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漢記》東觀漢記卷十三

〔一五〕“□”,原作“喜”,本條下文同。

〔一六〕“草創苟合”,范曄後漢書趙□傳云:建武“二十七年,拜太尉,賜爵關內侯。時南單于稱臣,烏桓、鮮卑並來入朝,帝令□典邊事,思為長久規。□上復緣邊諸郡,幽、並二州由是而定。” 其下李賢引“草創苟合”云云作注。按范書光武帝紀載,建武十五年二月,徙雁門、代郡、上谷三郡民,置常山關、居庸關以東。二十年,省五原郡,徙其吏人置河東。二十五年,南單于臣服於漢,遣子入侍。烏桓大人率眾內屬。二十六年,遣中郎將段郴授南單于璽綬,令入居雲中。至此,原來先後被遷徙的雲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門、上谷、代八郡民,亦令歸還本土,並使謁者帶領弛刑徒修理城郭。但返回邊郡的人並不多。所謂“草創苟合,未有還人”,就是指這種情況來說的。二十七年,趙□上奏復緣邊諸郡,八郡民才又徙還本土。

〔一七〕“太尉趙□以日蝕免”,此句聚珍本作“拜太尉,以日蝕免”。注云:“范書本傳,建武二十七年拜太尉,明帝永平三年,坐考中山相薛脩不實免,非因日蝕也。且以災異策免三公,自安帝時徐防始,光武時未有此,此文疑誤。”

〔一八〕“□”,原作“喜”。

〔一九〕“行太尉事”,此句原無,書鈔卷五三別處引此條有此句,今據增補。據范曄後漢書趙□傳載,明帝永平三年春,□坐考中山相薛脩不實免,同年冬代竇融為衛尉。八年,代虞延行太尉事。

〔二0〕“遭母憂,上疏乞身行服” ,此二句原作“母歿,故乞身行服”。書鈔卷九三引作 “遭母憂,上疏乞身行喪”。今參酌書鈔卷九三所引校改。此二句姚本、聚珍本作“母歿,乞身行服”。

〔二一〕“帝”,姚本、聚珍本作“ 顯宗”,書鈔卷九三引同。

〔二二〕“遣使者為釋服”,此句原無,書鈔卷九三引有,今據增補。姚本、聚珍本亦有此句,只是無“者”字,此句下又有“賞賜恩寵甚渥”一句。陳禹謨刻本書鈔卷九三引云:“遣使者為釋服,賞賜恩寵甚渥。”可見姚本、聚珍本系據陳本書鈔輯錄,又偶脫“者”字。

〔二三〕“進為太傅”,此條不知聚珍本從何書輯錄,文字與范曄後漢書趙□傳全同。

〔二四〕“衛尉”此二字原無,類聚卷四六引有,今據增補。“□”,原作“喜”,本條下文同。

〔二五〕“葉”,類聚卷四六、合璧事類後集卷一一引作“世”。

〔二六〕“繼母在”,此句下合璧事類後集卷一一引有“堂”字。

〔二七〕“屢有補闕之益”,此條姚本、聚珍本作“詔曰:‘行太尉事趙□,三葉在位,為國元老,其以□為太傅。’”“時年八十”以下各句漏輯。御覽卷二0六亦引此條,字句與姚本、聚珍本略同。

〔二八〕“趙□奮迅行伍”,聚珍本將此句編於傳首“趙□,字伯陽”二句下。四庫全書考證云:“此條永樂大典及姚本無之,當是序中語。”


 牟融
牟融,〔一〕字子優,遷大司農,居職修治,又善論議,朝廷皆服其能。帝數嗟嘆,以為才堪宰相。〔二〕唐類函卷四七
〔一〕 “牟融”,北海安丘人,范曄後漢書卷二六有傳。又見汪文台輯司馬彪續漢書卷二。袁宏後漢紀卷一0亦略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