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五回 呈履歷參戎甘屈節 遞銜條州判苦求情


蕭長貴道:“兄弟打省里下來的時候,老帥有過吩咐,說那位外國來的帶兵官是位提督大人,咱們都是按照做屬員的禮節去見他。你老大哥還好商量,倒是兄弟有點為難,依著規矩,他是軍門大人,咱是標下,就應該跪接才是。”梅颺仁道:“現在又不要你去接他,只要你到他船上見他就是了。”蕭長貴道:“兄弟此來原是老帥派了兄弟專到此地接他來的,怎么不是接!非但要跪接,而且要報名,等他喊‘起去’,我們才好站起來。這個禮節,兄弟從前在防營里當哨官,早已熟而又熟了。大約按照這個禮信做去是不會錯的。”
梅颺仁道:“要是這個樣子,我兄弟就不能奉陪了。我們地方官接欽差,接督撫,從來沒有跪過。如今咱倆同去,我站著,你跪著,算個什麼樣子呢!”蕭長貴道:“做此官行此禮,我倒不在乎這些。”梅颺仁道:“就算你行你的禮,與我並不相干,但是外國人既不懂得中國禮信,又不會說中國話,你跪在那裡,他不喊‘起去’,你還是起來不起來?”
蕭長貴一聽這個話,不禁拿手抹著脖子,為難起來,連說:“這怎么好……”梅颺仁道:“不瞞老兄說,這船上本來我兄弟也不敢去的,有我這兒翻譯去過兩趟,聽說那位帶兵官很好說話,所以兄弟也樂得同他結交結交,來往來往。況且又有制憲的吩咐,兄弟怎好不照辦。現在也不好叫你老哥一個人為難,兄弟有個變通的‘法子。”蕭長貴忙問:“是個什麼法子?”梅颺仁道:“你既然一定要跪著接他,你還是跪在海灘上,等我同翻譯先上船見了他們那邊的官,我便拿你指給他看。等他看見之後,然後我再打發人下來接你上船。你說好不好?”
蕭長貴聽說,立刻離坐請了一個安,說:“多謝指教!兄弟準定如此。”梅颺仁道:“可是一樣,外國人不作興磕頭的,就是你朝他磕頭,他也不還禮的。所以我們到了船上,無論他是多大的官,你也只要同他拉手就好了。”蕭長貴道:“這個又似乎不妥。雖然外國禮信不作興磕頭,但是咱的官同人家的官比起來,本來用不著人家還禮。依兄弟的意思,還是一上船就磕頭,磕頭起來再打個千的為是。”
梅颺仁見說他不信,只得聽他,馬上吩咐伺候,同了翻譯上船。剛上得一半,這裡蕭長貴早跪下了。等到梅颺仁到船上會見了那位提督,才拉完手,說過兩句客氣話,早聽得岸灘上一陣鑼聲,只見蕭長貴跪在地下,雙手高捧履歷,口拉長腔,報著自己官銜名字,一字兒不遺,在那裡跪接大人。
梅颺仁在船上瞧著,又氣又好笑。等他報過之後,忙叫翻譯知會洋官,說:“岸上有位兩江總督派來的蕭大人在那裡跪接你呢。”洋官聽說,拿著千里鏡,朝岸上打了一回,才看見他們一堆人,當頭一個,只有人家一半長短,洋官看了詫異,便問:“誰是你們總督派來的蕭大人?”翻譯指著說道:“那個在前頭的便是。”洋官道:“怎么他比別人短半截呢。”翻譯申明:“他是跪在那裡,所以要比人家見短半截。”又說:“這是蕭大人敬重你,他行的是中國頂重的禮信。”洋官至此方才明白,忙說幾句客氣話,無非是不敢當,叫他起來,請他上船的意思。翻譯翻了出來,梅颺仁便派人招呼他上來。
一霎蕭長貴上了船,翻譯便指給他說,那位是提督,那位是副提督,那位是副將。蕭長貴立刻爬在地下,先給提督磕了三個頭,起來請了一個安。只見他從袖筒管里掏了半天,摸出一個東西來。翻譯在旁邊看得明白,原來是一套華洋合璧的履歷,倒很拜服他想得周到。只見他倏地朝著洋提督跪了一隻腿,拿履歷高高舉起,獻了上去。洋提督不曉得他拿的是什麼東西,忙問這邊同來的翻譯,翻譯同他說明,方才親自離坐,接了他的履歷。蕭長貴至此,亦把那隻腿伸了起來。又觀什麼副提督、副將見禮仍舊是磕頭請安。雖然人家不還禮,幸虧他臉厚,並不覺得難為情。一一見完之後,方趨前一步站著,同洋提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