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 製造廠假札賺優差 仕學院冒名作槍手


那位截取太守公聽了甚喜,聽了一遍不懂,又問了一遍,把名字問明白了,立刻寫了個條子,叫管家去買。不到半點鐘工無,居然買了回來。翻開一看,只見各種款式都有些。他老人家翻來復去看了一回,說道:“原來這書竟同我們做時文的所讀的《制藝聲調譜》一樣,只要把他讀熟,將來出去做官自然無往不利了。”王先生道:“這些都是個呆的,至於其中的巧妙,在乎各人學問、閱歷,書上亦載不盡許多。”截取太守公道:“這個你可辦得來?”王先生道:“辦雖辦得來,不過幾句照例的話,隨便寫了上去,仍舊要師爺改了才好用。”截取太守公道:“我現在只要有你的本事,我就不愁了。”兩個人談了半天,就要留王先生吃飯。王先生不肯,起身告辭,特地叫他把地名寫下,以便叫人來請。
等到王先生去後,這一位太守公足足盤算一夜,想來想去,自己本事總覺有限,不可冒昧出去應考,忽然悟到:“凡是考試都可以請槍手,①理的,也有商量不出道理的,冒名頂替進場。等到明天,我何不把王先生找了來,就叫他充做我的跟班,一塊兒混了進去,等到題目下來,可以同他商量,豈不省事。”主意打定,次日一早便派人把王先生找來,同他密商此事,答應送他若干銀子,如得高等,得有差缺,另外補情。
王先生聽了,若笑不笑的躊躇了一回,說道:“大人既要書辦去做這個,為什麼昨天不說?書辦今天早上已答應了別人了。”截取太守公一聽大驚,心想:“人家倒比我還來得快!可見這事早已通行,在我今日並不算作創舉。”想罷,便問:“請你作槍的是誰?”書辦道:“是一位同知老爺,並不同大人一班。至於這位老爺的名字,書辦也不便說。橫豎到了那天,如其府、廳同一天考,只要書辦幫完了那邊,自然趕到大人這邊來效力。倘若不在一天,那話更好說了。”這位太守公聽了,默默無言,只得另打主意。
①槍手:冒名頂替、代人應考的人。
原來這兩天所有的道員已經竭力運動,弄了什麼京信,撫台答應顧全他們的面子,免其考試,府廳以下均不能免。當下已定了府、廳為一天,州、縣人多分作三天,統通到課吏館聽候面試。至於佐雜各員則歸言道代勞。
閒話少敘。且說到了考試府、廳的那一天,撫台因系奉旨的事,不得不格外慎重。天甫黎明,憲駕已臨課吏館。司、道大憲通同堂參與考。各官一齊翎頂輝煌,靴聲橐橐,卻個個手跨考籃,同應試的舉子一樣。當下遂一點名給卷。點完之後,司、道退出,照例封門。撫台特留下兩員候補道作為場中巡綽官。當下發出題目牌。眾人擠上去看時,只見上面一共寫著兩個題目:一篇史論,一道策。史論題目是大家曉得的,總出在《御批通鑑輯覽》一部書上。策題問的是“膏捐”。這膏捐一事,有些抽大煙的老爺們或者還明白一二,至於那些不抽菸的以及平時連《申報》都不看的,還不曉得是什麼事呢。一時人頭簇簇,言三語四,聚了多少人商量,也有商量出道正在聚訟紛紛之際,忽聽得一片聲喧,說是拿住了槍手。只見許多穿袍子,戴帽子的老爺,扭住一個又胖又大的一個黑漢,說:“他進來冒名頂替做槍手,如今要拿他去回撫台。”後來那兩個監場的道台彼此商量了一回,齊說:“這事情鬧到大帥跟前,恐怕弄僵,不好收場。”便挺身出來打圓場,勸諸位放手:“把槍手交給我們二人,我們替你們稟明中丞,查明白他那本卷子是替什麼人槍的。查明白了,一面撤去這本卷子,再把本人嚴參:一面把槍手另外一間屋子看管起來,等到開門的時候發交長沙縣嚴辦。諸位不要耽誤自己的工夫。這件事統通交給我二人便了。”一眾大人老爺們見這兩位道台說話在理,果然把槍手交出,眾人各自散去。那兩位道台這才進去面稟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