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三十二 志第二十七



《古今篆隸雜字型》一卷(蕭子政撰。)

《古今文等書》一卷

《篆隸雜體書》二卷

《文字圖》二卷

《古今字圖雜錄》一卷(秘書學士曹憲撰。)

《婆羅門書》一卷(梁有《扶南胡書》一卷。)

《外國書》四卷

《秦皇東巡會稽刻石文》一卷

《一字石經周易》一卷(梁有三卷。)

《一字石經尚書》六卷(梁有《今字石經鄭氏尚書》八卷,亡)

《一字石經魯詩》六卷(梁有《毛詩》二卷,亡。)

《一字石經儀禮》九卷

《一字石經春秋》一卷(梁有一卷。)

《一字石經公羊傳》九卷

《一字石經論語》一卷(梁有二卷。)

《一字石經典論》一卷

《三字石經尚書》九卷(梁有十三卷)。

《三字石經尚書》五卷

《三字石經春秋》三卷(梁有十二卷。)

右一百八部,四百四十七卷。(通計亡書,合一百三十五部,五百六十九卷。)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謂書字。"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說者以為書之所起,起自黃帝蒼頡。比類象形謂之文,形聲相益謂之字,著於竹帛謂之書。故有象形、諧聲、會意、轉注、假借、處事六義之別。古者童子示而不誑,六年教之數與方名。十歲入國小,學書計。二十而冠,始習先王之道,故能成其德而任事。然自蒼頡訖於漢初,書經五變:一曰古文,即蒼頡所作。二曰大篆,周宣王時史籀所作。三曰小篆,秦時李斯所作。四曰隸書,程邈所作。五曰草書,漢初作。秦世既廢古文,始用八體,有大篆、小篆、刻符、摹印、蟲書、署書、殳書、隸書。漢時以六體教學童,有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鳥,並藁書、楷書、懸針、垂露、飛白等二十餘種之勢,皆出於上六書,因事生變也。魏世又有八分書,其字義訓讀,有《史籀篇》、《蒼頡篇》、《三蒼》、《埤蒼》、《廣蒼》等諸篇章,訓詁、《說文》《字林》、音義、聲韻、體勢等諸書。自後漢佛法行於中國,又得西域胡書,能以十四字貫一切音,文省而義廣,謂之婆羅門書,與八體六文之義殊別,今取以附體勢之下。又後魏初定中原,軍容號令,皆經夷語,後染華俗,多不能通,故錄其本言,相傳教習,謂之"國語",今取以附音韻之末。又後漢鐫刻七經,著於石碑,皆蔡邕所書。魏正始中,又立三字石經,相承以為七經正字。後魏之末,齊神武執政,自洛陽徙於鄴都,行至河陽,值岸崩,遂沒於水。其得至鄴者,不盈太半。至隋開皇六年,又自鄴京載入長安,置於秘書內省,議欲補緝,立於國學。尋屬隋亂,事遂寢廢,營造之司,因用為柱礎。貞觀初,秘書監臣魏徵,始收聚之,十不存一。其相承傳拓之本,猶在秘府,並秦帝刻石,附於此篇,以備國小。

凡六藝經緯六百二十七部,五千三百七十一卷。(通計亡書,合九百五十部,七千二百九十卷)。

《傳》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古之君子,多識而不窮,畜疑以待問:學不逾等,教不陵節;言約而易曉,師逸而功倍;且耕且養,三年而成一藝。自孔子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學者離群索居,各為異說。至於戰國,典文遺棄,六經之儒,不能究其宗旨,多立小數,一經至數百萬言。致令學者難曉,虛誦問答,唇腐齒落而不知益。且先王設教,以防人慾,必本於人事,折之中道。上天之命,略而罕言,方外之理,固所未說。至後漢好圖讖,晉世重玄言,穿鑿妄作,日以滋生。先王正典,雜之以妖妄,大雅之論,汨之以放誕。陵夷至於近代,去正轉疏,無復師資之法。學不心解,專以浮華相尚,豫造雜難,擬為仇對,遂有芟角、反對、互從等諸翻競之說。馳騁煩言,以紊彝敘,嘵嘵成俗,而不知變,此學者之蔽也。班固列六藝為九種,或以緯書解經,合為十種。

《隋書》 唐·魏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