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六

注“詩曰方叔蒞止”下至“儼然元墨”:此三百七字袁本、茶陵本無。案:此初無,與二本同,脩改添之。蓋無者脫,而尤得之,計當時存本尚眾,或有不失善舊者,惜尤延之未能精擇,每誤取增多,若準此條,固無嫌耳。何校改“宅山阜猥積”為“ 宅心知訓”,陳同。又“讎校所為讎校者也”句亦有偽,無以正之。

注“論語曰君子薄於言而厚於行 ”:此十二字袁本、茶陵本無。案:蓋二本脫。

注“讎校”下至“漢書音”:此三十一字袁本、茶陵本無。案:蓋二本脫。又案:“若怨家相對”下當有“為讎”二字。

注“大篆也”:袁本、茶陵本“ 大”上有“作”字。

注“毛詩曰赫赫師尹”: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雖自以為道洪化以為隆:何雲下 “以為”二字,傳寫誤加。陳雲“道洪化隆”中間不當有“以為”二字。案:所說是也。各本皆非。

注“及前王踵之武”:案:“踵之”當作“之踵”。各本皆倒。

常山平乾:袁本、茶陵本“乾” 作“於”,注同。案:二本是也。

注“謂適生生之情”:袁本、茶陵本“適”作“通”,“情”作“精”。案:此亦尤改也。

注“在廣平沙縣”:袁本、茶陵本“沙”作“涉”。案:二本是也。晉書地理志廣平郡有涉縣,可證。

注“溺而不反精衛”:陳雲“反 ”下當有“化為”二字,是也。各本皆脫。

注“自言父甘見俗”:袁本、茶陵本“甘”作“世”,是也。

注“後辭入碣水中”:袁本、茶陵本“碣”作“碭”。案:此亦尤改也。

注“在曲周市上”:袁本、茶陵本“周”作“州”,下同。案:此亦尤改也。

注“□飛貌”:案:“□”字當重有。各本皆脫。

注“趾躍□”:袁本、茶陵本無 “□”字。案:此尤改“躍”為“□”,而兩存也。所引貨殖列傳文,今本雲“跕屣”,漢書地理志作“跕□ ”,顏注“□”字與“屣”同,是“趾躍”二字仍“跕 □”二字之誤。

注“比歸數百里”:袁本、茶陵本無“數”字。

注“臣瓚曰跕為□”:案:此當作“躡跟為跕,掛指為□”。各本皆脫,絕不可通。依漢書顏注引如此也。

注“閉門不出容”:案:“容” 當作“客”。各本皆偽。陳雲別本“客”,今未見。

注“水出洹汲郡”:案:“水出洹”當作“洹水出”。各本皆倒。

注“夠多也”:袁本此下有“古侯切”三字,是也。茶陵本脫此注,非。

判殊隱而一致:何校“判殊”改 “殊顯”。案:以“判殊”意復言之,蓋是也。各本皆誤耳。

注“知言之選擇來比物謂屬變而還復舊貫則知言之選擇來”:案:此皆誤也。當作“知言之選”為一句,“選擇采也”為一句,“謂屢變而還復舊貫”為一句,“則知言之擇采”為一句。各本偽舛,絕不可通,今訂正。

注“謂為繫辭同音”:案:“音 ”當作“旨”。各本皆誤。

注“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宮”:袁本、茶陵本無“及”字。

注“故諸侯歌鐘析邦君之肆也” :陳雲“諸侯”當作“謂之”。袁本亦誤。茶陵本脫此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