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強國的“中國道路”——十七屆六中全會學習心得

我們身處的正是馬克思所說的世界經濟時代,是經過近2XX年風雲變幻、比馬克思預言的秩序更繁瑣、競爭更激烈、風險更複雜、機遇更隱晦的國際市場:

——制定規則的人已經占領制高點,而且仍然想重複經濟全球化時代慣用的手段,將我們的文化生產壓制到全球鏈條的最低端。

——豐厚的文化資源和巨大的市場是我們的優勢,但雄厚的資本與成熟的商業運作卻是西方的強項。

——在文化的自由市場,與文化產品逆差同時而來的,還有意識形態的滲透、價值觀念的侵入。

兵臨城下。文化交流中的逆差,國際競爭中的劣勢,影響的絕不只是市場份額的大小、產業較量的成敗,更關乎意識形態主動權的得失、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強弱。面對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世界格局,面對各種思想文化更加頻繁的交流交融交鋒,如果我們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優勢,就無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高揚社會主義文化理想,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捍衛國家文化主權。

實際上,我們並不缺乏講述“中國故事”的各種題材。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傳,鑄就了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留下了飽蘊思想精髓和價值追求的燦爛遺產。社會主義中國半個多世紀的激流勇進,創造了世界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進步,書寫了人類文明的嶄新篇章。這為我們的文化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基礎。但今天的我們怎樣才能在改革創新中,將這些寶貴的財富轉化為文化較量中的主動位勢,轉化為軟實力競爭中的現實優勢?

關係不順、效率不高、管理不力、布局不優、機制不活,在挑戰與競爭中暴露的中國文化發展困境,表面看,是落後的管理方式不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實質看,是傳統的體制機制窒息了文化的內在活力。

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極大地釋放了人民民眾的積極性,空前解放了社會生產力,造就了社會主義中國日新月異的繁榮景象。今天,在文化這個具有意識形態深刻屬性的敏感領域,能否充分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決定了我們的文化體制能否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

XX年11月,黨的xx大做出重要戰略部署:“根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推進文化體制改革。”5年之後,黨的xx大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高度,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這是我們黨在科學判斷國際國內形勢、全面把握當今世界文化發展趨勢、深刻分析我國基本國情和戰略任務的基礎上,所作出的重大決策。它標誌著我們黨在文化認識上的嶄新飛躍,反映了我們黨在文化建設上宏遠的戰略眼光。

突破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制度性障礙,開創文化發展繁榮的新局面,一場波瀾壯闊、影響深遠的改革由此開啟。

(四)毫無疑問,把文化區分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是黨的xx大以來文化建設認識上的一個重大突破,文化發展實踐上的一個重大創新。

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理論創新,決定了文化體制改革的生死成敗。它首次以文化的雙重屬性,確定了發展的雙重任務,厘定了“公益性”與“經營性”的楚河漢界,確立了“事業”與“產業”的比翼齊飛,推動了“政府”與“市場”的雙輪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