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二百十一·列傳第一百八



及孛羅帖木兒伏誅,詔以翥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翰林學士承旨致仕,給全俸終其身。二十八年三月卒,年八十二。

翥嘗集兵興以來死事者,為書曰《忠義錄》,識者韙之。

周伯琦,字伯溫,饒州鄱陽人。

祖匡,字良載,宋鹹淳進士,署江東路提刑幹辦。大兵饒圍州,諭能以城降者除郡守,眾推匡署降表,匡夜遁。宋平,以程鉅夫薦,授同知廣州路總管,辭不拜,隱居而卒,世以魯仲連擬之。

父應極,至大間仁宗為皇太子,召見,獻《皇元頌》,授翰林待制,後為皇太子說書。仁宗即位,遷集賢待制,出為池州路同知總管府事。卒。

伯琦,以父蔭授南海縣主簿,為翰林修撰。至正元年,改奎章閣為宣文閣。藝文監為崇文監,以伯琦為宣文閣鑒書博士,兼經筵官,進講輒稱旨,日被顧問。帝常呼其字而不名。擢崇文監丞。會御史奏風憲宜用近臣,特命僉廣東道廉訪司使。未幾,改福建道。八年,召為翰林待制,兼崇文少監。累擢翰林直學士,轉兵部侍郎。

十二年,與貢師泰同除監察御史。時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喪師失律,陝西行台御史劉希曾等十人共劾之,伯琦劾希曾等越分言事,希曾等皆左遷,由是不為公論所與。

十三年,遷崇文太監,兼經筵官,代祀天妃廟。丁內艱。十四年,起復為江東道廉訪司使。長槍軍瑣南班等陷寧國,伯琦率僚佐迎之,尋奔杭州。除兵部尚書,未行,改浙西道廉訪使。

十七年,浙江行省丞相達識帖木兒,承制假伯琦參知政事,招諭張士誠。士誠稱臣入貢。先是,江南行台御史金觀劾伯琦棄寧國之罪,及士誠降,行台御史又為伯琦辯釋,遂除同知太常禮儀院事,士誠留不遣,改江浙行省左丞。又改江南行台侍御史,擢御史中丞。後以榮錄大夫、集賢院大學士致仕。

伯琦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敗,明太祖聞伯琦名,召見之。後返饒州卒。或雲明祖殺之。伯琦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善書。帝命篆宣文閣寶,並題宣文閣,編摹王羲之《蘭亭序》智永《千文》,刻石閣中。著有《六書正訛》五卷,《說文字原》一卷,詩文集四卷。

孔克堅,字景夫,孔子五十世孫。

父思晦,延祐中為寧陽儒學教諭。仁宗崇尚儒術,一日問孔子裔襲爵為誰?廷臣以未定對,帝親取孔氏譜牒,按之曰:“以嫡應襲封者,思晦也。”特授中議大夫,襲封衍聖公。思晦性至孝,居母喪,勺水不入口者五日,受業於導江張盨,不為詞章之學。

思晦卒,克堅襲封衍聖公。十五年,平章達識帖卜兒薦克堅明習禮教,征為同知太常禮儀院事,以子希學襲衍聖公爵。是年冬,郊祀,克堅攝太常使,登降有容,觀者稱其知禮。拜治書侍御史,克堅謝病歸。

十六年,起為山東道肅政廉訪使,丞相太平奏克堅為集賢直學士。毛貴逼京師,廷議遷都陝西。克堅曰:“天子當與社稷宗廟為存亡,惡可棄而之他,且勤王兵日集,賊必敗走。”後果如克堅言。

十九年,遷禮部尚書,知貢舉。時四方避亂者多集京師,克堅請設流寓科,以收之。俄遷陝西行台待御史。李思齊與察罕帖木兒相攻,行省丞相帖里木兒納思齊降,命張良弼御察罕帖木兒。克堅及中丞袁煥言其不可,帖里木兒不聽,渙亦被劾去。克堅曰:“謀之不藏,亂縣至矣。”遂自免歸。月余,良弼敗於鹿台,奉元遂陷。

二十二年,除國子祭酒,太子書大成殿額以賜之。克堅以世亂,不樂仕進,復謝病歸。明洪武三十年卒,年五十有五。子希學,襲封衍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