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文選讀後感

一、寫在前面的話

鄧小平,二十世紀的中國造就的另一位歷史巨人,於1997年2月19日離開了他所至愛的中國人民。

建黨八十周年之前,懷著對他的愛戴和崇敬,我們又次學習了他的著作。

每讀小平同志的著作,先不論其它,總有一種日益強烈的感受:文風非常地樸實,然而,內在於樸實之中的,卻是目不暇接的深刻思想。

順便聯想到這些年來拜讀某些精英之作,常令我有雲山霧罩之感:硬著頭皮讀下來,卻始終不曉得他們在自己的“語境”中、用他們的“話語”“解析”著什麼東西。我當然不敢非議人家思想的精深,更不敢懷疑人家是否在用晦澀的語言來掩蓋其貧乏的思想,只能抱怨自己沒有學好“土中文”、“洋中文”、包括理論。所以,比較起來,還是願意研讀、學習類似小平同志那樣的文章。

說遠了。回到正題。

二、關於“貓論”和“摸論”

小平理論的偉大價值,今天已可見一斑;也許可以斷言,時間將會使她更加偉大。

有人說,小平理論概而言之有兩個基本點:

一曰“貓論”: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二曰“摸論”:摸著石頭過河。

此說也許有“戲說”之嫌;而且,這個“兩論”在《文選》中也是沒有文字可考的。然而我卻覺得,“兩論”的說法倒也頗堪玩味:琢磨一下,《文選》中的不少文章,確實很有點“兩論”思想,或者說,與“兩論”思路是暗合的。這裡不妨舉兩個例子。

(一)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恕不一一援引出處,下同)試想,如果我們把那個“老鼠”定義為這“三個有利於”,上述論述背後的精神,不就很有點“貓論”的味道嗎?

(二)“不搞爭論,是我的一個發明。……不爭論,大膽地試,大膽地闖。”這個發明的實質是什麼呢?就是在對某些問題還未能達成足夠一致的時候,就先幹起來。從理論上講,唯有指導我們實踐的思想、理論、政策、辦法是正確無誤的真理,才能使我們少犯錯誤、少走彎路。然而,真理的獲得卻非一蹴而就。

我們必須承認: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爭論必然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不爭論可能會有礙於我們獲得真理,由此,不爭論就有可能使我們走彎路、買教訓。

但同樣必須承認的是:即使經過漫長的爭論,也不一定能夠達成一致;即使達成一致,這個“一致”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真理。

那怎么辦?

小平同志的解決辦法是:不爭論。“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乾。一爭論就複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麼也幹不成”。當然,對於前提,小平同志也是同樣強調的:“看準了的”。至此我們看到,這個“農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是如此”的不爭論,不也很有點“摸論”的影子嗎?

以上論述,決不是把小平理論庸俗化。反而,我則感到,躲在這個“兩論”背後的,也許是小平同志深厚的理論素養和多年的實踐感受。比如“貓論”,其實就是實事求是;再如“摸論”,也許就是對黨史上數次路線鬥爭、尤其是“文革”災難的痛定思痛。

溶偉大於平常、化深刻為通俗,非頂尖高手不能,平庸之輩自然更是望塵莫及。

三、單論“摸論”

(一)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認為這些成就是各種力量結成的一個合力的總結果,那么,“摸著石頭過河”肯定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分力。

試想:假如我們在79年的時候,放開去爭論“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是否符合經典理論、是否符合這個符合那個,卻不去先大膽地闖一下----推行這種政策----那么,我們也許可以肯定三點:第一,這種爭論至今未果;第二,後來的其他改革方略及其帶來的成就便不會取得;第三,就不會有哪些成就所帶來的社會條件之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卻又會反過來影響人們的價值觀等思想觀念。

如若沒有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之間的互動,而且,這個互動還是在改革開放的大軌道上展開的,新世紀的中國會是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