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十二年,伐鄧,滅之。十三年,卒,子熊畑立,【集解】:史記音隱云:“畑,古‘艱’字。”是為莊敖。【索隱】:上音側狀反。莊敖五年,欲殺其弟熊惲,【索隱】:惲音紆粉反。左傳作“頵”,紆貧反。惲奔隨,與隨襲弒莊敖代立,是為成王。
成王惲元年,初即位,布德施惠,結舊好於諸侯。使人獻天子,天子賜胙,曰:“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於是楚地千里。
十六年,齊桓公以兵侵楚,至陘山。【正義】:杜預云:“陘,楚地。潁川召陵縣南有陘亭。”括地誌云:“陘山在鄭州西南一百一十里,即此山也。”楚成王使將軍屈完【正義】:屈,曲勿反。完音桓,楚族也。以兵御之,與桓公盟。桓公數以周之賦不入王室,楚許之,乃去。
十八年,成王以兵北伐許,【集解】:地理志曰潁川許昌縣,故許國也。許君肉袒謝,乃釋之。二十二年,伐黃。【索隱】:汝南弋陽縣,故黃國。【正義】:括地誌云:“黃國故城,漢弋陽縣也。秦時黃都,嬴姓,在光州定城縣四十里也。”二十六年,滅英。【集解】:徐廣曰:“年表及他本皆作‘英’,一本作‘黃’。”【正義】:英國在淮南,蓋蓼國也,不知改名時也。
三十三年,宋襄公欲為盟會,召楚。楚王怒曰:“召我,我將好往襲辱之。”遂行,至盂,【正義】:音於,宋地也。遂執辱宋公,已而歸之。三十四年,鄭文公南朝楚。楚成王北伐宋,敗之泓,射傷宋襄公,襄公遂病創死。
三十五年,晉公子重耳過楚,成王以諸侯客禮饗,而厚送之於秦。
三十九年,魯僖公來請兵以伐齊,楚使申侯將兵伐齊,取穀,【集解】:杜預曰:“濟北穀城縣。”【正義】:括地誌云:“穀在濟州東阿縣東二十六里。”置齊桓公子雍焉。齊桓公七子皆奔楚,楚盡以為上大夫。滅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集解】:服虔曰:“夔,楚熊渠之孫,熊摯之後。夔在巫山之陽,秭歸鄉是也。”【索隱】:譙周作“滅歸”,歸即夔之地名歸鄉也。
夏,伐宋,宋告急於晉,晉救宋,成王罷歸。將軍子玉請戰,成王曰:“重耳亡居外久,卒得反國,天之所開,不可當。”子玉固請,乃與之少師而去。晉果敗子玉於城濮。成王怒,誅子玉。
四十六年,初,成王將以商臣為太子,語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齒未也,【集解】:杜預曰:“齒,年也。言尚少。”而又多內寵,絀乃亂也。楚國之舉常在少者。【集解】:賈逵曰:“舉,立也。”且商臣蜂目而豺聲,忍人也,【集解】:服虔曰:“言忍為不義。”不可立也。”王不聽,立之。後又欲立子職【集解】:賈逵曰:“職,商臣庶弟也。”而絀太子商臣。商臣聞而未審也,告其傅潘崇曰:“何以得其實?”崇曰:“饗王之寵姬【集解】:姬,當作“妹”。江羋【正義】:羋,亡爾反。而勿敬也。”商臣從之。江羋怒曰:“宜乎王之欲殺若而立職也。”商臣告潘崇曰:“信矣。”崇曰:“能事之乎?”【集解】:服虔曰:“若立職,子能事之?”曰:“不能。”“能亡去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集解】:服虔曰:“謂弒君。”曰:“能。”冬十月,商臣以宮■兵圍成王。成王請食熊蹯而死,【集解】:杜預曰:“熊掌難熟,冀久將有外救之也。”不聽。丁未,成王自絞殺。商臣代立,是為穆王。
穆王立,以其太子宮予潘崇,使為太師,掌國事。穆王三年,滅江。【集解】:杜預曰:“江國在汝南安陽縣。”四年,滅六、蓼。六、蓼,皋陶之後。【集解】:杜預曰:“六國,今廬江六縣。蓼國,今安豐蓼縣。”八年,伐陳。十二年,卒。子莊王侶立。
莊王即位三年,不出號令,日夜為樂,令國中曰:“有敢諫者死無赦!”伍舉入諫。莊王左抱鄭姬,右抱越女,坐鍾鼓之間。伍舉曰:“原有進隱。”【集解】:隱謂隱藏其意。曰:“有鳥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莊王曰:“三年不蜚,蜚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舉退矣,吾知之矣。”居數月,淫益甚。大夫蘇從乃入諫。王曰:“若不聞令乎?”對曰:“殺身以明君,臣之原也。”於是乃罷淫樂,聽政,所誅者數百人,所進者數百人,任伍舉、蘇從以政,國人大說。是歲滅庸。【正義】:今房州竹山縣是也。六年,伐宋,獲五百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