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七篇:經絡論之四(一)

SW57──《經絡論篇第五十七》自然巡航之遷斷校注釋譯說明

‖SW57—D0101→D0401‖→‖SW56—D0301‖(已遷至《皮部論》)

LS10──《經脈第十》自然巡航之遷斷校注釋譯說明

‖LS10—L0101→D0417‖→‖SW57‖遷移說明:

1、《經脈》既論經脈,又論絡脈,內容與篇名不符,非獨立論文,當遷出;

2、《太素》將LS10—L0101→D0224十二經脈之論,置於卷第八《經脈連環》,獨立成篇,獨論經脈循環;將LS10—D0231→D0413置於卷第九《經絡別異》,獨立成篇,獨論絡脈;將LS10—D0402→D0417置於卷第九《十五絡脈》,獨立成篇,獨論十五絡脈。楊上善將經脈論、絡脈論拆分而論,錄以奉考;

3、《甲乙》將LS10—L0101→D0224十二經脈及十二經終之論置於卷二第一(上)《十二經脈絡脈支別》,獨立成篇,獨論十二經脈;將LS10—D0231→D0417置於卷第一(下)《十二經脈絡脈支別》。皇甫謐將經脈論與絡脈論拆分而論,錄以奉考;

4、《類經》將五臟六腑十二經脈論置於七卷二《十二經脈》,獨立成篇;將五臟六腑“是動”之論置於十四卷十《十二經病》,獨立成篇;將“經絡之別”置於七卷六《經絡之辨,刺診之法》,獨立成篇;將“十五絡別”置於七卷五《十五別絡病刺》,獨立成篇。張景岳分類拆分過散,論述系統性降低,錄以奉考;

5、《靈樞懸解》將LS10-D0402→D0417置於卷三《經別》,黃元御云:“自手太陰之別以下十六段,舊誤在《經脈》。諸經之別,皆絡脈也,其十五絡。實則必見之於外,虛則必下,不可見也。視之而不見,當求之上下之間,蓋以人經虛實不同,絡脈異於其所別走之處故也。”從黃元御之解論與遷出,不從其遷入位;

6、遷入部份,既論十二經脈,又論十五絡脈,既是經脈之論,又是絡脈之論,實為內容豐富之經絡宏論,與《經絡論》主題相符,義理相貫。

‖LS10—D0232→D0233‖→‖LS10—D0401‖→‖SW57‖遷移說明:

1、 所遷部份,與前後文意不屬,漏簡,宜遷出;

2、 《靈樞懸解》置於卷三《經脈》LS10—D0401“其會皆見於外”句後,黃元御處置甚是,從之;

3、 所遷部份,顯見為經脈、絡脈差異相關論述,正是對雷公所問“何以知經脈之與絡脈異也?”之呼應和進一步闡述,與《經絡論》主題相符,義理相貫。

L0101禁服:

1、《內經校釋》註:“原作脈,據《圖經》卷一及張注本改。《太素》卷二十四楊注及《素問.八正神明論》王注均謂:“服,事也。”

2、後文所引之句,引自《禁服》LS48-D0401,故當作“禁服”無疑。

L0101凡刺之理……願盡聞其道:

1、《靈樞懸解》卷三《經脈》註:“凡刺之理,經脈為理,營其所行(營其所行之道路),制其度量(制其度量之長度)、內次五臟(內次五臟之部),外別六腑(外別六腑之分)。六語,《禁服》之言。”

2、《類經》經絡類七卷一註:“營其所行,言經絡之行也。刺其度量,言裁度其分數也。五臟屬里,故言內次,六腑屬表,故言外別。”

3、本句引用,引自《禁服》LS48—D0401。

D0101骨為乾:

1、《內經校釋》註:“人身以骨為支柱的意思。”

2、《太素.經脈連環》註:“乾,本也;腦髓之骨成,與皮肉筋脈為本。”

3、骨骼為身體支架。

D0201起於中焦:

1、《太素.經脈連環》註:“十二經脈生處,皆稱為起;所經之處名‘出’,亦稱‘至’、稱‘注’,此為例也。膈下齊上為中焦也。”

2、胃為五臟六腑之海,中焦,即胃之中焦。上焦、中焦、下焦均位胃部,本句可證。起於中焦,即起源於胃之中焦,詳見《營衛生會》LS18-D0301→Q0801。

D0201屬:

1、《內經校釋》註:“也含聯絡之意,凡經脈連其本經的臟腑均稱屬。”

2、屬,歸屬,指十二經脈歸屬各自臟器、腑器。

D0201肺系:

1、《內經校釋》註:“指與肺連線的氣管,喉嚨等組織。”

2、肺臟系統。

D0201臑:nao4,上臂。

D0201少陰、心主:

1、《類經》七卷二《十二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斷句均作“少陰、心主。”

2、張景岳注:“少陰,心經也;心主者,手厥陰經也。”從之。

D0201上骨:《靈樞懸解.經脈》註:“掌後高骨。”

D0201魚、魚際:《內經校釋》註:“魚,手大指本節後掌側肌肉隆起處。魚際,魚的邊緣為魚際,也是穴名。”

D0202是動:

1、《內經校釋》註:“張志聰云:‘夫是動者,病因於外;所生病者,病因於內。’即經脈因受外邪侵犯所發生的病症叫‘是動病’,本髒發生疾病影響到本經的叫‘所生病’,此外,關於‘是動病’,‘所生病’,尚有不同說法。”

2、是者,這也,所論之經脈也;動者,異動也,變化也。是動,即手太陰肺經異動。後文“是動”,同理。

D0202瞀:

1、《內經校釋》註:“視物模糊不清,精神昏亂。”

2、瞀,mao4,眼睛昏花,目眩。

D0202是主肺所生病者:以下是肺病主要症狀。後文五臟六腑之論,同理。

D0202上氣喘、渴:

1、《內經注評》引張景岳注:“渴,當作喝,聲粗急也。”

2、《甲乙》卷二第一(上)作“上氣,喘喝。”

3、人衛影印《靈樞經》卷三《經脈》、《太素.經脈連環》均作“上氣喘渴。”

4、從《太素》、人衛影印作“上氣喘、渴。”肺屬金,肺氣燥,因而口渴,義理可通。

D0202厥掌中熱:

1、《太素.經脈連環》、《內經校釋》、人衛影印均與前“痛”字連作“痛厥”;

2、《甲乙》卷二第一斷句與後文連作“厥,掌中熱。”

3、“厥”,或與前文連作“痛厥”, 或獨立作“厥”,或作代詞與後文連作“厥掌中熱”,坤從代詞,作“厥掌中熱”,即其掌內熱。

D0202盛者……虛者……人迎也:“盛者”,“虛者”,均為前文“氣盛”、“氣虛”之解論,亦可解為氣盛、氣虛之標誌。後文十一經,同理。

D0203合谷兩骨之間:《內經校釋》註:“合谷,穴名,位於手大指、次指兩指本節後兩骨之間,為大腸經原穴。兩骨之間,即第一、二掌骨之間,俗稱虎口。”

D0203兩筋:《內經注評》注:“兩筋,即拇短伸肌腱和拇長伸肌腱。”

D0203髃:肩胛部。

D0203挾:即兩邊、挾持意。

D0204鼽、衄:鼽,qiu2,鼻孔不通;衄:nu4,鼻孔流血。

D0204喉痹:《內經注評》注:“喉中腫閉,言語、呼吸均感困難一種證候。"

D0205起於鼻之交頞:

1、《太素.經脈連環》、《甲乙》卷二第一(上)均作“起於鼻,交頞中。”

2、《內經注評》注:“頞,e4,又名山根,指鼻樑凹陷處,左右目內眥之間部位。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孔兩邊手陽明經終穴迎春穴,上行,左右相交於頞部。”從之,譯作:“起源於鼻樑凹陷處。”

D0205卻:卻步,即行進時陡然停步。

D0205客主人:

1、《內經注評》注:“穴名,屬足少陽膽經。”

2、《太素.經脈連環》註:“客主人,即上關穴也。”

3、《內經校釋》譯:“足少陽膽經的客主人穴。”

4、《國家針炙取穴標準》云:“尋找此穴道時,要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仰靠的取穴姿勢,位於頭部側面,在戴眼鏡臉側中央骨窪處叫客主人穴。位於耳前,下關直下,當顴弓的上緣凹陷處。客主人名解:客,賓客也。本穴為少陽膽經之穴,風氣為主,腎氣為客,此指穴內氣血為腎水之性的寒濕水氣。主人,指穴內氣血,該穴名意指穴內氣血為腎水之性的寒濕水氣。本穴物質為聽會穴傳來的弱小水氣,在上行至本穴的過程中,外部的寒濕水氣亦匯入其中,至本穴後氣血則變為腎水特性的寒濕水氣,故名。”

5、查《人體經絡使用圖冊》,足少陽膽經,並無此穴。它經,亦無此穴。客主人,本意莫明,不譯待考。

D0205額顱:《內經注評》注:“前額骨部,發下眉上處。”

D0205氣街:

1、《內經注評》注:“氣沖,又名氣街,位於小腹下方,股部上方交界處的鼠蹊部(腹股溝部);亦為穴名,屬足陽明胃經。”

2、《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經脈連環》、《靈樞懸解》均作“氣街”,從之。

3、氣有四街:頭街、胸街、腹街、脛街。此處氣街,乃氣之腹街。

D0205伏兔:《內經注評》注:“位於大腿前方肌肉隆起部,亦為穴名,屬足陽明胃經,位於臏骨上緣上方六寸。”

D0206牖:窗戶。

D0206賁:多義字,此取胃口。賁響,即胃響。

D0206骭厥:《內經注評》注:“骭,gan4,脛骨,位於小腿部的內側。賁響腹脹,是由於足部之氣上逆所致,所以叫骭厥。張景岳云:‘陽明之脈自膝臏下脛骨外廉,故為脛骭厥逆’。”

D0206【口咼】:

1、《內經注評》注:“【口咼】,歪,口【口咼】,口角歪邪。”

2、《內經校釋》註:“【口咼】,莫文泉《研經言》卷四謂‘當為咼’,即‘【疒咼】’之省,謂口生【疒咼】瘡,與唇胗同為瘍症。”並譯作“口角歪斜。”

D0206胗:zhen1,《說文》:“胗,唇瘍也。”即唇部潰瘍。

D0206臏:膝蓋骨。

D0206跗:通膚,足背皮膚。

D0207腨:

1、《太素.經脈連環》作“腨”,楊上善註:“內踝直上名為內,外踝直上名為外;脛後腓腸名為腨。”

2、《甲乙》卷二第一(上)作“腨”,張玉萍註:“腨,腿肚。”

3、《內經校釋》作“腨”,並校:“原作‘踹’,據《素問.陰陽離合論》王冰引《靈樞》文改,與《甲乙》、《脈經》、《太素》、《千金》、《聖濟總錄》、《十四經發揮》相合,下同。”並註:“《說文》:‘腨。腓腸也。’俗稱小腿肚。”從之。腨,shuang4。

D0208噫:

1、《太素.經脈連環》註:“寒氣客胃,厥逆從下上散,散已復上出胃,故為噫氣。”

2、《甲乙》卷二第一(上)張玉萍註:“噫,噫出於胃。”

3、《360百科》云:“ai4,飽食或積食後,胃裡的氣體從嘴裡出來並發出聲音。如喛氣,氣壅塞而得通。”

D0208得後與氣:

1、《太素.經脈連環》作“得後出餘氣”並註:“谷入胃已,其氣上為營衛及膻中氣,後有下行與糟粕俱下者,名曰餘氣。餘氣不與糟粕俱下,而為脹,今得之泄之,故快然腹減也。”

2、《內經校釋》註:“得大便與矢氣。”

3、便後排氣。

D0208體:《說文》:“體,總十二屬之名也”、《廣雅》:“體,身也。”本義:身體。

D0208溏、瘕、泄:

1、《內經校釋》註:“溏,指大便稀薄。瘕泄,指痢疾而言。”

2、《太素.經脈連環》註:“溏,食消,利也。瘕,食不消,瘕而為積病也。泄,食不消,飧泄也。”

3、溏,糊狀,清稀大便。瘕,jia3,腹生積塊。泄,飧泄。

D0208寸口大三倍於人迎:

1、何夢瑤《醫碥》認為:“人迎脈恆大於兩手寸口數倍,從無寸口反大於人迎者。”

2、《內經注評》注:“寸口、人迎,都是診脈的部位。寸口,又稱氣口或脈口,在兩手橈骨頭內側橈動脈處。人迎,在結喉旁兩側頸總動脈搏動處。”

3、寸口脈動頻率大於人迎三倍。

公眾號:其人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