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讀後感(共10篇)

高三讀後感作文:《古文觀止》讀後感

文章千古事,《古文觀止》不過200餘篇,但卻洋洋灑灑留下了幾千年的歷史軌跡,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興亡,記錄了眾多賢哲的襟懷抱負。讀書讀人,要讀經天緯地大文章,也要讀氣壯山河真丈夫。

我鍾愛這些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這些偉丈夫走得近些更近些,想從中探知為什麼在往事逾千年的今天每當我們讀起這些篇章的時候心弦總是跟著大家的撥瑟而抖動。李密的《陳情表》,字字入理,句句動情。一個父親早喪,母親改嫁的頑童,一個體弱多病的老嫗。李密此時被舉孝廉,家裡的老祖母已經是年逾九旬,猶是風中之燭,搖搖欲墜。樹欲靜而風不止,恩欲報但親不在,最為人生憾事。儒風自漢武一朝已經吹拂了幾百年,“百善孝為先”的思想早已經在知識分子心中生根,更何況烏鴉尚能反哺。可以想像李密接到晉武帝任命的當天晚上一定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從他早時任職蜀漢以及在祖母去世服期滿後出仕的表現來看,李密不是一個隱者,但如果此時棄老祖母而去又於情何以堪?於心何以忍?另一方面,當時實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中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舉孝廉,讓道德上的優者來管理國家。如果欣然赴命的話,是孝還是不孝?於理何以問?治國平天下是每一個知識分子的理想,幾千年後的今天我們不能斷定當時李密的心情和想法,但一點可以肯定:李密是一個克己的光輝典範。

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與武昌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無獨有偶,王勃的《騰王閣序》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也同成千古絕唱。但細品下來卻是兩種人生軌跡。王勃才華橫溢,詩文俱佳,四傑之首,“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名句傳誦至今。且年少得志,14歲就被表為官。總覺得一個人太早的成功要伴隨一些苦果。當王勃在騰王閣上高呤“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時候又不知道有多少同僚因才生嫉。王勃的兩次獲罪大致都與他才情傲物,文人相輕有關。後一次獲罪還連累到他老父被貶到南荒做縣令,27歲的王勃在去探望他父親的途是溺水身亡。他的隕落和他的升起一樣迅速,實在是令人心痛。范仲淹青少年貧苦,在日食兩餐冷粥的困境中堅持刻苦攻讀,甚至五年未嘗解衣就枕,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慶曆新政改革的主持者。而他寫《岳陽樓記》的時候已經被貶出京,慶曆新政宣告失敗,正是人生失意的時候。然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優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絲毫不見潦倒之義,反而光華奪目,擲地有聲,矍爍古今。雖寥寥不過數十字,竟勝似萬卷詩書,那種心胸,那種情懷令無數英雄浠噓不已。對王勃所能說的只是可愛,而之於范老先生卻是高山仰止。

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和看了那部熱播的電視劇(劇名我忘記了,只記得是陳寶國主演)之後,明朝一直被除數我認為是一個被奄割的時代。拋開外患不說,統治者的確是足夠腐朽。能稱上大帝的一個是洪武一個是永樂,但都殘暴致極;碰到一個溫柔型的,卻是個玩主皇帝;玩主過氣了,卻來了一個不合作皇帝;就這么拖拉地過了幾百年,終於迎來一個想勵精圖治的主,可是晚了,大清的鐵騎和李自成的農民軍夾得他在萬歲山翹了辮子。然而在這么惡劣的社會環境下竟然不斷出現一批鐵骨錚錚的文人,真是令人菲夷。方孝孺先生算其中一個。最初認識方老先生的時候不是他那寫得縱橫闔捭的《深慮論》,而是“誅十族”。一介書生,手無束雞之力,面對屠刀視死如歸,抗節不屈,這可謂驚天地泣鬼神!受到後人的無限讚頌。就其個人氣節來看,歷史上實在不多見,這正應了那句古話:“士為知己者死!”。雖然滅他十族的的朱棣兇殺成性、冷酷無情,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在明朝諸帝中,其豐功偉績恐怕無人能與之匹敵。被老先生視為知遇之君的建文帝未必有這么高的造詣。其實老先生的《深慮論》中也寫道: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於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既然是天道,卻偏又逆道而為。

老先生在表現出無限智慧的同時又給自己挖了一個小坑,極帶可愛的迂腐。雖然老先生的迂腐摻雜著一抹血色,但我仍稱之為可愛。少了這份迂腐可能方孝孺也不再是方孝孺了,單憑那篇《深慮論》可能很難讓人認識他,走近他,景仰他。讀書讀人,或使人警醒,或使人振奮,或使人高尚,或使人堅強,得失寸心知吧。

作文頻道編輯為大家整理的高三讀後感作文就到這裡了,希望同學們認真閱讀,祝大家學業有成。

人生的百科全書-《古文觀止》讀後感
古文觀止讀後感(2) | 返回目錄

人生的百科全書  幼年聽家父教過《古文觀止》中的幾篇文章。那時候,我對家父的講解聽不懂記不住,只知跟著念而已。其實是囫圇吞棗,食而不知其味,過後便什麼都忘了。後來,等到年歲漸長,走上了工作崗位,我有暇再回過頭來通讀《古文觀止》的那些文章,猶如牛吃草反芻,重新加以咀嚼,才覺得這些文章經天緯地,氣壯山河,一下子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從此,我就和這本書相依相伴,結下了不解之緣。《古文觀止》的文章,總共不過200餘篇,但卻從某一側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幾千年的歷史軌跡,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興亡,記錄了眾多賢哲的襟懷抱負。我讀這本書,如同跨入了中國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觸目所見,多篇作品,都煥發著奇光異彩,閃耀著灼見真知,叫人一讀就難捨難分,越讀越感到意蘊無窮。   我特別鍾愛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陳情表》,王勃的《騰王閣序》,魏徵的《該大宗十思疏》,方孝孺的《深慮論》等等,由於經常讀,便逐漸地會背十來篇。這么一來,我除了平時在家裡翻閱《古文觀止》以外,還能利用空餘帥司,隨時隨地進行背誦複習。我把這種背誦作為一道“精神快餐,用來滋養心田。我以為,《古文觀止》是人生的一部百科全書。書中的哲理,小到修身養性,大到治國平天下,無所不涵。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優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至理名言佳句,光華奪目,擲地有聲。雖寥寥不過數十字,竟勝似萬卷詩書。尤其是范老先生的那種境界,那種情懷,早已被後人奉為立身做人的萬世楷模。總之,讀這本書,能夠使人警醒,使人振奮,使人高尚,使人堅強。我現在雖已年過古稀,但有生之年,這本書是一定要繼續讀下去的,而且要一如既往地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讀,為的是從中學做人。學會在任何處境下,都能好好做人。

國中生的讀後感:讀古文觀止有感700字
古文觀止讀後感(3) | 返回目錄

《古文觀止》是本好書,是中華文明智慧的集現。我喜歡讀,它在我心中總是閃爍著異樣的光輝。自我讀起此書時,背過的古文不過就寥寥數文。實在是好文眾多,只得走馬觀花般學習皮毛,而在觀止的選傳中,猶獨鍾情於《戰國策》李斯的諫逐客書與三國的諸葛亮的出師表。李斯敢寫諫章批判秦王的做法是不對的,表現其的勇敢與智慧,文章結構緊湊,舉例充分,論理十足,可謂是絕。諸葛孔明寫《出師表》,表現他正直,為理想奮鬥的精神品格。下面我就選諫逐客書二段來品析。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2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之無危,不可得也。”

李斯寫諫逐客書時,正為秦王因韓國實施「疲秦計畫」,而大怒。下令逐客。李斯也在範圍之內,於是李斯將諫章呈給秦王,秦王看之,欣然撤銷逐客令。試問;如果諫章不能打動秦王,那么秦王會不會以叛黨的名義殺了他。答案是肯定的。從中也可看出李斯的膽量,從容,淡定,真學才識。從文中看,亦如此。第一段以“臣聞……”作為起始,一連串的因果實例擺出,環環相扣,層次明了,接著說明為何不贊成,否定秦王的決議。第二段“夫物。”,我猶以為重要,一針見血。突出中心。

這是一篇不錯的議論文,也讓我對作者感到敬佩,也讓我對自己感到愧疚。想想自己在生活學習中無法自立,也沒有像作者那樣有主見,遇事懦弱膽小。不能沉著應對,面對一些物質的事物,也不能夠地面對。所以我立志學習作者的這種精神品格。而我也很慶幸讀了這本讓我很愜意,很享受,很有啟發的書。

初二年級讀後感:讀《古文觀止》有感
古文觀止讀後感(4) | 返回目錄

初二年級讀後感:讀古文觀止有感

《古文觀止》讀後感

沒有《論語》中的君子與小人的對比與爭議,也沒有《詩經》中的爛漫與自由,也非《離騷》的華麗與哀怨,更無唐詩、宋詞的豪邁與纏綿,更非《莊子》的遙遙與灑脫,有那么一本書,她除卻一切浮華,卻將古人的智慧彰顯,她就是《古文觀止》。

這是一本選摘自周朝到明朝的優秀散文的結晶。書中選摘了《左傳》、《史記》、《國語》、《戰國策》、《三國志》中的精華。還收集了唐宋八大家的經典作品。是一本古老而有深度的書籍。從一個教育者的眼光出發,我讀此書的感想如下:

一、忠義篇的鑑賞

讀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我被魏徵的忠誠和敢於直諫的精神所感動。其中,“居安思危、載舟覆舟、思江海下百川、虛心納下、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知足”、自謙自製、“慎始而敬終、”三思適度的思想使人受益非淺。

這些精闢而有警示意義的言論如一面鏡子,使唐太宗從中照出了自身的瑕疵,從而創造了貞觀之治。

我以教育者的眼光來看,也覺得同樣有意義。“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警示著我們在與學生交往中,教師處理任何問題都宜三思慎重、客觀公正。然而,人非神仙,難免不被自身的情緒所影響。因此,教師要學會寬容,海納百川、虛懷若谷。

文中的“知足以自戒”也是我們每個教師修身養性的警示牌。知足常樂,學會淡泊。面對眾多行業的各種福利誘惑,我們的教師仍能堅守崗位,不動搖,不跳槽,仍能樂教,並終身從教。這也是一種品格。所謂“慎始而敬終”不過如此。

魏徵是幸運的,他的諫言創造了貞觀之治,為百姓贏得了一個盛世。

另一個憂國憂民的謀臣當推孔明了。他身逢亂世,卻能以一人之智慧救蜀、治蜀,保一方平安。他憂國憂民,最終積勞成疾,鬱鬱而終。他所著的《出師表》使人倍感其愛國之心,赤膽之情。其以一人之心力,欲擋天下一統之大勢,雖如螳臂當車,卻忠勇可嘉。

相對而言,范仲淹的,《岳陽摟記》,那種彷徨與愁悶,愛國與國人,更深入人心。那千古絕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知被多少公僕用以自喻。他們或許和范仲淹一樣,未曾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抱負,卻從未忘記自己的職責。

因此,我認為范仲淹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

二、孝道似曾走遠

本書記載孝道的較少,但李密的〈〈陳情表〉〉使人感到自己不夠孝順。

李密寫〈〈陳情表〉〉本是推辭、拒絕入朝為官,但他情真意切的話語,使晉武帝明白其心志,不僅不被治罪,還受到皇恩沐浴。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的孝心,本是人之常情,但“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赤誠又另人同情。

這種言論,我將其概括為“感恩”。作為一個教育者,我深知感恩教育十分重要,也經常對學生開展感恩教育活動。而觀我自身,實在是做得不夠:父母年邁,卻不在身邊。他們有病痛時,我卻不能侍其湯藥。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每一個人一生都難以報答的。因此,工作再忙、離家再遠,我們都當常回家看看。

三、教育者的困惑

作為教師,要讀的相關內容首當其衝是〈〈師說〉〉。“傳道、受業、解惑”是每一個教師站在三尺講台上每日必備的基本工作。然而,“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言論使人難以接受。其實,我們的知識不斷老化,不加以學習,就會不如弟子。我們該怎樣面對這一尷尬?

“不恥相師”回答了這一難題。當學生出難題“考考你”時,我們要放寬心,即使請教於學生,。也不是什麼可恥的事,無知才是我們所要禁忌的。不要覺得自己是大人,面子上過意不去。要知道:“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只有虛心求學,才能遂心從教。而“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我們應警戒的。

再者,我認為有意義的作品還有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

這篇文章本是作者通過描寫郭橐駝種樹的方法來闡明做官要順乎自然,減少繁雜的政令滋擾的觀點。但從教育者的眼光出發,我認為這篇文章同樣有借鑑意義。

其一:不要抹殺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好動、好玩。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時時要求他們循規蹈矩,應允許他們犯錯,並給予他們改錯的機會。使他們的個性自由發展。

作為家長,也要儘量使孩子有自由空間。不要自做主張,就給孩子報了一個又一個培訓、輔導班。應問問孩子,你們是否願意學。

由於老師、家長喜歡聽話的孩子,因此,孩子們在大人面前很聽話,卻隱藏了自己的真實性格。誰也不知道他們性格上有哪些缺陷,需要怎樣引導。正如我們喜歡的盆景,永遠只禁錮在盆中,永遠也離不開園丁的悉心照料。這樣的孩子到社會上,經不起折騰。不能承受打擊和失敗。

對孩子的學習、生活過於干涉,只會適得其反。即“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

其二:孩子需要什麼

作為家長,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作為教師,你了解學生嗎?他們需要什麼?我們惟恐子女(學生)才能一般,不能出人頭地,更怕他們有陋習。因此,我們要求他們向指定的模式發展。其結果只會使他們失去自己的個性,變得千篇一律。

就像時下的青年整容一樣,美是美了,卻千人一面,失去了本來的真。

我們對子女(學生)的教育很難做到理性。這就是“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的教育胡同。

孩子門需要什麼?不過是一點自由而已。

我們常常抱怨沒有“千里馬”,其實千里馬常有,只是我們沒有伯樂的眼光罷了。

此外,書中的歷史典故、唐宋八大家的寫景散文,也是很值得一讀的。我才疏學淺,做此論而已。

利的好官。官大小都一樣可以為國為民,何必一定要身居相位呢?我們教師也一樣,雖只有一方三尺講台,卻也足以使我們傳遞智慧、施展才華,體現自身的價值

初一年級讀後感:《古文觀止》讀後感言
古文觀止讀後感(5) | 返回目錄

初一年級讀後感:古文觀止讀後感言

看過千萬的風景,是否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呢?“大自然是變幻莫測的,大自然是和藹可親的,大自然更是位偉大的藝術家。”

我為大家推薦的書目是《不可不知的100處自然奇觀》這本書是五年級上冊等二單元的推薦書目。裡面的內容引人入勝、十分精彩。有黃山飛來石、珠穆朗瑪峰、雅魯藏布大峽谷、長江三峽……但最令我震撼的“自然奇觀”是——雅魯藏布大峽谷。

在語文書中大家也曾認識到雅魯藏布大峽谷,知道它的大山巍峨,大江怒吼、峻險美……它是世界上最晚被人類足跡踏上的神秘之境。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峽谷風光,有中國唯一不通公路的縣。雅魯藏布大峽谷是由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和江水沖刷形成的。除了著稱於世的自然風光,還有最古老的民族——門巴族。它是人類最後的秘境,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等著我們去探索、去挖掘……

當我看完這本書後,知道了大自然造就的奇觀無處不在,知道了什麼才是天寬地廣!人類可以建起那巍峨的萬里長城,但和大自然相比之下,人類的力量真是微不足道。在人類生活的世界,大自然將大山移為海洋,變滄海為桑田,將世界點綴的更加壯麗、璀璨。書中除了介紹各類奇觀,還提供了100處自然奇觀的交通、位置、門票價格、周邊景點。

如果想去遨遊各類奇觀,那么請帶上這本書吧;如果想了解自然,那么請翻開這本書吧!

《古文觀止》讀後感
古文觀止讀後感(6) | 返回目錄

讀《古文觀止》

錢鍾書先生曾說,古代相當於人類的小孩子時期,古代是幼稚的,經過幾千百年的長進,才慢慢地進化到現代;讀《伊索寓言》可以增進我們對現代文明的驕傲,《伊索寓言》中好多淺薄的見解非加以糾正不可。最近我重讀了一遍《古人觀止》,也覺到古人真是幼稚得可愛,那些正兒八經的散發著頭節氣的見解,如不加以糾正必“貽害”後人。因此,我以錢先生為榜樣,拈出幾則故事,作為反面教材,以警醒世人。 一、喪欲速貧。 此言出自《檀弓》,意思是不作官了,應該迅速窮下去,以免別人誤會他在位時是個貪官。只有儒家弟子才有這般迂腐!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君不見,高官下野大多暴富?只因在台上時,縱有千二八百萬也不敢露財,下台了修高樓、泡包廂,又有誰管得著?在台上時生意不敢“做明”,與大款不敢傍得太緊,下台了正好利用舊日關係,以權易錢。 昔日做官,今日為款,潮流每每如此。 二、如棠觀魚 魯隱公想要棠地看捕魚,臧僖伯為此發了一大通議論,反對隱公去。魯隱公只好說:“吾將略地焉。”看來臧僖伯是個不識時務,沒讀過“下級學”的書呆子。領導有雅興下鄉釣魚,他不備小車、不置釣具,積極陪領導鍛鍊身體,還要“稱疾不從”,天底下有這樣的傻子嗎?奇怪的是,《古文觀止》中這類角色還真不少,比方說里革,比臧僖伯還要惡劣,魯宣公看著就要拉一大網魚起來,他竟然揮刀割斷魚網——好在“適者生存”,這種人注定要“自然淘汰”。 三、民將築台於夏氏 陳靈公是古代最著名的昏君。他與夏征舒的母親有染,還要老百姓在夏家修個高台,以致於章子大搖其頭,預言陳國必亡。看來,陳靈公吃虧在於他太老實,假若他生在現代,就決不會大張其鼓地修屋築高台了,而是要大力發展“兩非經濟”、“路邊經濟”,今天“夜來香”,明日“康樂城”,不亦快哉! 四、杜蕢揚觶 晉平公與師曠、李調一起飲酒作樂,杜蕢進來讓師曠喝了一杯,又讓李調喝一了杯。平公覺得奇怪,問了原因,主動罰自己一“觶”。這就是“杜舉”一詞的來由。看來浪費人材的現象也是“古而有之”,象杜蕢這樣善於勸酒的人材,當“公關”或是辦公室主任,才真正物盡其材。甚矣!平公之無珠。 五、白珩猶在乎? 趙簡子招待楚國客人,故意把身上的佩玉撞得丁當作響,並問客人:“你們楚國著名的玉器白珩還在嗎?”看趙簡子的舉止,讓我感嘆那時真是落後——一塊石頭是什麼寶貝?少見多怪!假若他有幸在今天混個一官半職,他一定會拿出手機說:“這是哥們才送一個,款式新,功能強,上網、發簡訊息、傳真樣樣搞定。你的呢?怎么那樣老土?磚頭似的!”

讀古文觀止有感800字的作文精選
古文觀止讀後感(7) | 返回目錄

讀古文觀止有感800字的作文精選

初次了解到《古文觀止》是緣於高中的語文老師,那是他總是說要想學習好文言文將《古文觀止》看一遍下來,《古文觀止》讀後感1100字。於是,看《古文觀止》這本書的初衷,現在想想卻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的水平,可看過《古文觀止》後才明白我收穫的不止是這些。於是,在團日活動的可選書籍中看到了《古文觀止》,故記錄下對它的感受。 之前想像中《古文觀止》應該是一本厚重又晦澀難懂的書籍,於是,第一次於書店的角落發現它的時候,我有些驚訝,他只是薄薄的100頁左右,這其中還包括了翻譯。也許是文言文的緣故,這本書問津了人少之又少,以至我付款買書時候,收銀員用一種奇異的眼光看 著我,有些不解和詫異,而我只顧捧著它,從容的離開了書店。 書皮的顏色是深藍色的,上面沒有任何的圖案,這點是很讓我歡喜的,因為我不喜歡那些華麗呼嘯的書籍,在我看來簡單的封面比那些色彩絢麗的各色小說來的清新,耐人尋味。 簡單的翻下目錄,驚訝的發現,在國小、國中、高中這時間裡我竟然已經與她有了些接觸,《蘭亭集序》、《項脊軒志》、《蘇秦以連橫說秦》、《臧僖伯諫觀魚》、《觸龍說趙太后》等等,我都已經在語文課本上學習了,這個發現更加增加了我閱讀她的欲望了。 我讀這本書,如同跨入了中國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觸目所見,多篇作品,都煥發著奇光異彩,閃耀著灼見真知,叫人一讀就難捨難分,但她畢竟是文言文,我總是一點一點慢慢的分階段閱讀,當然這本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雖然短小,但卻值得我認真琢磨其中的人生哲理,讀後感《《古文觀止》讀後感1100字》。 慢慢的在讀的過程中我開始總結和歸納,其中的一些名篇是我特別鍾愛的,例如,李密的《陳情表》,王勃的《騰王閣序》,劉禹錫的《陋室銘》等等。 就拿《陋室銘》為例,《陋室銘》中劉禹錫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隱逸情趣讓我十分欣賞,\"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等這些的名句更是讓我熟記於心。雖然文章短小卻盡寫出了應有的人生態度。好的居住條件固然是必要的,社會也當給人們以這方面的關懷。但一個人的成就,並不是由居室狀況決定的,而是由其心胸和志向決定的。所以,處陋室就怨天尤人、自暴自棄絕對於事無補,也完全不必。 還有,《臧僖伯諫觀魚》的例子,我也很是喜歡,說的是臧僖是魯國的公子,魯隱公打算到棠邑看捕魚,臧僖用各種比喻暗示隱公此舉不合禮數,但魯隱公仍執拗前往,臧僖故意稱病不去。故事雖然簡單,但卻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禮制的約束。構想,如果隱公聽了臧僖伯這番諫辭明白了\"禮\"對他的制約性,\"如棠觀魚\"這種\"非禮\"的事自然也就不會發生了。 在我看來,這本書不但有收藏的價值,更重要的是有供人們閱讀欣賞的潛質。每篇文章的寓意之深厚,令人讀後回味無窮,耳聰目明,茅塞頓開。它不但教你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可以說篇篇都是做人做事的警示錄,不愧堪稱為\"觀止\"。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高深莫測,讀後給人以寬博的想像空間。這些文章,千百年來流傳至今,依然膾炙人口,可見它的生命力是何等的旺盛啊!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它閱讀它。

欣賞完這篇讀古文觀止有感800字,大家是不是得到許多啟示呢?如果你覺得自己也跟他寫的一樣好,那么,就來投稿吧。

初二讀後感:讀《古文觀止》後的心得體會
古文觀止讀後感(8) | 返回目錄

初二讀後感:讀古文觀止後的心得體會

沒有《論語》中的君子與小人的對比與爭議,也沒有《詩經》中的爛漫與自由,也非《離騷》的華麗與哀怨,更無唐詩、宋詞的豪邁與纏綿,更非《莊子》的遙遙與灑脫,有那么一本書,她除卻一切浮華,卻將古人的智慧彰顯,她就是《古文觀止》。

這是一本選摘自周朝到明朝的優秀散文的結晶。書中選摘了《左傳》、《史記》、《國語》、《戰國策》、《三國志》中的精華。還收集了唐宋八大家的經典作品。是一本古老而有深度的書籍。從一個教育者的眼光出發,我讀此書的感想如下:

一、忠義篇的鑑賞

讀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我被魏徵的忠誠和敢於直諫的精神所感動。其中,“居安思危、載舟覆舟、思江海下百川、虛心納下、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知足”、自謙自製、“慎始而敬終、”三思適度的思想使人受益非淺。

這些精闢而有警示意義的言論如一面鏡子,使唐太宗從中照出了自身的瑕疵,從而創造了貞觀之治。

我以教育者的眼光來看,也覺得同樣有意義。“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警示著我們在與學生交往中,教師處理任何問題都宜三思慎重、客觀公正。然而,人非神仙,難免不被自身的情緒所影響。因此,教師要學會寬容,海納百川、虛懷若谷。

文中的“知足以自戒”也是我們每個教師修身養性的警示牌。知足常樂,學會淡泊。面對眾多行業的各種福利誘惑,我們的教師仍能堅守崗位,不動搖,不跳槽,仍能樂教,並終身從教。這也是一種品格。所謂“慎始而敬終”不過如此。

魏徵是幸運的,他的諫言創造了貞觀之治,為百姓贏得了一個盛世。

另一個憂國憂民的謀臣當推孔明了。他身逢亂世,卻能以一人之智慧救蜀、治蜀,保一方平安。他憂國憂民,最終積勞成疾,鬱鬱而終。他所著的《出師表》使人倍感其愛國之心,赤膽之情。其以一人之心力,欲擋天下一統之大勢,雖如螳臂當車,卻忠勇可嘉。

相對而言,范仲淹的,《岳陽摟記》,那種彷徨與愁悶,愛國與國人,更深入人心。那千古絕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知被多少公僕用以自喻。他們或許和范仲淹一樣,未曾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抱負,卻從未忘記自己的職責。

因此,我認為范仲淹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

二、孝道似曾走遠

本書記載孝道的較少,但李密的〈〈陳情表〉〉使人感到自己不夠孝順。

李密寫〈〈陳情表〉〉本是推辭、拒絕入朝為官,但他情真意切的話語,使晉武帝明白其心志,不僅不被治罪,還受到皇恩沐浴。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的孝心,本是人之常情,但“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赤誠又另人同情。

這種言論,我將其概括為“感恩”。作為一個教育者,我深知感恩教育十分重要,也經常對學生開展感恩教育活動。而觀我自身,實在是做得不夠:父母年邁,卻不在身邊。他們有病痛時,我卻不能侍其湯藥。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每一個人一生都難以報答的。因此,工作再忙、離家再遠,我們都當常回家看看。

三、教育者的困惑

作為教師,要讀的相關內容首當其衝是〈〈師說〉〉。“傳道、受業、解惑”是每一個教師站在三尺講台上每日必備的基本工作。然而,“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言論使人難以接受。其實,我們的知識不斷老化,不加以學習,就會不如弟子。我們該怎樣面對這一尷尬?

“不恥相師”回答了這一難題。當學生出難題“考考你”時,我們要放寬心,即使請教於學生,。也不是什麼可恥的事,無知才是我們所要禁忌的。不要覺得自己是大人,面子上過意不去。要知道:“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只有虛心求學,才能遂心從教。而“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我們應警戒的。

再者,我認為有意義的作品還有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

這篇文章本是作者通過描寫郭橐駝種樹的方法來闡明做官要順乎自然,減少繁雜的政令滋擾的觀點。但從教育者的眼光出發,我認為這篇文章同樣有借鑑意義。

其一:不要抹殺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好動、好玩。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時時要求他們循規蹈矩,應允許他們犯錯,並給予他們改錯的機會。使他們的個性自由發展。

作為家長,也要儘量使孩子有自由空間。不要自做主張,就給孩子報了一個又一個培訓、輔導班。應問問孩子,你們是否願意學。

由於老師、家長喜歡聽話的孩子,因此,孩子們在大人面前很聽話,卻隱藏了自己的真實性格。誰也不知道他們性格上有哪些缺陷,需要怎樣引導。正如我們喜歡的盆景,永遠只禁錮在盆中,永遠也離不開園丁的悉心照料。這樣的孩子到社會上,經不起折騰。不能承受打擊和失敗。

對孩子的學習、生活過於干涉,只會適得其反。即“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

其二:孩子需要什麼

作為家長,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作為教師,你了解學生嗎?他們需要什麼?我們惟恐子女(學生)才能一般,不能出人頭地,更怕他們有陋習。因此,我們要求他們向指定的模式發展。其結果只會使他們失去自己的個性,變得千篇一律。

就像時下的青年整容一樣,美是美了,卻千人一面,失去了本來的真。

我們對子女(學生)的教育很難做到理性。這就是“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的教育胡同。

孩子門需要什麼?不過是一點自由而已。

我們常常抱怨沒有“千里馬”,其實千里馬常有,只是我們沒有伯樂的眼光罷了。

此外,書中的歷史典故、唐宋八大家的寫景散文,也是很值得一讀的。我才疏學淺,做此論而已。

利的好官。官大小都一樣可以為國為民,何必一定要身居相位呢?我們教師也一樣,雖只有一方三尺講台,卻也足以使我們傳遞智慧、施展才華,體現自身的價值。

優秀讀後感:《古文觀止》的讀後感400字
古文觀止讀後感(9) | 返回目錄

優秀讀後安:古文觀止的讀後感400字

沒有《論語》中的君子與小人的對比與爭議,也沒有《詩經》中的爛漫與自由,也非《離騷》的華麗與哀怨,更無唐詩、宋詞的豪邁與纏綿,更非《莊子》的遙遙與灑脫,有那么一本書,她除卻一切浮華,卻將古人的智慧彰顯,她就是《古文觀止》。

這是一本選摘自周朝到明朝的優秀散文的結晶。書中選摘了《左傳》、《史記》、《國語》、《戰國策》、《三國志》中的精華。還收集了唐宋八大家的經典作品。是一本古老而有深度的書籍。從一個教育者的眼光出發,我讀此書的感想如下:

一、忠義篇的鑑賞

讀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我被魏徵的忠誠和敢於直諫的精神所感動。其中,“居安思危、載舟覆舟、思江海下百川、虛心納下、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知足”、自謙自製、“慎始而敬終、”三思適度的思想使人受益非淺。

這些精闢而有警示意義的言論如一面鏡子,使唐太宗從中照出了自身的瑕疵,從而創造了貞觀之治。

我以教育者的眼光來看,也覺得同樣有意義。“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警示著我們在與學生交往中,教師處理任何問題都宜三思慎重、客觀公正。然而,人非神仙,難免不被自身的情緒所影響。因此,教師要學會寬容,海納百川、虛懷若谷。

文中的“知足以自戒”也是我們每個教師修身養性的警示牌。知足常樂,學會淡泊。面對眾多行業的各種福利誘惑,我們的教師仍能堅守崗位,不動搖,不跳槽,仍能樂教,並終身從教。這也是一種品格。所謂“慎始而敬終”不過如此。

魏徵是幸運的,他的諫言創造了貞觀之治,為百姓贏得了一個盛世。

另一個憂國憂民的謀臣當推孔明了。他身逢亂世,卻能以一人之智慧救蜀、治蜀,保一方平安。他憂國憂民,最終積勞成疾,鬱鬱而終。他所著的《出師表》使人倍感其愛國之心,赤膽之情。其以一人之心力,欲擋天下一統之大勢,雖如螳臂當車,卻忠勇可嘉。

相對而言,范仲淹的,《岳陽摟記》,那種彷徨與愁悶,愛國與國人,更深入人心。那千古絕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知被多少公僕用以自喻。他們或許和范仲淹一樣,未曾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抱負,卻從未忘記自己的職責。

因此,我認為范仲淹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

二、孝道似曾走遠

本書記載孝道的較少,但李密的〈〈陳情表〉〉使人感到自己不夠孝順。

李密寫〈〈陳情表〉〉本是推辭、拒絕入朝為官,但他情真意切的話語,使晉武帝明白其心志,不僅不被治罪,還受到皇恩沐浴。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的孝心,本是人之常情,但“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赤誠又另人同情。

這種言論,我將其概括為“感恩”。作為一個教育者,我深知感恩教育十分重要,也經常對學生開展感恩教育活動。而觀我自身,實在是做得不夠:父母年邁,卻不在身邊。他們有病痛時,我卻不能侍其湯藥。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每一個人一生都難以報答的。因此,工作再忙、離家再遠,我們都當常回家看看。

三、教育者的困惑

作為教師,要讀的相關內容首當其衝是〈〈師說〉〉。“傳道、受業、解惑”是每一個教師站在三尺講台上每日必備的基本工作。然而,“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言論使人難以接受。其實,我們的知識不斷老化,不加以學習,就會不如弟子。我們該怎樣面對這一尷尬?

“不恥相師”回答了這一難題。當學生出難題“考考你”時,我們要放寬心,即使請教於學生,。也不是什麼可恥的事,無知才是我們所要禁忌的。不要覺得自己是大人,面子上過意不去。要知道:“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只有虛心求學,才能遂心從教。而“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我們應警戒的。

再者,我認為有意義的作品還有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

這篇文章本是作者通過描寫郭橐駝種樹的方法來闡明做官要順乎自然,減少繁雜的政令滋擾的觀點。但從教育者的眼光出發,我認為這篇文章同樣有借鑑意義。

其一:不要抹殺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好動、好玩。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時時要求他們循規蹈矩,應允許他們犯錯,並給予他們改錯的機會。使他們的個性自由發展。

作為家長,也要儘量使孩子有自由空間。不要自做主張,就給孩子報了一個又一個培訓、輔導班。應問問孩子,你們是否願意學。

由於老師、家長喜歡聽話的孩子,因此,孩子們在大人面前很聽話,卻隱藏了自己的真實性格。誰也不知道他們性格上有哪些缺陷,需要怎樣引導。正如我們喜歡的盆景,永遠只禁錮在盆中,永遠也離不開園丁的悉心照料。這樣的孩子到社會上,經不起折騰。不能承受打擊和失敗。

對孩子的學習、生活過於干涉,只會適得其反。即“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

其二:孩子需要什麼

作為家長,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作為教師,你了解學生嗎?他們需要什麼?我們惟恐子女(學生)才能一般,不能出人頭地,更怕他們有陋習。因此,我們要求他們向指定的模式發展。其結果只會使他們失去自己的個性,變得千篇一律。

就像時下的青年整容一樣,美是美了,卻千人一面,失去了本來的真。

我們對子女(學生)的教育很難做到理性。這就是“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的教育胡同。

孩子門需要什麼?不過是一點自由而已。

我們常常抱怨沒有“千里馬”,其實千里馬常有,只是我們沒有伯樂的眼光罷了。

此外,書中的歷史典故、唐宋八大家的寫景散文,也是很值得一讀的。我才疏學淺,做此論而已。

利的好官。官大小都一樣可以為國為民,何必一定要身居相位呢?我們教師也一樣,雖只有一方三尺講台,卻也足以使我們傳遞智慧、施展才華,體現自身的價值。

《古文觀止》讀後感:人生的百科全書
古文觀止讀後感(10) | 返回目錄

幼年聽家父教過《古文觀止》中的幾篇文章。那時候,我對家父的講解聽不懂記不住,只知跟著念而已。其實是囫圇吞棗,食而不知其味,過後便什麼都忘了。後來,等到年歲漸長,走上了工作崗位,我有暇再回過頭來通讀《古文觀止》的那些文章,猶如牛吃草反芻,重新加以咀嚼,才覺得這些文章經天緯地,氣壯山河,一下子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從此,我就和這本書相依相伴,結下了不解之緣。

《古文觀止》的文章,總共不過200餘篇,但卻從某一側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幾千年的歷史軌跡,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興亡,記錄了眾多賢哲的襟懷抱負。我讀這本書,如同跨入了中國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觸目所見,多篇作品,都煥發著奇光異彩,閃耀著灼見真知,叫人一讀就難捨難分,越讀越感到意蘊無窮。   我特別鍾愛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陳情表》,王勃的《騰王閣序》,魏徵的《該大宗十思疏》,方孝孺的《深慮論》等等,由於經常讀,便逐漸地會背十來篇。這么一來,我除了平時在家裡翻閱《古文觀止》以外,還能利用空餘帥司,隨時隨地進行背誦複習。我把這種背誦作為一道“精神快餐,用來滋養心田。

我以為,《古文觀止》是人生的一部百科全書。書中的哲理,小到修身養性,大到治國平天下,無所不涵。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優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至理名言佳句,光華奪目,擲地有聲。雖寥寥不過數十字,竟勝似萬卷詩書。尤其是范老先生的那種境界,那種情懷,早已被後人奉為立身做人的萬世楷模。

總之,讀這本書,能夠使人警醒,使人振奮,使人高尚,使人堅強。我現在雖已年過古稀,但有生之年,這本書是一定要繼續讀下去的,而且要一如既往地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讀,為的是從中學做人。學會在任何處境下,都能好好做人。

初二古文觀止讀後感900字
八年級讀後感:讀《古文觀止》後的感想
初一讀後感:《古文觀止》讀後的感想
七年級讀後感:《古文觀止》讀後感
國中生讀後感:《古文觀止》讀後感作文600字
國中生讀後感想:《古文觀止》讀後感作文500字
讀後感作文精選:讀《古文觀止》有感500字
讀古文觀止有感作文600字
古文觀止的讀後感範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