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四十

文選考異
注“史記曰司馬遷自序”:何校去 “曰”字,陳同,是也。各本皆衍。
注“於是夫負妻戴”:袁本、茶陵本無“夫”字、“戴”字。

注“即田雞水畔”:袁本、茶陵本無此五字。

注“破左興眾十萬於鐘山”:陳雲“興”下當有“盛”,是也。各本皆脫。

注“說文曰(上幵下黑) 黑皺也古典切”: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字。

注“魯班之子”:案:“子”當作“□”。各本皆偽。今宋策注“號”,“□即號別體也”。

注“殷惑女妲己”:袁本、茶陵本無“女”字。

注“建牙陳伐”:案:“陳”當作“東”。各本皆偽。

注“楚辭曰”下至“舞馮夷”: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五字。案:此蓋因已見五臣而節去。

注“況貪天功”:茶陵本“天” 下有“之”字。袁本併入五臣,仍未脫。

注“樂廣曰”下至“何為乃爾” :袁本此十四字作“名教已見上文”。茶陵本復出,非。

注“孫綽子曰”下至“雅鄭異調 ”:袁本此十七字作“雅俗已見上文”。茶陵本復出,非。

驅盡誅之氓:袁本、茶陵本雲“ 氓”善作“萌”。案:此以五臣亂善,說詳前。

注“論語曰”下至“是誰之過歟 ”: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六字。案:此蓋因已見五臣而節去。

注“王暢誄劉表”:陳雲當作“ 劉表誄王暢”。魏志劉表傳注引謝書甚詳,是也。各本皆誤。

 奏記

詣蔣公
 阮嗣宗臧榮緒晉書曰:太尉蔣濟聞籍有才雋而辟之,籍詣都亭奏記。初,濟恐籍不至,得記欣然,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濟大怒。於是鄉親共喻之,籍乃就吏。後謝病歸,復為尚書郎。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遂酣飲為常。文帝初欲為武帝求婚於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已。
籍死罪死罪。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據上台之位,尚書曰:伊尹作鹹有一德。泰階六符經曰:中階上星,謂諸侯三公。漢書音義曰:泰階三台。群英翹首,俊賢抗足,易通卦驗曰:萬人聞雞鳴皆翹首。開府之日,人人自以為掾屬,辟書始下,下走為首。辟,猶召也。司馬遷書曰:太史公牛馬走。應劭漢書注曰:走,仆也。子夏處西河之上,而文侯擁彗;史記曰:卜商,字子夏。禮記,曾子謂子夏曰:事夫子於洙、泗之間,退而老於西河之上。呂氏春秋,白圭曰:魏文侯師子夏。李奇漢書注曰:擁彗為恭也。如今卒持帚也。鄒子居黍谷之陰,而昭王陪乘。劉向別錄曰:鄒衍在燕,有谷寒,不生五穀,鄒子吹律而溫,生黍。七略曰:方士傳言鄒子在燕,其游,諸侯畏之,皆郊迎而擁彗。鄭玄周禮注曰:陪乘,參乘也。夫布衣窮居韋帶之士,王公大人所以屈體而下之者,為道存也。鄒陽上書曰:布衣窮居之士,身在貧賤。說苑,唐且謂秦王曰:大王常聞布衣韋帶之士怒乎?呂氏春秋曰:王公大人從而化之,此得之於學也。莊子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焉。籍無鄒卜之德而有其陋,猥見采擢,無以稱當。方將耕於東皋之陽,輸黍稷之稅,以避當塗者之路。漢書,武帝制曰:守文之君,當塗之士,欲則先王之法,以翼戴其世主者,甚眾也。負薪疲病,足力不強。孟子曰:孟子有疾,王使人問疾。孟仲子對曰:昔者有王命,有負薪之憂,不能造朝。列子曰:非足力之所及也。補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回謬恩,以光清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