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史記正義論例


教誨不倦曰長以道教之 彰義揜過曰堅明義以蓋前過
肇敏行成曰直始疾行成言不深  華言無實曰夸恢誕
疏遠繼位曰紹非其弟過得之 逆天虐民曰抗背尊大而逆之
好廉自克曰節自勝其情慾  名與實爽曰繆言名美而實傷
好更改舊曰易變故改常 擇善而從曰比比方善而從之
愛民在刑曰克道之以政齊之以法
除殘去虐曰湯
隱,哀也。景,武也。施德為文。除惡為武。闢地為襄。服遠為桓。剛克為僖。【考證】張文虎曰:剛克為僖,此有脫文。《逸周書》作“剛克為發,柔克為懿,履正為莊,有過為僖。”施而不成為宣。惠無內德為平。亂而不損為靈。由義而濟為景。餘皆象也。以其所為謚,象其事行。和,會也。勤,勞也。遵,循也。爽,傷也。肇,始也。怙,恃也。享,祀也。胡,大也。秉,順也。就,會也。錫,與也。典,常也。肆,放也。康,虛也。叡,聖也。惠,愛也。綏,安也。堅,長也。耆,彊也。考,成也。周,至也。懷,思也。式,法也。布,施也。敏,疾也,速也。載,事也。彌,久也。
以前周書諡法,周代君王,就取作謚,故全寫一篇,以傳後學。【考證】張文虎曰:以前周書云云二十三字,各本連上大書,今依下文分野題例,別行細書。

◎ 列國分野【考證】張文虎曰:游本王本,並連諡法解後,無題目。

漢書地理志雲。本秦京師為內史。顏師古云:京師,天子所居畿內也。秦並天下,改立郡縣,而京畿所統,物特號內史,言其在內,以別於諸郡守也。《百官表》云:內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師。景帝二年,分置左內史右內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左內史名馮翊,主爵中尉。秦官,掌列侯,景帝六年,更名都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右扶風。治內史右地與左馮翊京兆尹,是為三輔也。
秦地。於天官,東進、輿鬼之分野。其界自弘農故關以西。京兆、扶風、馮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隴西。南有巴、蜀、廣漢、犍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又西南有柯、越巂、益州。
魏地。觜、觽、參之分野。其界自高陵以東。盡河東、河內。南有陳留及汝南之召陵、濦彊、親汲、西華、長平、潁川之舞陽、郾陵、河南之開封、中牟、陽武、酸棗、卷。卷,去權反。【考證】張文虎曰:依志,郾陵當作郾許傿陵。
周地。柳、七星、張之分野。今之河南、洛陽、榖城、平陰、偃師、鞏、緱氏。
韓地。角、亢、氐之分野。韓分晉得南陽郡及潁川之父城、定陵、襄城、潁陽、潁陰、長社、陽翟、郟。東接汝南、西接弘農,得新安、宜陽、鄭,今河南之新鄭,及成皋、滎陽,潁川之崇高、陽城。【考證】虎曰:脫中山。又得涿郡之高陽、莫州鄉。東有廣平、鉅鹿、清河、河間。又得渤海郡之東平、舒、中邑、文安、東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陽、內黃、斥丘。西有太原、定襄、雲中、五原、上黨。
菩地。尾、箕之分野,如公封於燕。後三十六世。與六國俱稱王。東有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西有上谷、代郡、雁門。南有涿郡之易、容城、范陽。北有新成、故安、涿縣、良鄉、新昌。及渤海之安次。樂浪、玄菟,亦宜屬焉。
齊地。虛、危之分野。東有葘川、東萊、瑯邪、高密、膠東。南有泰山、城陽。北有千乘、清河以南、渤海之高樂、高城、重合、陽信。西有濟南、平原。
魯地。奎、婁之分野。東至東每。南有泗水至淮。得臨淮之下相、睢陵、僮、取慮。
宋地。房、心之分野。今之沛、梁、楚、山陽、濟陰、東平及東郡之須昌、壽張,今之睢陽。
衛地。營室、東壁之分野。今之東郡、及魏郡之黎陽、河內之野王、朝歌。
楚地。翼、軫之分野。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及漢中、汝南郡。後陳、魯屬焉。
吳地。斗、牛之分野。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盧江、廣陵、六安、臨淮郡。【考證】張文虎曰:志作斗分野。
粵地。牽年、婺女之分野。今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南海、日南。
以前是戰國時諸國界域,及相侵伐,犬牙深入,然亦不能委細,故略記之,用知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