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二十七上 志第十七上



及永平中,治歷者考行事,史官注日,常不及《太初曆》五度。然諸儒守讖緯,以為當在牛初,故賈逵等議:"石氏星距,黃道規牽牛初直斗二十度,於赤道二十一度也。《尚書》《考靈耀》斗二十二度,無餘分。冬至,日在牽牛初,無牽年所起文。編等據今日所去牽牛中星五度,於斗二十一度四分一,與《考靈耀》相近。"遂更歷從斗二十一度起。然古歷以斗魁首為距,至牽牛為二十二度,未聞移牽牛六度以就《太初》星距也。逵等以末學僻於所傳,而昧天象,故以權誣之,而後聽從他術,以為日在牛初者,由此遂黜。

今歲差,引而退之,則辛酉冬至,日在斗二十度,合於密率,而有驗於今;推而進之,則甲子冬至,日在斗二十四度,昏奎八度中,而有證於古。其虛退之度,又適及牽牛之初。而沖之雖促減氣分,冀符漢歷,猶差六度,未及於天。而《麟德歷》冬至不移,則昏中向差半次。淳風以為太初元年得本星度,日月合璧,俱起建星。賈逵考歷,亦云古歷冬至皆起建星。兩漢冬至,日皆後天,故其宿度多在斗末。今以儀測,建星在斗十三四度間,自古冬至無差,審矣。

按古之六術,並同《四分》。《四分》之法,久則後天。推古歷之作,皆在漢初,卻較《春秋》,朔並先天,則非三代之前明矣。

古歷,南斗至牽牛上星二十一度,入《太初》星距四度,上直西建之初。故六家或以南斗命度,或以建星命度。方周、漢之交,日已潛退,其襲《春秋》舊曆者,則以為在牽牛之首;其考當時之驗者,則以為入建星度中。然氣朔前後不逾一日,故漢歷冬至,當在斗末。以為建星上得《太初》本星度,此其明據也。《四分》法雖疏,而先賢謹於天事,其遷革之意,俱有效於當時,故太史公等觀二十八宿疏密,立晷儀,下漏刻,以稽晦朔、分至、躔離、弦望,其赤道遺法,後世無以非之。故雜候清台,《太初》最密。若當時日在建星,已直斗十三度,則壽王《調歷》宜允得其中,豈容頓差一氣而未知其謬?不能觀乎時變,而欲厚誣古人也。

後百餘歲,至永平十一年,以《麟德歷》較之,氣當後天二日半,朔當後天半日。是歲《四分曆》得辛酉蔀首,已減《太初曆》四分日之三,定後天二日太半。《開元歷》以戊午禺中冬至,日在斗十八度半弱,潛退至牛前八度。進至辛酉夜半,日在斗二十一度半弱。《續漢志》云:"元和二年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四分之一。"是也。

祖沖之曰:"《四分曆》立冬景長一丈,立春九尺六寸,冬至南極日晷最長。二氣去至日數既同,則中景應等。而相差四寸,此冬至後天之驗也。二氣中景,日差九分半弱,進退調均,略無盈縮。各退二日十二刻,則景皆九尺八寸。以此推冬至後天亦二日十二刻矣。"東漢晷漏定於永元十四年,則《四分》法施行後十五歲也。

二十四氣加時,進退不等,其去午正極遠者,四十九刻有餘。日中之晷,頗有盈縮,故治歷者皆就其中率,以午正言之。而《開元歷》所推氣及日度,皆直子半之始。其未及日中,尚五十刻。因加二日十二刻,正得二日太半。與沖之所算及破章二百年間輒差一日之數,皆合。

自漢時辛酉冬至,以後天之數減之,則合於今歷歲差斗十八度。自今歷戊午冬至,以後天之數加之,則合於賈逵所測斗二十一度。反覆僉同。而淳風冬至常在斗十三度,豈當時知不及牽牛五度,而不知過建星八度耶?

晉武帝太始三年丁亥歲冬至,日當在斗十六度。晉用魏《景初歷》,其冬至亦在斗二十一度少。太元九年,姜岌更造《三紀術》,退在斗十七度。曰:"古歷斗分強,故不可施於今;《乾象》斗分細,故不可通於古。《景初》雖得其中,而日之所在,乃差四度,合朔虧盈,皆不及其次。假月在東井一度蝕,以日檢之,乃在參六度。"岌以月蝕沖知日度,由是躔次遂正,為後代治歷者宗。

宋文帝時,何承天上《元嘉歷》,曰:"《四分》、《景初歷》,冬至同在斗二十一度,臣以月蝕檢之,則今應在斗十七度。又土圭測二至,晷差三日有餘,則天之南至,日在斗十三四度矣。"事下太史考驗,如承天所上。以《開元歷》考元嘉十年冬至,日在斗十四度,與承天所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