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一百七十二·列傳第六十九



十七年遣使安南,召見,賜三珠金虎符、貂裘一襲,進兵部尚書。明年,日烜遣其叔遺愛,奉表從曾獻方物。二十一年,除曾湖南宣慰司副使,以疾去官。

二十九年,改淮西宣慰司副使,復以親老辭,召至京師,敕曾再使安南,授吏部尚書,賜三珠金虎符、襲衣、乘馬、弓矢、器幣,以禮部郎中陳孚為副。十二月,改授淮安路總管而行。明年正月,至安南。其國門:中曰陽明,左曰日新,右曰云會,安南人郊迎,請由日新門入。曾大怒曰:“奉詔不由中門,是我辱君命。”即回館。既而請由雲會門,曾復執不可,始自陽明門迎詔入。又責日鐏親出迎詔,且講本朝尚右之禮。以書往復者三。三月,其國相陶子奇等從曾詣闕請罪,並上萬壽頌、金冊表、方物,而以黃金器遺曾為贐,曾不受。

八月,還京師,進所與陳日鐏往複議事書。帝大悅,解衣賜之,且令坐地上,右丞阿里意不然,帝怒曰:“梁曾兩使外國,汝何敢爾!”是日,有親王至自如林,帝命酌酒,先賜曾,謂親王曰:“汝所辦者汝事,梁曾所辦,吾與汝之事,汝勿以為後也。”復於便殿賜酒饌,夜二鼓乃出。明日,詔陳其方物象,鸚鵡於庭,而命曾引所獻象,曾以袖引之,象隨曾如素馴者,復命引他象,亦然。帝以曾為福人,且問曰:“汝亦懼否?”對曰:“雖懼,君命不敢違。”帝曰善。或讒曾受安南賂者,帝以問曾。曾對曰:“安南以黃金器遺臣,臣不受,以屬陶子奇矣。”帝曰:“此饋贐,受之可也。”尋賜白金、金幣,中書以使安南三珠金虎符與之。仍乘傳之任。”

大德元年,除杭州路總管,戶口復者五萬二千四百戶。請禁莫夜鞫囚及遊街之刑。著為令。四年,丁內艱。先是,丁優制未行,曾奏請終制如禮。七年,除潭州路總管,辭不赴。服除,拜兩浙都轉運鹽使。又明年,拜雲南行省參知政事,賜三珠金虎符。尋召還,以母喪未葬,扶柩北歸,至長蘆,賜鈔一百錠使營葬。十年,召為中書參議。預內燕,賜只孫一襲。十一年,出為河南行省參知政事。尋遷湖廣行省知政事。四年,以疾罷,敕賜樂物。

皇慶元年,仁宗以曾前朝舊臣,特授昭文館大學士、資德大夫。累章乞致仕,不允,復起為集賢侍講學士。國有大政,必命曾與諸老議之。延祐元年,奉詔代祀中嶽中道。以病臻仕。至治二年卒,年八十一。

李克忠,字公瑾,滕州人。父顯,倜償善騎射,從族人李元至都,受知於諸王脫端,以管軍千戶領鄒縣尉,累遷河南等路管民權府。

克忠,幼警敏,好讀書。至元十二年,世祖遣哈撒兒海牙、奴剌丁使安南,以克忠佐之,授安南達魯花赤府知事。詔有事司依使緬事例,厚給資裝。既至,克忠要以三事:一曰國主親朝,二曰遣子入侍,三曰籍戶口歸朝廷。安南人不從,克忠以書諭其國主,又不報,乃還。時吐蕃梗命,雲南行省並開新路於納洪土老蠻,克忠等始得平行而返。十四年夏,至上都,召見大安閣,賜金符,擢奉訓大夫、工部郎中,兼計議官。

十五年,偕禮部尚書柴椿、會同館使哈剌脫因、工部員外郎董瑞安、南人黎克,復賚璽書諭日諭日烜入朝。十六年,克忠等返。十一月,復遣克忠再往,以竟使事。十七年四月,偕其陪臣黎仲陀等,齋表奉貢物詣闕下。世祖大悅。用事大臣欲克忠往謁,克忠曰:“論功行賞,國有常典,吾豈奔走權門者耶!”竟不往。

久之,授奉議大夫、同知岳州路總管府事。初至,教郡人藏冰,已而大疫,以冰療之,全活甚眾。遷泰州尹。又選為海北廣東道提刑按察副使,進階中順大夫,以新老乞養歸。鏇起為同知吉州路總管府事,延名儒以興郡學,士論稱之。大德五年卒,年五十六。

子希顏,以父蔭授進義校尉、南昌縣主簿。江西行省參知政事郝天挺雅重之,辟行省掾。又從平章散術台討寧都賊有功,遷承事郎、袁州路知事。終太常太樂署令。子稷。

稷,字孟豳。幼穎敏,八歲能記誦經史。從其父官袁州,師夏鎮。又從官鉛山,師方回。鎮與回,俱名儒,稷兼得其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