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十七

注“按橐”下至“說文曰”: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五字。

注“囊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字。

嗟不盈於予掬:案:“嗟”當作 “羌”。凡“羌”字,五臣多改作“嗟”字,此必各本以五臣亂善。

注“挈瓶”下至“提猶挈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八字。

注“孔安國曰昌當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故踸踔於短垣:袁本、茶陵本“ 垣”作“韻”,不著校語。案:注中“短垣”語,二本亦無之,恐尤改未必是也。

注“謂腳長短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五字。

注“國語曰有短垣君不逾”:袁本、茶陵本無此九字。

注“言才恆不足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紀綱紀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毛詩傳曰”下至“遏絕”: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三字。

注“又大宗師曰”下至“不知所由然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十一字。

注“威蕤盛貌馺遝多貌”:袁本、茶陵本無此八字。

注“郭象注莊子曰”下至“而成梁”: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十九字。

注“自求於文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五字。

注“物事也”下至“非予力之所並”: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七字。

注“併力也”:袁本、茶陵本“ 也”下有“力周切”三字。

注“言文”下至“而今為津”: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七字。

注“軌曰”:袁本、茶陵本“軌 ”上有“李”字。

注“葉世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爾雅曰泯盡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禮記曰”下至“未衰”: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六字。

注“毛詩曰漢廣”:袁本、茶陵本“詩”下有“序”字。

 音樂上樂記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乾戚羽旄,謂之樂。注曰:方,猶文章也。又曰:聲成文謂之音。

洞簫賦漢書音義,如淳曰:洞者,通也。簫之無底者,故曰洞簫。釋名:簫,肅也,言其聲肅肅然清也。大者二十三管,長三尺四寸;小者十六管。一名籟。

 王子淵漢書曰:王褒,字子淵,蜀人也。宣帝時為諫議大夫。帝太子體不安,苦忽忽不樂,詔使褒等皆之太子宮娛侍太子,朝夕誦書奇文,及自所造作。疾平復,乃歸。太子嘉褒所為甘泉及洞簫頌,令後宮貴人左右皆誦讀之。益州有金馬碧雞之寶,使褒祀焉。於道病卒。

原夫簫乾之所生兮,於江南之丘墟。廣雅曰:原,本也。江圖曰:慈母山,此山竹作簫笛,有妙聲。丹陽記曰:江寧縣慈母山臨江生簫管竹。王褒賦云:於江南之丘墟,即此處也。其竹圓,異眾處。自伶倫采竹□谷後,見此奇。故歷代常給樂府,而呼鼓吹山。乾,小竹也。王逸楚辭注曰:乾,體也。洞條暢而罕節兮,標敷紛以扶疏。條暢,條直通暢也。罕,稀也,言竹節稀疏而相去。標,竹之末也。宋玉笛賦曰:奇篠異乾,罕節簡支,敷紛茂盛,扶疏四布。徒觀其旁山側兮,則嶇嶔巋崎,倚巇迤(山靡),誠可悲乎其不安也!嶇嶔巋崎,皆山險峻之貌。迤(山靡),邪平之貌,言竹生其旁,故欹側不安。(山靡),音靡。彌望儻莽,聯延曠盪,又足樂乎其敞閒也。儻莽、曠盪,寬廣之貌。儻,佗朗切。敞,大貌,言竹生敞閒之處,又足樂也。託身軀於后土兮,經萬載而不遷。左氏傳,晉大夫謂秦伯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后土,地也,言竹託生於地,經歷萬載不易其貞萃也。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蒼色之潤堅。周易曰:精氣為物。滋熙,潤悅貌。孔安國尚書傳曰:稟,受也。周易曰:震為蒼莨竹。感陰陽之變化兮,附性命乎皇天。孫卿子曰:陰陽大化。周易曰:四時變化。翔風蕭蕭而逕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風賦曰:翱翔乎激水之上。荊軻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言風蕭蕭徑過其末。回江,謂江回曲也。說文曰:溉,猶灌也。言江之流注灌溉其山也。 揚素波而揮連珠兮,聲磕磕而澍淵。呂忱曰:波,水涌也。漢武帝秋風辭曰:橫中流兮揚素波。杜預左氏傳注曰:揮,湔也。湔,音贊。字指曰:磕,大聲也。說文曰:注,灌也,澍與注古字通。朝露清泠而隕其側兮,玉液浸潤而承其根。說文曰:液,津也,夷石切。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顛。說文曰:嬉,樂也。秋蜩不食,抱朴而長吟兮,玄猿悲嘯,搜尋乎其間。爾雅曰:蜩,蜋蜩。方言曰:楚謂蟬為蜩。家語,子夏曰:蟬飲露而不食。蜩,徒凋切。抱,音附。蒼頡篇曰:朴,木皮也。上林賦曰:玄猿素雌。搜尋,往來貌。搜,所求切。索,所白切。處幽隱而奧庰兮,密漠泊以(犬東文) 猭。廣雅曰:奧,藏也。說文曰:屏,蔽也,庰與屏同。(山莫) 岶,竹密貌。(犬東文) 猭,相連延貌。字書,(犬聯) 猭,獸逃走也。漠與(山莫) 同,浦百切。泊與岶同,亡百切。(犬東文) ,敕陳切。猭,敕員切。惟詳察其素體兮,宜清靜而弗喧。方言曰:素,本也。言審視竹之本體,清而不讙嘩也。幸得謚為洞簫兮,蒙聖主之渥恩。謚,號也,實二切。言得謚為簫而恆施用之,豈非蒙聖王之厚恩也。可謂惠而不費兮,因天性之自然。論語,子曰:因人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家語,孔子曰: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萬物無可以稱之者,故其自然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