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四十三 趙世家第十三


獻侯少即位,治中牟。【集解】:地理志曰河南中牟縣,趙獻侯自耿徙此。瓚曰:“中牟在春秋之時是鄭之疆內也,及三卿分晉,則在魏之邦土也。趙界自漳水以北,不及此。春秋傳曰‘衛侯如晉過中牟’,按中牟非衛適晉之次也。汲郡古文曰‘齊師伐趙東鄙,圍中牟’,此中牟不在趙之東也。按中牟當漯水之北。”【索隱】:此趙中牟在河北,非鄭之中牟。正義按:五鹿在魏州元城縣東十二里,鄴即相州盪陰縣西五十八里,有牟山,蓋中牟邑在此山側也。
襄子弟桓子【索隱】:系本雲襄子子桓子,與此不同。逐獻侯,自立於代,一年卒。國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殺其子而復迎立獻侯。
十年,中山武公初立。【集解】:徐廣曰:“西周桓公之子。桓公者,孝王弟而定王子。”【索隱】:按:中山,古鮮虞國,姬姓也。系本雲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為趙武靈王所滅,不言誰之子孫。徐廣雲西周桓公之子,亦無所據,蓋未能得其實耳。十三年,城平邑。【集解】:地理志曰代郡有平邑縣。十五年,獻侯卒,子烈侯籍立。
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擊守之。六年,魏、韓、趙皆相立為諸侯,追尊獻子為獻侯。
烈侯好音,謂相國公仲連曰:“寡人有愛,可以貴之乎?”公仲曰:“富之可,貴之則否。”烈侯曰:“然。夫鄭歌者槍、石二人,【索隱】:槍,七羊反。槍與石二人名。吾賜之田,人萬畝。”公仲曰:“諾。”不與。居一月,烈侯從代來,問歌者田。公仲曰:“求,未有可者。”有頃,烈侯復問。公仲終不與,乃稱疾不朝。番吾君【集解】:徐廣曰:“番音盤。常山有番吾縣。”【正義】:括地誌云:“番吾故城在恆州房山縣東二十里。”番蒲古今音異耳。自代來,謂公仲曰:“君實好善,而未知所持。今公仲相趙,於今四年,亦有進士乎?”公仲曰:“未也。”番吾君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公仲乃進三人。及朝,烈侯復問:“歌者田何如?”公仲曰:“方使擇其善者。”牛畜侍烈侯以仁義,約以王道,烈侯逌然。【正義】:逌音由,古字與“攸”同。言牛畜以仁義約以王道,故止歌者田。攸攸,氣行貌,寬緩也。明日,荀欣侍,以選練舉賢,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節財儉用,察度功德。所與無不充,君說。烈侯使使謂相國曰:“歌者之田且止。”官牛畜為師,荀欣為中尉,徐越為內史,【正義】:漢書百官公卿表云:“內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師。”賜相國衣二襲。【集解】:單衤復具為一襲。
九年,烈侯卒,弟武公立。【索隱】:譙周云:“系本及說趙語者並無其事,蓋別有所據。”武公十三年卒,趙復立烈侯太子章,是為敬侯。是歲,魏文侯卒。
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亂,不克,出奔魏。趙始都邯鄲。
二年,敗齊於靈丘。【集解】:地理志曰代郡有靈丘縣。三年,救魏於廩丘,大敗齊人。四年,魏敗我兔台。築剛平【正義】:兔台、剛平並在河北。以侵衛。五年,齊、魏為衛攻趙,取我剛平。六年,借兵於楚伐魏,取棘蒲。【正義】:今趙州平棘縣,古棘蒲邑。八年,拔魏黃城。【集解】:杜預曰:“陳留外黃縣東有黃城。”【正義】:括地誌云:“故黃城在魏州冠氏縣南十里,因黃溝為名。”按:陳留外黃城非隨所別也。九年,伐齊。齊伐燕,趙救燕。十年,與中山戰於房子。【正義】:趙州房子縣是。
十一年,魏、韓、趙共滅晉,分其地。伐中山,又戰於中人。【集解】:徐廣曰:“中山唐縣有中人亭。”【正義】:括地誌云:“中山故城一名中人亭,在定州唐縣東北四十一里,春秋時鮮虞國之中人邑也。”十二年,敬侯卒,子成侯種立。
成侯元年,公子勝與成侯爭立,為亂。二年六月,雨雪。三年,太戊午【集解】:徐廣曰:“戊,一作‘成’。”為相。伐衛,取鄉邑七十三。魏敗我藺。【正義】:地理志雲屬西河郡也。四年,與秦戰高安,【正義】:蓋在河東。敗之。五年,伐齊於鄄。【正義】:濮州鄄城縣是也。魏敗我懷。攻鄭,敗之,以與韓,韓與我長子。【集解】:地理志曰上黨有長子縣。六年,中山築長城。伐魏,敗獮澤,【正義】:獮音濁。徐廣雲長杜有濁澤,非也。括地誌云:“濁水源出蒲州解縣東北平地。”爾時魏都安邑,韓、趙伐魏,豈河南至長杜也?解縣濁水近於魏都,當是也。圍魏惠王。七年,侵齊,至長城。正義齊長城西頭在濟州平陰縣。太山記云:“太山西北有長城,緣河經太山千餘里,琅邪入海。”括地誌云:“所侵處在密州南三十里。”與韓攻周。八年,與韓分周以為兩。【集解】:徐廣曰:“顯王二年。周紀無此。”【正義】:括地誌云:“史記周顯二年,西周惠公封少子子班於鞏,為東周。其子武公為秦所滅。郭緣生述征記雲鞏縣本周鞏伯邑。”九年,與齊戰阿下。【集解】:徐廣曰:“戰,一作‘會’也。”【正義】:阿,東阿也,今濟州東阿縣也。十年,攻衛,取甄。十一年,秦攻魏,趙救之石阿。【正義】:蓋在石、隰等州界也。十二年,秦攻魏少梁,【正義】:少梁故城在同州韓城縣南二十二里,古少梁國也。趙救之。十三年,秦獻公使庶長國伐魏少梁,虜其太子、痤。魏敗我澮,取皮牢。【集解】:徐廣曰:“魏年表曰取趙皮牢。”【正義】:括地誌云:“澮水縣在絳州翼城縣東南二十五里。”按:皮牢當在澮之側。成侯與韓昭侯遇上黨。十四年,與韓攻秦。十五年,助魏攻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