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四十

前者,明公西征靈州,北臨沙漠,榆中以西,望風震服,羌戎東馳,回首內向。王隱晉書文紀曰:姜維出隴右,上帥輕兵到靈州,大破之,諸虜震服。漢北地郡有靈州縣,金城郡有榆中縣。李陵書曰:遠聽之臣,望風馳命。爾雅曰:震,懼也。長楊賦曰:靡節西征,羌僰東馳。封禪文曰:昆蟲闓澤,回首面內。劇秦美新曰:回首內向,喁喁如也。東誅叛逆,全軍獨克,禽闔閭之將,斬輕銳之卒,以萬萬計,威加南海,名懾之涉切三越。王隱晉書文紀曰:諸葛誕反,上親臨西園,四面並攻。須臾陷潰,斬送誕首。魏志曰:誕閉城自守,遣小子靚至吳請救。吳遣唐咨、王祚來應誕。及斬誕,唐咨、王祚皆降。吳兵萬眾,器仗軍實山積。孫子兵法曰:用兵之法,全軍為上,破軍次之。闔閭,吳王也,以比孫權。爾雅曰:懾,懼也。郭璞曰:即懾字也。漢書有三越,謂吳越及南越、閩越也。宇內康寧,苛慝不作。過秦論曰:包舉宇內。尚書,五福,三日康寧。左氏傳,晉叔向曰:有楚國者,其棄疾乎?君居陳、蔡,苛慝不作,盜賊伏隱也。是以殊俗畏威,東夷獻舞。范曄後漢書曰:東夷自少康以後,世服王化,獻其樂舞。

故聖上覽乃昔以來禮典舊章,開國光宅,顯茲太原。毛詩曰:率由舊章。周易曰:大君有命,開國承家。明公宜承聖旨,受茲介福,允當天人。易曰:受茲介福,以中正也。左氏傳,楚子曰:軍志雲,允當即歸。元功盛勛,光光如彼;國土嘉祚,巍巍如此。內外協同,靡□靡違。由斯征伐,則可朝服濟江,掃除吳會;國語曰:齊教大成,定三革,隱五刃,朝服以濟河,而無怵惕焉,文事勝矣。西塞江源,望祀岷山。漢書曰:江水祀蜀,塞特牲,亦牛犢。塞,謂報神恩也。禮記曰:東巡狩,望祀山川。漢書曰:秦並天下,令祠官祠瀆山。瀆山,蜀之岷山也。回戈弭節,以麾天下,長楊賦曰:回戈聊指,南越相夷;靡節西征,羌、僰東馳。今以靡為弭,誤也。遠無不服,邇無不肅。國語,祭公謀父曰:近無不聽,遠無不服。今大魏之德,光於唐虞;明公盛勛,超於桓文。然後臨滄州而謝支伯,登箕山而揖許由,豈不盛乎!莊子曰:舜讓天下於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支或為交。呂氏春秋曰:昔堯朝許由於沛澤之中,請屬天下於夫子,許由遂之箕山之下。至公至平,誰與為鄰?仲長子昌言曰:人主臨之以至公。莊子,魯侯曰:其道幽遠而無人,吾誰與之為鄰。何必勤勤小讓也哉!沖等不通大體,敢以陳聞。

文選考異
注“魏帝高貴鄉公也太祖晉文帝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三字。案:此不當無,或二本脫。
注“武王以平商”:袁本、茶陵本“以”作“已”,是也。

注“公羊傳曰魯人至今以為美談 ”:袁本此十二字作“美談已見上文”,是也。茶陵本復出,非。

注“漢北地郡有靈州縣”:袁本、茶陵本“漢”下有“書”字,是也。

注“上親臨西園”:袁本“園” 作“圍”,是也。茶陵本亦誤“
園”。

注“回戈聊指”:案:“聊”當作“邪”,各本皆誤。

今大魏之德:袁本、茶陵本無“ 今”字。陳雲“今”晉書作“令”,為是。案:此尤校添而復偽其字耳。

注“吾誰與之為鄰”:袁本、茶陵本無“之”字,是也。所引山木篇文。

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
 謝玄暉蕭子顯齊書曰:謝眺為隋王子隆府文學。世祖敕眺可還都,遷新安王中軍記室,箋辭子隆。世祖,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