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紀》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七


君仇不報,吾不可以立世。”遂入徐無山,營深險平曠地而居,躬耕以養父母。百姓歸之,數年間至五千餘家。疇謂其父老曰:“諸君不以疇不肖,遠來相就。眾成都邑,而莫相統一,恐非久安之道。願擇賢良長者,以為之主。”皆曰:“善。”僉共推疇。疇曰:“今來在此,〔非〕苟存而已〔二〕,將圖大事,復讎雪恥。竊恐未得其志,而輕薄之徒自相侵侮,愉快一時,無深計遠慮。疇有愚計,若君行之可乎?”皆曰:“可。” 乃為約東相殺傷〔犯〕(把)盜爭訟之法,〔三〕法重至死,其次抵罪,二十餘條〔四〕。又制為婚姻嫁娶之禮,興學校講授之業。班行其眾,眾皆便之,道不拾遺,北邊翕然服其威信,烏桓、鮮卑並各遣屬通好,疇悉撫納,令不得為寇。袁紹數遣使命,又即授將軍印綬,皆距而不當之〔五〕。

〔一〕 三國志田疇傳言宗族及附從者共數百人,與袁紀稍異。

〔二〕 據三國志田疇傳補。

〔三〕 據三國志田疇傳改。

〔四〕 三國志田疇傳亦作“二十餘條”,而通鑑作“凡一十餘條”,誤也。

〔五〕 三國志田疇傳本作“當”,盧弼曰:“監本‘當’作‘留’。官本考證雲元本‘當 ’作‘受’。”標點本從何焯說改“當”作“
受”。按袁紀獻帝紀多本三國志,可證原即作“當”。

十二月辛丑,司空趙溫以地震罷。乙巳,衛尉張喜為司空,錄尚書事。

分漢陽郡為永陽郡。

是歲袁術使孫策略地江東〔一〕,軍及曲阿。揚州刺史劉繇敗績,將奔會稽,許邵曰〔二〕:“會稽富〔實〕,策之所貪,且窮在海〔隅〕(陽),不可往也〔三〕。不如豫章,西接荊州,北連豫〔壤〕(章)〔四〕。若收合吏民,遺貢獻焉〔五〕。與曹兗州相聞,雖有袁公路隔在其間,其人豺狼,不能久也。足下受王命,孟德、景升必相救濟。”繇從之。

〔一〕 通鑑考異曰:“魏志、袁紀皆雲,‘初平四年,策受袁術使渡江’。漢獻帝紀、吳志孫策傳皆雲‘興平元年’,虞溥江表傳雲‘
策興平三年渡江’。按袁術初平四年,始得壽春。策傳雲術欲攻徐州,從陸康求米,事必在劉備得徐州後也。劉繇傳稱吳景攻繇,歲余不克,則策渡江不應在興平元年已前。今依江表傳為定。”

〔二〕 范書作“許劭”。

〔三〕 據三國志劉繇傳注引袁紀改補。

〔四〕 據三國志劉繇傳注引袁紀改。

〔五〕 三國志劉繇傳注引袁紀作“ 遣使貢獻”。

邵字子將,汝南平輿人也。少讀書,雅好三史〔一〕,善與人論臧否之談,所題目,皆如其言,世稱‘ 郭〔許〕(詩)之鑑’焉〔二〕。廣陵徐球為汝南太守〔三〕,請邵為功曹。球亦名士,解褐事之。同郡陳仲舉,名重當時,鄉里後進,莫不造謁,邵獨不詣。蕃謂人曰〔四〕:“長幼之序,不可廢也。許君欲廢之乎? ”邵曰:“陳侯崖岸高峻,百穀不得而往,遂不造焉。 ”嘗至潁川,不詣陳仲弓。或問其故,邵曰:“此君之道廣,廣則不周,故不行也。”同郡袁〔本〕(季)初〔五〕,公族豪俠,賓客輻輳。去濮陽令歸,從車甚盛。將入郡界,嘆曰:“吾輿服豈可令許子將見之乎?” 謝遣賓客,以腳踏車歸家。邵之見憚,皆此類也。

〔一〕 三史,史記、漢書、東觀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