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三 殷本紀第三


湯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會以晝。
湯崩,【集解】:皇覽曰:“湯冢在濟陰亳縣北東郭,去縣三里。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處平地。漢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史長卿案行水災,因行湯冢。劉向曰:‘殷湯無葬處。’”皇甫謐曰:“即位十七年而踐天子位,為天子十三年,年百歲而崩。”【索隱】:長卿,諸本多作劫姓。按:風俗通有御氏,為漢司空史,其名長卿,明劫非也。亦有劫彌,不得為御史。【正義】:括地誌云:“薄城北郭東三里平地有湯冢。按:在蒙,即北薄也。又雲洛州偃師縣東六里有湯冢,近桐宮,蓋此是也。”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正義】:仲任二音。是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正義】:尚書孔子序雲“成湯既沒,太甲元年”,不言有外丙、仲壬,而太史公采世本,有外丙、仲壬,二書不同,當是信則傳信,疑則傳疑。太甲,成湯適長孫也,是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作肆命,作徂後。【集解】:鄭玄曰:“肆命者,陳政教所當為也。徂後者,言湯之法度也。”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集解】:孔安國曰:“湯葬地。”鄭玄曰:“地名也,有王離宮焉。”【正義】:晉太康地記云:“屍鄉南有亳阪,東有城,太甲所放處也。”按:屍鄉在洛州偃師縣西南五里也。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
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鹹歸殷,百姓以寧。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訓三篇,襃帝太甲,稱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時,伊尹卒。既葬伊尹於亳,【集解】:皇覽曰:“伊尹冢在濟陰己氏平利鄉,亳近己氏。”【正義】:括地誌云:“伊尹墓在洛州偃師縣西北八里。又雲宋州楚丘縣西北十五里有伊尹墓,恐非也。”帝王世紀:“伊尹名摯,為湯相,號阿衡,年百歲卒,大霧三日,沃丁以天子禮葬之。”咎單遂訓伊尹事,作沃丁。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集解】:徐廣曰:“世表雲帝小甲,太庚弟也。”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為帝雍己。殷道衰,諸侯或不至。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為相。【集解】:孔安國曰:“伊陟,伊尹之子。”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集解】:孔安國曰:“祥,妖怪也。二木合生,不恭之罰。”鄭玄曰:“兩手搤之曰拱。”【索隱】:此雲“一暮大拱”,尚書大傳作“七日大拱”,與此不同。帝太戊懼,問伊陟。伊陟曰:“臣聞妖不勝德,帝之政其有闕與?帝其修德。”太戊從之,而祥桑枯死而去。【索隱】:劉伯莊言枯死而消去不見,今以為由帝修德而妖祥遂去。伊陟贊言於巫鹹。【集解】:孔安國曰:“贊,告也。巫鹹,臣名也。”【正義】:按:巫鹹及子賢冢皆在蘇州常熟縣西海虞山上,蓋二子本吳人也。巫鹹治王家有成,作鹹艾,【集解】:馬融曰:“艾,治也。”作太戊。帝太戊贊伊陟於廟,言弗臣,伊陟讓,作原命。【集解】:馬融曰:“原,臣名也。命原以禹、湯之道我所修也。”殷復興,諸侯歸之,故稱中宗。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遷於隞。【集解】:孔安國曰:“地名。”皇甫謐曰:“或雲河南敖倉是也。”【索隱】:隞亦作“囂”,並音敖字。【正義】:括地誌云:“滎陽故城在鄭州滎澤縣西南十七里,殷時敖地也。”河亶甲居相。【集解】:孔安國曰:“地名,在河北。”【正義】:括地誌云:“故殷城在相州內黃縣東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築都之,故名殷城也。”祖乙遷於邢。【索隱】:邢音耿。近代本亦作“耿”。今河東皮氏縣有耿鄉。【正義】:括地誌云:“絳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國也。”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為帝外壬。仲丁書闕不具。【索隱】:蓋太史公知舊有仲丁書,今已遺闕不具也。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為帝河亶甲。河亶甲時,殷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