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校工作思路

3.學校將繼續貫徹課程標準,開齊開足課程,增加學生的休息時間,按照常規要求布置適量的作業,作業要求認真批改,及時並做好批改情況記載和講評工作。學校將繼續實行不定時推門聽課制度,加大對課堂教學的管理力度。要重視並強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努力建設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要突出學科特點,培養學生良好的素養,語文要重視朗讀、書寫的養成教育,數學要努力做好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為主要內容的聰明題練習,英語要注重生活情景中的口語交往,體育、藝術類課程要突出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素養為目標的教學,努力形成富有學校學科教學特色。

4.加強教學常規的規範化管理,教導處要重視每學期教學檔案和教師業務檔案的整理,形成系統化、制度化的管理體系。要加強對各部門、各學科教學常規落實及檢查、開展活動情況、教師業務檔案、教研成果、獲獎情況等進行詳實記載,統一歸檔,系統管理,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評價表彰,提供有力詳實的第一手資料。

5.抓好學生學習習慣養成和學法指導工作。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指導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堂認真聽課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勇於探索、合作學習、質疑問難、規範書寫、注重積累、積極自學、動手操作等學習習慣及能力的培養,利用學習習慣帶動行為習慣,行為習慣促進學習習慣,而且要抓早、抓小、抓準、抓實,循序漸漸、耐心細緻抓好落實。

6.抓好畢業班的教育教學工作。首先要學習新理念,樹立新的教學觀;其次要發揮團隊智慧,加強教學活動;再次是紮實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根據各班具體情況對學生查漏補缺,要做好保底提優、培優補差工作;還有要研究新動向、新題型、新方法,進行縱向和橫向交流,強化系統模擬訓練,拓展訓練和細心訓練,使教學與課改接軌,保證教學方向正確,方法靈活;最後要根據學生的心理、年齡和個性特點,平時注重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加強校紀校規、尊師愛校、安全衛生等方面的教育,為學生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7.積極開展教學研活動,強化向教科研要質量意識,強化年級組整體質量意識,形成教育合力。各級各類課題研究絕不輕言放棄,而要扎紮實實去研究,讓學校成為研究的基地,讓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成為研究的對象,讓教師個個都是研究的主體,讓發展成為我們研究的目的。認真抓好校本課程的建設,各教研組要根據教研計畫做到校本課程研發人員落實、活動內容落實、鼓勵教師自編校本教材,並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繼續探索校本研修活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努力提高活動的實效性。繼續開展“把握學科特點,紮實雙基訓練”有效課堂、高效課堂研究活動;開展“青藍工程,同伴互助,結對提升”工作;開展“攜手共建均衡和諧教育手拉手”活動;繼續開展教師讀書會活動。

8.切實加強學科教學同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品德與生活(社會)要緊密聯繫學生實際,努力提高教學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實效性同步發展;科學實驗課教學要重視實驗,重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積極創造條件,有計畫精心準備,有序組織做好實驗;英語教學要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前提,訓練學生的口語為重點,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開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潛能,要有機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示學生日常口語交際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水平;強化體藝、衛勞技綜合和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要全面落實“健康第一”的思想,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力求使學生達標,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重視體育常規教學和體育訓練,開展適度競技比賽活動;藝術教育工作要發揮教師特長,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入手,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創新和開發藝術訓練項目、內容,促進學校藝術教育再提升;繼續做好健康教育,上好健康教育課,開展好健康教育活動,把安全、心理和行為教育融入健康教育之中,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保障學生身心健康;進一步強化勞技教育、綜合實踐活動和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信息素養。

9.加強教務管理工作,切實規範辦學行為。以學校制度建設為契機,以各項規章為標準,努力規範教育教學行為,切實抓好教學質量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在提高備課實效性上下功夫,加強對教師執行教學常規的檢查工作。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開展豐富多彩、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培養興趣和強化技能的學科競賽活動。開展“學習優秀生”的評選活動,整合資源,不斷提升學生學力和綜合素養。做好教學服務工作,提高服務質量。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教學計畫,開足、開齊、上好各類課程,認真組織好語、數、英期中、期末考試,統一安排監考人員,做好各班學生成績收集存檔工作。加強學籍管理,規範請假程式,繼續當好調度員,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