭在水田裡挖蓮藕,成熟的蓮藕生在距水面大概0.4米的泥土裡,挖起來比較費力。為了個更好地開展調研活動,拉近與叔叔阿姨們的距離,調研組的成員脫鞋下地,與他們一道收割蓮藕。在收割的時候,調研組的隊員與叔叔阿姨們無話不 談,在談話的同時,關於蓮藕的種植情況的調研活動也有條不紊地開展,他們非常配合,對隊員們所提出的問題都做了一一回答。在晚上,調研組的隊員親自到叔叔阿姨們的家裡去詢問關於蓮藕的種植情況。叔叔阿姨們雖然勞累了一天,對隊員們到家裡去開展調研表示歡迎,詳細解答了每一個問題。開展調研的8天裡,隊員們不辭辛苦,一如既往地頂著火辣辣的太陽與農民一道收割蓮藕。

為了進一步了解當地政府對蓮藕種植的政策,在調研活動即將結束之餘,調研組特地走訪了坡頭區乾塘鎮人民政府農科站,李泉站長熱情地接待了調研組的隊員。交談過程中,調研組的組長鄧上清同學向李泉站長諮詢了當地政府對大仁堂村蓮藕種植的政策,他指出:“區、鎮政府非常重視我鎮蓮藕的種植情況,每年都給予很多的政策優惠,鼓勵農民大量種植蓮藕。主要是技術和財政兩個方面的援助,積極尋求上級和社會各方力量的支持。蓮藕生長季節,積極做預防蟲害等方面的宣傳,並免費提供部分農藥。乾旱時,及時採用抽水機從海里和湖泊里引水灌溉,緩解旱情。水災時,調動各方力量疏通灌溉水渠,排洪排泄。

通過為期8天的調研,我隊調研組對大仁堂村蓮藕的種植規模、銷售情況、栽培模式、市場前景、政府的政策以及制約蓮藕種植的因素,有了一個前面的了解和認識,有助於我們對“三農”問題的客觀了解,更進一步增強“苦練本領,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報效祖國”的信念。現將部分調研報告匯報如下:

1、蓮藕種植的現狀

乾塘鎮種植蓮藕歷史由來已久。自1995年,該鎮三片村村民陳昶紅大膽嘗試把蓮藕從河塘引到坡地上種,並培育了蓮藕新品種——紅芽藕(又名白花藕)。隨著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產品供不應求,廣大民眾掀起了種植蓮藕的熱潮,逐漸形成三合、南寨、三片、大仁堂四大蓮藕生產基地。據統計,1997年,乾塘鎮坡地種藕490畝,產量735噸,產值220萬元;1998年,種藕892畝,產量1338噸,產值348萬元;1999年種藕1850畝,產量約2960噸,產值651萬元……截至今年,蓮藕基地面積已達0.5萬畝,兩造種植蓮藕面積達到8000多畝,產量1XX多噸,產值240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蓮藕上市高峰期,日銷售量平均可達40萬公斤。

根據大仁堂村委會資料統計,該村蓮藕種植面積占全村耕地面積30%-40%,蓮藕的種植屬於沙地種植,但該村蓮藕的種植模式比較單一,65%的栽培模式都是以單獨栽培於水塘或田地,不與其他農作物結合栽培,種植技術投入不足。對於蓮藕種子的選擇,76%以上的農民注重種子的挑選。其中56%的農民較精細挑選,選用純種的主藕和較小的子藕做種,儘量提高種子的發芽率;44%的農民隨便挑選播種,只要葉芽完整便可,不太講究。有的農民以種植蓮藕為主,另外也從事水稻種植。從調查之中,我們發現50%的農民蓮藕的收入占他們整體收入的五成以上,以種植蓮藕作為家庭的主要收入。他們希望能夠對蓮藕的品質進行改良,以更大地提高產量;鎮以上政府的農科機構所能夠邀請一些專業人員對他們進行指導,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同時自然災害和病蟲害是目前制約蓮藕發展的最大瓶頸,颱風作為沿海地區對蓮藕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每年的颱風都對蓮藕的生長構成巨大的威脅。在這諸多的影響因素中,大仁堂村的蓮藕還面臨著改善蓮藕品質以增強競爭力和水資源相對不足、種植成本增加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