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三卷)》第六章


有一位名叫楊卓然的親信幕僚。另外,他的長子楊山松也坐在一邊。一位中軍副將
帶著一群將校在外侍候,不許別的官員進去。楊嗣昌聽了萬元吉詳細陳述近日的軍
情以後,輕輕地嘆口氣,語氣沉重地說:
“我本來想在夔、巫之間將獻賊包圍,一鼓殲滅,以釋皇上西顧之憂。只要獻
賊一滅,曹賊必會跟著就撫,十三年剿賊軍事就算完成大半。回、革五營,胸無大
志,雖跳梁於皖、楚之間,時常攻城破寨,實則癬疥之疾耳。待曹操就撫之後,懾
之以大軍,誘之以爵祿,可不煩一戰而定。不料近數月來,將愈驕,兵愈惰,肯效
忠皇上者少,不肯用命者多。而川人囿於地域之見,不顧朝廷剿賊大計,不顧本督
師通盤籌劃,處處阻撓,事事掣肘,致使剿賊方略功虧一簣。如今獻、曹二賊逃脫
包圍,向川北狼奔豕突,如人無人之境,言之令人憤慨!我已將近日戰事情況,據
實拜疏上奏。今日我們在一起商議二事:一是議剿,二是議罰。剿,今後如何用兵,
必須立即妥善籌劃,以期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罰,幾個違背節制的憤事將吏,當
如何斟酌劾奏,以肅國法而勵將來,也要立即議定。這兩件事,請二位各抒高見。”

萬元吉欠身說:“使相大人所諭議戰議罰兩端,確是急不容緩。三個月來,卑
職奉大人之命,駐在虁州,監軍剿賊,深知此次官軍受挫,致獻、曹二賊長驅西奔,
蜀撫邵肇復①與幾位統兵大將實不能辭其咎。首先以邵撫而論,應請朝廷予以重處,
以為封疆大吏阻撓督師用兵方略國致敗事者戒。卑職身在行間,聞見較切,故言之
痛心。”

①邵肇復——邵捷春字肇復。

楊卓然附和說:“邵撫不知兵,又受四川士紳慫恿,只想著畫地而守,使流賊
不人川境,因而分兵扼口,犯了兵法上所謂‘兵分則力弱’的大忌,致有今日的川
東潰決。大人據實奏劾,實為必要。”
楊嗣昌捻須沉默片刻,又說:“學生深受皇上知遇之恩,界以督師剿賊重任。
一年來樣精竭慮,惟願早奏膚功,以纖皇上宵旰之憂。初到襄陽數月,鑒於以前剿
撫兼失,不得不慘澹經營,鞏固剿賊重地,站穩自家腳跟。到今年開春以後,一方
面將羅汝才與過天星諸股逼人夔東,四面大軍圍剿;另一方面,將獻賊逼入川、陝
交界地方,阻斷其入川之路,而責成平賊將軍在興安、平利一帶將其包圍,克日進
剿,遂有瑪瑙山之捷。”他喝了一口茶,接著說,“十餘年來,流賊之所以不可制
者以其長於流,乘虛搗隙,倏忽千里,使官軍追則疲於奔命,防則兵分而勢弱,容
易受制於敵。到了今年春天,幸能按照預定方略,步步收效,官軍在川、楚一帶能
夠制賊而不再為賊所制。可恨的是,自瑪瑙山大捷之後,左崑山按兵不動,不聽檄
調,坐視張獻忠到興、歸山中安然喘息,然後來夔東與曹操合股。倘若左崑山在瑪
瑙山戰後乘勝進兵,則獻賊不難剿滅;縱然不能一鼓蕩平,也可以使獻賊不能與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