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強農惠農政策學習材料

二是以農獸藥殘留標準為重點,制修訂450項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加快構建統一、科學、合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組織各地制定配套的生產技術規範和操作規程,鼓勵農業企業、生產基地和有條件的協會、專業合作社,制定嚴於國家標準的技術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經營或行業自律的依據。

三是大力發展“三品一標”,今年計畫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1萬個,登記保護地理標誌農產品200個。通過這項工作,認定、培育一批優質名牌農產品,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

13.完善動物防疫補貼政策

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基礎性工作。20**年以來,中央連續出台的7個1號檔案,都對畜禽防疫工作提出明確要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政策進一步完善,為做好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今年中央1號檔案明確提出:“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完善撲殺補貼政策,推進基層防疫體系建設,健全工作經費保障機制”,我國目前已形成以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補助、畜禽疫病撲殺補貼、基層防疫工作補助為主要

內容的動物防疫補貼政策。

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補助政策。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實行強制免疫補助政策。強制免疫疫苗由省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會同省級財政部門進行政府招標採購。獸醫部門逐級免費發放給養殖場(戶)。疫苗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按比例分擔,養殖場(戶)無需支付強制免疫疫苗費用。這既保證了國家強制免疫政策的全面落實,又保障了廣大養殖場(戶)的利益。

畜禽疫病撲殺補貼政策。國家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小反芻獸疫發病畜禽和布病、結核病檢測陽性奶牛實施強制撲殺。對因重大動物疫病撲殺染病畜禽給養殖者造成的損失予以補貼,補貼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這既有利於防止重大動物疫病擴散,又能減少因撲殺染病畜禽給養殖者造成的損失。

基層防疫工作補助政策。為支持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中央財政對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實行經費補助。補助經費用於對基層動物防疫人員承擔的為畜禽實施強制免疫等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經費的補助,重點用於強制免疫注射工作經費支出。

XX年,中央財政共落實強制免疫經費23.78億元、撲殺補貼資金1.87億元、基層防疫補助經費6.5億元,為構築有效免疫屏障,減少疫情發生幾率,有效控制重大動物疫情發生提供了有力保障;為調動農牧民防疫積極性、減少疫情損失提供了重要支持;為提高村級防疫員待遇,穩定基層防疫隊伍,提高工作積極性提供了物質基礎。XX年,全國重大動物疫情下降到近年來的最低水平,動物產品衛生安全狀況總體較好。

XX年,圍繞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不發生重大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兩大工作目標,農業部將繼續堅持和完善強制免疫補助、強制撲殺補貼、基層動物防疫工作補助政策,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提高疫苗補助、撲殺補貼標準,擴大強制免疫和撲殺補貼覆蓋面,建立健全財政投入與國家疫病防控策略有機結合的防控投入長效機制,為鞏固發展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好形勢做出積極貢獻。

14.完善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

為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減少鮮活農產品損失、保障城鎮鮮活農產品供給,促進農民增收,20**年交通部、農業部、公安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務院糾風辦七部門聯合印發了《全國高效率鮮活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建設實施方案》,XX、XX年分別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五縱二橫”綠色通道網路實現省際間互通和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的有關檔案。

“綠色通道”政策的主要內容是:確定以國道網為基礎,結合主要鮮活農產品的流量和流向,在全國建立布局為“五縱二橫”的鮮活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網路,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免收通行費。同時,要求各省(區、市)結合本地實際,加快構建區域性“綠色通道”,建立由國家和區域性“綠色通道”共同組成的、覆蓋全國的“綠色通道”。“綠色通道”政策中道路範圍包括全國“五縱二橫”綠色通道網路。五縱:銀川—昆明、呼和浩特-南寧、北京—海口、哈爾濱—海口、上海—海口。二橫:連雲港—烏魯木齊、上海—拉薩。按照20**年中央1號檔案“要完善全國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網路,實現省際互通”的要求,與“五縱二橫”綠色通道線路平行的已建成高速公路也納入了綠色通道道路範圍。享受“綠色通道”政策的鮮活農產品是指新鮮蔬菜、水果,鮮活水產品,活的畜禽,新鮮的肉、蛋、奶及蜜蜂(轉地放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