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紀》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

植字子乾,涿人也。師事扶風馬融,與北海鄭玄友善,所學不守章句,皆研精其旨。身長八尺二寸,剛毅多大節,嘗喟然有濟世之志,不苟合取容,言論切直,不好文辭。飲酒至一石而不亂。融妃後家,絲竹歌舞者不絕於前,植侍坐,數年,目未嘗一眄。融以是尤敬異之。學終辭歸,闔門教授,不應州郡之命。建寧中征為博士,補九江,廬江太守,為政務在清淨,弘大體而已。病去官,征拜議郎,與蔡邕、楊彪等並在東觀,補續漢記〔一〕。植將終,敕其子斂具單衣,葬以土穴,其子從之。

〔一〕 “記”原誤作“紀”,即東觀漢記。

丙子,太后何氏崩。董卓殺之也。

乙酉,司空董卓為太尉。

丙申,太中大夫楊彪為司空,豫州牧黃琬為司徒〔一〕。

〔一〕 范書獻帝紀中彪任司空於丙戌日,琬任司徒作甲午日。

冬十月乙巳,葬靈思何皇后〔一〕。

〔一〕 袁紀“十月”原誤作“十一月”。按十一月癸酉朔,無乙巳。而下文“十月”,乃 “十一月”之誤,今皆逕改。

白波賊寇河東。

十一月,太尉董卓為相國。爵卓母為池陽君。

司徒黃琬為太尉,司空楊彪為司徒,光祿勛荀爽為司空。

卓雖無道,而外以禮賢為名,黃琬、荀爽之舉,從民望也。又任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一〕,沙汰穢惡,顯拔幽滯。於是以尚書韓馥為冀州,侍中劉岱為兗州,陳留孔胄為豫州〔二〕,潁川張咨為南陽太守,東平張邈為陳留太守。

〔一〕 范書董卓傳作“任吏部尚書漢陽周珌、侍中汝南伍瓊”。李賢曰:“英雄記‘珌’ 作‘毖’,字仲遠,武威人。瓊字德瑜。珌音秘。”而獻帝紀初平元年二月庚辰言“卓殺城門校尉伍瓊、督軍校尉周珌”。注引東觀記曰:“周珌,豫州刺史慎之子也。”續漢書、魏志並作“毖”。又魏志伍瓊作“城門校尉”。據上引可知,諸書或言其前職,或言其所遷職,皆非有誤。又廿二史考異曰:“王懋竑曰:漢時尚書六曹,止稱尚書,不以曹名官也。吏部則東漢初無稱,此范史之誤。予案:靈帝末,梁鵠為選部尚書,見續漢百官志注。而蜀志許靖傳亦云以漢陽周毖為吏部尚書,似漢末已有吏部之稱矣。”

〔二〕 疑三“州”字上皆脫“刺史 ”二字。通鑑“冀州”下作“牧”,余作“刺史”。又范書董卓傳,“孔胄”作“孔□”,注引九州春秋與袁紀同。

初,卓將兵東也,京兆尹蓋勛曰:“貪人敗類京師,其必有變。”乃為之備。及卓廢帝,勛與卓書曰: “昔伊尹、霍光權以立功,人猶寒心,足下小丑,何以堪之?賀者在門,吊者在廬〔一〕,可不慎哉!”卓得書,甚憚之。時皇甫嵩尚三萬餘人在扶風,勛乃密語嵩,欲討卓。卓亦深忌勛,使人安喻之,因征勛為議郎。

〔一〕 荀子大略篇曰:“下卿進曰:‘敬戒無怠。慶者在堂,吊者在閭。禍與福鄰,莫知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