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奴婢知道。” 

“對東虜要撫,一定得撫!”皇帝用堅決的口氣說,故意用個“撫”字①,以掩飾向滿洲求和的實際,也不失他大皇帝的無上崇高的身份,“倘若撫事可成,”他接著說,“國家即可無東顧之憂,抽調關寧鐵騎②與宣大勁旅,全力剿賊,剋期蕩平內亂。盧象升今夜可到?” 

①撫--意思是招撫、招安。

②關寧鐵騎--明末最精銳的邊防軍,駐紮在山海關和寧遠(在錦州地區)一帶,以騎兵為主,故稱為關寧鐵騎。關寧和冀東是一個軍區,軍區長官稱“薊遼總督”。 

“是,今夜可到。” 

“要囑咐他務須持重,不可輕戰。” 

“奴婢領旨。” 

一個年輕長隨太監手提一盞宮燈進來,躬著身子奏道: 

“啟奏皇爺,兵部尚書楊嗣昌己到。” 

“叫他進來。”崇禎說,向高起潛揮一下手。高起潛馬上叩了一個頭,畢恭畢敬地退了出去。 

※※※ 

楊嗣昌是一個將近五十歲的人,中等身材,兩鬢和鬍鬚依然烏黑,雙眼炯炯有光,給人一種精明強於的印象。當他在文華門內西值房聽到傳旨叫他進去的時候,他習慣地把衣帽整了一下,走出值房。他正要小心地向里走去,恰好高起潛走了出來。他趕快搶前一步,拱一拱手,小聲問: 

“高公,皇上的意思如何?” 

高起潛湊近他的耳朵咕噥說:“我看皇上滿心急著要和,就是怕他自己落一個向敵求和的名兒,尤其怕外廷議論,楊閣老①,你千萬不要對皇上說外邊已經在紛紛議論。” 

①楊閣老--即兵部尚書楊嗣昌,“閣老”是明朝官場中對內閣輔臣的尊稱。 

楊嗣昌點點頭,同高起潛互相一拱手,隨著那個青年太監往裡走去。 

當一個宮女揭起黃緞門帘以後,楊嗣昌彎了腰,腳步更輕,恭恭敬敬地走迸了文華後殿。另一個宮女揭起來暖閣的黃緞門帘。他的腰彎得更低,快步進內,說了聲:“臣楊嗣昌見駕!”隨即跪下去給皇上叩頭。雖然崇禎對他很信任,處處眷顧他,北京和南京①有許多朝臣彈劾他,都受到皇帝的申斥和治罪,但是他每次被召見,心裡總不免惴惴不安。他深知道皇上是一個十分多疑、剛愎自用和脾氣暴躁的人,很難侍候,真是像俗話說的“伴君如伴虎”。今天被皇上寵信,說不定哪一大會忽然變卦,被他治罪。由於這個緣故,他近來已經得到皇上同意,讓他辭去兵部尚書一職,舉薦盧象升來代替,以便減輕他的責任,專心在內閣辦事。行過常朝禮,他沒敢抬起頭來,望著皇上腳前的方磚地,等候皇上說話。 

①南京--明朝自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遷都北京後,南京改為留都,仍設中央各衙門和文武朝臣。 

“先生起來。”崇禎說,聲音很低。 

楊嗣昌又叩了一個頭,站了起來,垂著雙手,等候皇上繼續說話。崇禎輕輕地咳了一聲,問: 

“盧象升今夜一定能來?” 

“一定可以趕到。” 

“三大營①如何分派?” 

①三大營--明朝拱衛北京的軍隊總稱三大營,包括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因系京城衛戍部隊,所以又稱“京營”。 

“一部分守城,一部分駐守東直門和朝陽門外。原來在德勝門外駐紮一部分,備援昌平。如今各處勤王兵馬來到,昌平無虞,這一部分人馬也撤到朝陽門外。” 

“城上的守備情形怎樣?” 

“京營兵守城夠用。紅衣大炮昨天都已經運到城上,也派官員祭過。” 

聽楊嗣昌對答如流,崇禎頻頻點頭,感到滿意。他想詢問議和的事,但是遲疑一下,改換了一個話題,說: 

“如今虜騎人犯,國家兵源枯竭,不易應付。廷臣們泄泄沓沓,徒尚空言,不務實際,一到緊急時候,不能為君分憂,殊負朕意!如兵部主事①沈迅,上疏奏陳邊務,說什麼‘以天下僧人配天下尼姑,編人里甲②,三丁抽一,朝夕訓練,可得精兵數十萬’,這豈不是以國事為兒戲?糊塗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