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紀》光武皇帝紀卷第四

〔一〕 據范書朱佑傳及陳璞校改。

是冬,馬援為隗囂使來。

援字文淵,茂陵人。長兄況最知名〔一〕,為河南太守,封窮虜侯。〔次〕(況)兄余〔二〕,中壘校尉,封致符子。次兄員,增山連率〔三〕,皆二千石封侯。援少有大志,諸兄奇之。年十餘歲,平陵朱勃與援同年,能說韓詩,援才能書,退有慚色。況謂援曰:“ 小器速成,朱勃智慧型盡於今日矣。後成人知謀,眾事皆從汝稟受,勿畏也。”援以況欲獎勵己,內以為不然焉。援受齊詩數年〔四〕,意不能守章句,乃辭況,欲至邊郡畜牧。況曰:“汝大才,當晚成〔五〕。良工不示人以璞,且從所好。”治裝未辦,會況卒,援行喪期年,常不離墓。時朱勃以試守渭城宰,援獨言:“朱勃終當何時稟仰我!”頃之,或薦援有大略,由是為曹督郵〔六〕,送罪入司命府〔七〕,援皆縱遣之,因亡命北地,以畜牧為事。援父嘗為牧帥令,兄員為護〔苑〕(宛)〔使〕(吏)者〔八〕,故人賓客多從之。轉安定、天水、隴西數郡,豪傑望風而至,賓客自環嘗數十人。援田畜日廣,羊五、六千頭,馬數百群,谷萬斛〔九〕。乃歡曰:“凡殖財者,貴以施也,不則守錢奴耳。 ”乃散以賑昆弟舊故,乃還至長安。

〔一〕 東觀記曰:“況字君平。”

〔二〕 東觀記曰:“余字聖卿。” 蔡邕集曰:“余為中水侯。”按援三兄,況、余、員也。余乃況之弟,紀文上既言“長兄況”,余上得復言“ 況兄”,次況形近而訛,故正之。

〔三〕 東觀記曰:“員字季主。” 增山連率,即上郡太守也。

〔四〕 東觀記曰:“受齊詩,師事潁川蒲昌。”惠棟曰:“前書云:蒲昌字君都,受詩於匡衡,為詹事。”按“蒲”或作“滿”,誤。

〔五〕 老子曰:“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六〕 范書馬援傳作“郡督郵”。東觀記亦同。續漢百官志“皆置諸曹掾史”下引本注曰:“諸曹略如公府曹,其監屬縣,有五部督郵曹掾一人。”故亦稱“曹督郵”。

〔七〕 李賢曰:“王莽置司命官,上公以下皆糾察。”

〔八〕 李賢注引續漢書:“自援祖賓,本客天水,父仲又嘗為牧帥令。是時員為護苑使者,故人賓客皆依援。”袁紀“宛”、“吏”當分別是“ 苑”、“使”之誤,故正之。

〔九〕 范書馬援傳作“數萬斛”。

王莽末,盜賊起,求雄傑之士,援與。原涉為穎川太守,援為漢中太守〔一〕。適至官,王莽敗,員亦亡去增山,俱之梁州。會隗囂冀用援為綬德將軍。

〔一〕 范書馬援傳曰:“莽從弟衛將軍林廣招雄俊,乃辟援及同縣原涉為掾,薦之於莽。莽以涉為鎮戎大尹,援為新成大尹。”又按漢書遊俠傳,王莽末,東方兵起,莽拜涉為“鎮戎大尹天水太守” 。錢大昕廿二史考異曰:“按王莽改天水曰鎮戎,太守為大尹。既雲鎮戎大尹,不當更雲天水太守,疑本注文,後人誤入正文。”錢說是。袁紀作潁川太守,誤。又新城大尹即漢中太守,依袁紀前例,亦當從莽稱。

而公孫述稱帝於蜀,囂意未知所附,乃遣援南視述。素與援舊,以到當握手相迎也,乃盛陳陛戟見援〔一〕,語言未悉,延援就客館。述備威儀,會百官,為援立舊交之位。述罄折而入〔二〕,鸞旗旄騎,警蹕〔就〕車,盛器服,賓客甚盛〔三〕,欲留援。援曰:“ 天下雌雄未定,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四〕,與圖成敗,乃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何足久留乎?”數月辭去。還謂囂曰:“子陽若井底蛙〔五〕,妄自尊耳,不如專意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