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強農惠農政策學習材料

二是遊牧民定居工程。為了促進牧區遊牧民轉變傳統的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產生活方式,保護草原生態環境,促進草原畜牧業持續發展,提高農牧民生活水平,國家從20**年開始率先在xx區實施遊牧民定居工程,20**年起將實施範圍擴大到西藏、內蒙古、xx、xx、xx、xx、新疆等7省區的民族地區。截至XX年底,累計安排中央投資29.4億元,定居遊牧民11.7萬戶。XX年國家將安排中央投資15億元,繼續支持上述7省區遊牧民定居工程建設,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定居房、貯草棚和牲畜棚圈等。

三是農墾危房改造工程。為解決農墾職工民眾住房困難,國家將農墾危房改造納入國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範圍。20**年第四季度,xx、xx、xx、xx四墾區啟動農墾危房改造項目;XX年實施範圍增加了內蒙古海拉爾和大興安嶺兩墾區。截至XX年底,累計安排中央投資19.5億元,在六墾區支持危房改造25.8萬戶。XX年國家將安排中央投資14億元,繼續支持部分墾區實施危房改造。

10.增加產糧大縣獎勵

為改善和增強產糧大縣財力狀況,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20**年中央財政出台了產糧大縣獎勵政策。政策實施以來,中央財政一方面逐年加大獎勵力度,一方面不斷完善獎勵機制。XX年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規模達到175億元,獎勵縣數達到1000多個。為鼓勵地方多產糧、多調糧,中央財政依據糧食商品量、產量、播種面積各占50%、25%、25%的權重,結合地區財力因素,將獎勵資金直接“測算到縣、撥付到縣”。對糧食產量或商品量分別位於全國前100位的超級大縣,中央財政予以重點獎勵;超級產糧大縣實行糧食生產“誰滑坡、誰退出,誰增產、誰進入”的動態調整制度。自20**年起,在產糧大縣獎勵政策框架內,增加了產油大縣獎勵,每年安排資金25億元,由省級人民政府按照“突出重點品種、獎勵重點縣(市)”的原則確定獎勵條件,全國共有900多個縣受益。為更好地發揮獎勵資金促進糧食生產和流通的作用,中央財政建立了“存量與增量結合、激勵與約束並重”的獎勵機制,要求20**年以後新增資金全部用於促進糧油安全方面開支,以前存量部分可繼續作為財力性轉移支付,由縣財政統籌使用,但在地方財力困難有較大緩解後,也要逐步調整用於支持糧食安全方面開支。同時規定,獎勵資金不得違規購買、更新小汽車,不得新建辦公樓、培訓中心,不得搞勞民傷財、不切實際的“形象工程”。XX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進一步完善獎勵辦法,穩步提高糧食主產區財力水平,調動其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11.建設高標準農田

我國人多地少、耕地後備資源嚴重不足、耕地質量總體不高,已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我國現有耕地中,中低產田約占2/3,大規模改造中低產田,加快建設高產穩產基本農田,對於進一步夯實糧食生產基礎,增強農業抗災減災能力,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和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今年中央1號檔案明確提出,要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

XX年,國家將在《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XX-2024年)》確定的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按照分工協作、連片推進的原則,加大中央基本建設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農村土地整治和中長期政策性貸款等方面資金對基本農田建設投入力度,加強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加快實施土地平整、機耕道、農田林網等工程建設,擴大測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規模和範圍,積極推廣保護性耕作和旱作農業示範技術,加快將中產田建成旱澇保收的高產田、把低產田改造成產量穩定的中產田,努力在北方地區建設一批80萬畝以上、在南方地區建設一批50萬畝以上的區域化、規模化、集中連片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通過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能夠大幅增加全國高產穩產農田比例,改善我國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提高土、肥、水資源利用率和耕地綜合生產能力,緩解耕地與水資源短缺壓力,有效提升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

12.扶持菜籃子產品標準化生產

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是從根本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途徑。今年中央1號檔案明確提出“推進菜籃子產品標準化生產”,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對標準化創建工作做出了明確部署,這是在總結高產創建活動經驗的基礎上推出的又一重大舉措,將重點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大規模開展“菜籃子”產品生產標準化創建活動,集中創建一批蔬菜水果茶葉等園藝產品標準園、畜禽養殖標準示範場、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加強農業標準化示xx縣建設,組織各地結合本地實際,創建一批各具特色的標準化示範基地,通過標準化示範園(場)的建設,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標準化水平,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