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三十 平準書第八


天子乃思卜式之言,召拜式為中郎,爵左庶長,賜田十頃,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初,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為事。親死,式有少弟,弟壯,式脫身出分,獨取畜羊百餘,田宅財物盡予弟。式入山牧十餘歲,羊致千餘頭,買田宅。而其弟盡破其業,式輒復分予弟者數矣。是時漢方數使將擊匈奴,卜式上書,原輸家之半縣官助邊。天子使使問式:“欲官乎?”式曰:“臣少牧,不習仕宦,不原也。”使問曰:“家豈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與人無分爭。式邑人貧者貸之,不善者教順之,所居人皆從式,式何故見冤於人!無所欲言也。”使者曰:“苟如此,子何欲而然?”式曰:“天子誅匈奴,愚以為賢者宜死節於邊,有財者宜輸委,如此而匈奴可滅也。”使者具其言入以聞。天子以語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軌之臣,不可以為化而亂法,原陛下勿許。”於是上久不報式,數歲,乃罷式。式歸,復田牧。歲餘,會軍數出,渾邪王等降,縣官費眾,倉府空。其明年,貧民大徙,皆仰給縣官,無以盡贍。卜式持錢二十萬予河南守,以給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貧人者籍,天子見卜式名,識之,曰“是固前而欲輸其家半助邊”,乃賜式外繇四百人。【集解】:漢書音義曰:“外繇謂戍邊也。一人出三百錢,謂之過更。式歲得十二萬錢也。一說,在繇役之外得復除四百人。”式又盡復予縣官。是時富豪皆爭匿財,唯式尤欲輸之助費。天子於是以式終長者,故尊顯以風百姓。
初,式不原為郎。上曰:“吾有羊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乃拜為郎,布衣屩而牧羊。【集解】:韋昭曰:“屩,草屝。”歲餘,羊肥息。上過見其羊,善之。式曰:“非獨羊也,治民亦猶是也。以時起居;惡者輒斥去,毋令敗群。”上以式為奇,拜為緱氏令試之,緱氏便之。遷為成皋令,將漕最。上以為式朴忠,拜為齊王太傅。
而孔僅之使天下鑄作器,三年中拜為大農,列於九卿。【集解】:徐廣曰:“元鼎二年,時丙寅歲也。”而桑弘羊為大農丞,筦諸會計事,稍稍置均輸以通貨物矣。【集解】:孟康曰:“謂諸當所輸於官者,皆令輸其土地所饒,平其所在時價,官更於他處賣之。輸者既便而官有利。漢書百官表大司農屬官有均輸令。”
始令吏得入穀補官,郎至六百石。
自造白金五銖錢後五歲,赦吏民之坐盜鑄金錢死者數十萬人。其不發覺相殺者,不可勝計。赦自出者百餘萬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抵無慮皆鑄金錢矣。【索隱】:抵音氐。抵,歸也。劉氏雲“大抵猶大略也”。案:大抵無慮者,謂言大略歸於鑄錢,更無他事從慮。犯者眾,吏不能盡誅取,於是遣博士褚大、徐偃等分曹循行郡國,【集解】:服虔曰:“分曹職案行。”舉兼併之徒守相為者。而御史大夫張湯方隆貴用事,減宣、杜周等為中丞,義縱、尹齊、王溫舒等用慘急刻深為九卿,而直指夏蘭之屬始出矣。
而大農顏異誅。【集解】:徐廣曰:“元狩四年,時壬戌歲也。”初,異為濟南亭長,以廉直稍遷至九卿。上與張湯既造白鹿皮幣,問異。異曰:“今王侯朝賀以蒼璧,直數千,而其皮薦反四十萬,本末不相稱。”天子不說。張湯又與異有卻,及有人告異以它議,事下張湯治異。異與客語,客語初令下有不便者,【集解】:李奇曰:“異與客語,道詔令初下,有不便處也。”
異不應,微反脣。湯奏當異九卿見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誹,論死。自是之後,有腹誹之法,而公卿大夫多諂諛取容矣。
天子既下緡錢令而尊卜式,百姓終莫分財佐縣官,於是告緡錢縱矣。
郡國多柬鑄錢,【索隱】:謂多奸巧炁雜以鉛錫也。錢多輕,而公卿請令京師鑄鍾官赤側,【集解】:如淳曰:“以赤銅為其郭也。今錢見有赤側者,不知作法云何。”【索隱】:鍾官掌鑄赤側之錢。韋昭雲“側,邊也”,故晉灼雲“以赤銅為郭。今錢見有赤側者”。一當五,賦官用非赤側不得行。【集解】:漢書音義曰:“俗所謂紫紺錢也”。白金稍賤,民不寶用,縣官以令禁之,無益。歲餘,白金終廢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