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五章


然天下的土地都是皇帝的,可是皇室還另外占了許多土地,由宮中太監經管,稱做
皇莊。各地分封藩王,又各有許多王莊。公主、郡主,也有莊田。太監有莊田。勛
成有莊田。都是奪之於民,其數目十分驚人。所以全國壟斷土地最多的是皇室、藩
王,其次是勛戚、太監、大臣、鄉宦。素聞啟東老年兄熟於本朝掌故,定必能源源
本本指出這壟斷土地的實際情況。”
闖王說:“啟東,你說說。”
牛金星拈了拈鬍鬚,說:“皇莊之名,始於憲宗朝。但憲宗以前即有許多官莊,
實際也就是皇莊。孝宗時候,在畿內有五處皇莊,共地一萬二千八百餘頃。武宗即
位一個月就建立了皇莊七處,後來增加到三百餘處。包括宦官、外戚莊田在內,共
二十萬零九百餘頃,另外還有先年侵占的莊田共二萬零二百多頃。武宗以後,皇莊
所占土地的情況不詳。


無論如何,皇帝既然四海之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士,卻又強奪民田以為皇莊,
使無數小民失去十地,流離失所,這是明朝的最大弊政。”
劉宗敏憤憤地說:“可惡!可惡!”
李自成帶著深沉的感情說:“將來有朝一日,我們會將所有皇莊統統交還百姓,
以後永不許皇室再霸占百姓土地。”
牛金星接著說:“再以諸王來說,所占民田之多,更為駭人聽聞。目今分封在
全國諸省的有親王數十人,郡王更多數倍。以河南一省而論,郡王且不去說,親王
有八:在開封的是周王,有良田一萬餘頃。在南陽的有唐王,在汝寧的有崇王,在
禹州的有微王,在彰德的有趙王,在懷慶①的有鄭王。這幾個王,每家有良田大約
數千頃到萬頃。在衛輝的有潞王,有良田四萬頃,大部分土地是在湖廣。如今潞王
是第二代,他的父親是萬曆皇帝的同母弟,在之國②之前,住在北京的潞王邸,王
店、王莊遍於畿內。之國以後,散在畿內的王啟、王莊都交還皇帝,改稱皇店、皇
莊。他除在河南、湖廣兩省占有良田四萬頃外,還有皇帝賜的鹽引專利。王店之中
有許多是當鋪,高利盤剝小民。”

①懷慶——今河南沁陽。
②之國——古代的政治術語。親王去他的封地叫做“之國”或“之藩”。“之”
字是動詞,作“往”字解。

宋獻策插話說:“從萬曆以來,皇店很多,不惟與商人爭利,而且買賤賣貴,
盤剝百姓,甚於商人。幾年前我去北京一趟,在保定、真定、宛平都看到各種空店,
有綢緞店、百貨店、藥材店,也有當鋪。在通州城內,我還看見有一個皇家開的糧
店,五間大門面,三進大院落,旁邊還有車馬大院。聽說這個皇店利用漕運,從江
南運米到京畿牟取暴利,還勾通運糧官校,將國家糧食作為店中私糧出售,沒人敢
吭一聲。至於太監、皇親和勛舊們在北京、天津、畿輔各處所開設的店鋪,那就更
多不勝說了。歷代以來,皇室與商人爭利,莫如明朝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