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智慧的新型教師

(實驗學校 王麗娟)

身在一線多年,可算是一名稱職的教師,兢兢業業,恪盡職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子,在他們渴求有滿足的目光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然而如此就足夠了嗎?面對地位日益提高的90後,00後,作為一名教育者,你沒感到絲毫的壓迫感嗎?越來越多有個性的學生們,使我們在與他們每一刻的接觸交往中,面對愈來愈大的挑戰,有時甚至故意為難你,出難題讓你下不了台。那么此時,你該如何應對呢?你是充滿智慧還是簡單粗暴呢?從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長遠利益考慮,也考慮到自己本身的魅力,當然前者更穩妥,更富有藝術。化干戈於玉帛,何樂而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教學經驗的累積,我們都在做有智慧的老師。教師就應該板著臉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時代在變,學生在變,教師也要改變。與時俱進,時尚大方,幽默風趣,認真而不迂腐,嚴厲而不刻板,與學生保持距離而無代溝,走得近又不失身份等等諸如此類都可謂是當今教師所應具備的優秀品質。試問你做到了嗎?我做到了嗎?做到了又做到了多少呢?

智慧之一體現在學生的管理藝術上。有次上課上到一半,我發現有個別同學蠢蠢欲動,注意力轉移了,造成不良影響。我就停下來,大家都詫異的看著我“怎么停了?”我接著說了幾句題外話:“大家坐著舒服嗎?”沒人回答,怎么平白無故問這?“大家都是人吧?所以說人的本性之一你也具備:貪婪,不知滿足。你生在這個年代,蜜罐中長大,優越的環境中學習,你還不知足?追溯到古代,孔老先生那個時候。他教弟子是躺著的,弟子們都是跪著的;再發展到了私塾,先生是手拿戒尺端坐於前,弟子都是站著的;而到了你們,老師們是站著的,你們都是坐著的。”聽到此同學們都笑了。“在西方國家,各科教室都是固定的,上什麼課學生就去那個教室,而我們呢?是您固定了,我們老師在跑好不好?”他們又笑了,心領神會。“這說明什麼呢?大家的地位提高的很快呀!請互相理解,珍惜別人的付出,認真聽講,就是你對老師的尊重,對自己的負責,也不枉如此高的地位,對吧?”當我再繼續上時,那幾個也“改邪歸正”了,其他勁頭更足。

一個同事見上課玲已響,有位同學還遲遲沒拿出課本,於是他開口道:“你桌子上弄得跟清潔區一樣,是咋回事?”別的一聽大笑。他也不好意思地低下頭。簡單的一句話,讓他意識到錯誤,又不傷他自尊,也是一種教育藝術吧。

一天第四節課鈴聲還未響完,靠窗的,成績還挺好的一個男同學“嗖”的跳到窗外,我還沒反應過來。我問“那誰?”同學說“蔡岳岩。老師叫你呢。”其實他們也很可愛。音樂聲起,我也沒多說。再上課來時,我就提了提:“蔡岳岩,你還不走尋常路。”同學偷笑,都知道說哪回事。“你動作敏捷的都能當職業體操運動員了。”當時我們正學運動員話題。“下次再出去請走門。少些個性,多些共性。”他不好意思地臉紅了,我想大家都意識到這樣的行為不該再發生。掌握了學生的思想動態後,也就可以支配他們的行為。你說的話學生願意聽,也會照著做。這樣就有利於教學活動的展開。

另外的有智慧也體現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誰都會教,教好則是有智慧。什麼叫教的好,考第一?太片面。課堂上能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並運用知識,是我們借鑑的榜樣。不同教師在專業水平上確有差別,但在追求教學效果上,還有些更重要的因素。

完整的教學過程包括備課—上課—課後鞏固三大步驟。環環緊扣,缺一不可。備課自然要用心,整個過程必須在你腦子裡條理化。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自己心裡必須有數。課堂則是獲取知識的主陣地。能把握好課堂的老師,是智慧的體現。首先課前準備好必需品:課本,課堂筆記,練習本,練習冊等。其次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嚴格要求,杜絕一切違紀行為,然後再談學知識。後半學期來,我充分扮演好自己導演的角色,引導學生,鼓勵他們自己找,自己劃,自己讀,自己概括總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一切自然都源於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學習本身更重要。就拿記筆記來說,我們班至少有80%的學生的筆記可以擺到桌面上來。井井有條,一塵不染。相信知識在他們腦子裡也像本上記得那樣條理化,系統化。等上了初三,高中,甚至大學,就會自己學了,記什麼,怎樣記就不成問題了。當然不能忽視筆記本的落實環節。學語言,聽、說、讀、寫應貫穿於始終,創設語境也尤為重要。再就是課後的鞏固,也就是作業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