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是美德

牐牎熬呱挪頭梗適口充腸。飽飫烹宰,飢厭糟糠。”這是《千字文》中的話,意思是:生活要節儉,飯菜合口味能吃飽就行了。飽的時候滿足於大魚大肉,餓的時候酒糟糠皮也能充飢。諸葛亮在《誡子書》中也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可見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品德高尚的表現。
牐牻詡笫且恢制分剩需要始終堅守。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古往今來,節儉一直被人們視為治國之道、興業之基、持家之寶,大力提倡。“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發展的邏輯也正是如此。曾記否,歷代帝王在建國之初,不都是從節儉開始的嗎?在我國歷史的貞觀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本打算在洛陽修建一座宮殿的,可他後來意識到天下才剛剛平定,而且這樣做會勞民傷財,因此他打消了這個念頭。在唐太宗統治期間,他提倡人們“戒奢從簡”,不任意浪費。此外,在開元初年(即唐玄宗統治初期),在唐玄宗的改革措施中,其中一條改革措施就是提倡全國上下節儉的。為了證明自己“戒奢從簡”的決心,唐玄宗命人燒毀了宮內的一批珠玉錦繡。不管是唐太宗,還是唐玄宗,從他們的行動中就可見節儉的重要性了。節儉,是他們能有“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這美譽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見,節儉是優良的傳統美德,也是人們的生活準則之一,更是人們的財富之道。
牐牽稍諳執化的城市中,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然而人們的節儉意識卻越來越低了。大多數的人們都認為,東西舊了,就應該扔;既然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應該盡情地去享受,每天過著奢侈的生活;更有甚者,每天似乎不浪費資源就不高興似的,視地球上寶貴的資源如糞土,近年來,黃河、淮河頻頻斷流就是很簡單的例證。
牐牴漚裰型猓許多名人和發達的國度,都把節儉當作是自己崇尚的生活準則和傳統美德。他們清楚地知道“成於儉,敗於奢”的道理,所以特別重視對子女或青少年一代的節儉教育。我們的老師也經常教育我們要愛惜糧食、珍惜糧食,以節儉為美德。可真正聽的進去的人、真正能夠做到的人沒有幾個。當我們走進學校,走上街頭,映入眼帘的是地上白花花的米飯和饅頭,這難道是我國的糧食多得吃不完了嗎?不,在有13億人口的中國,解決溫飽問題仍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明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道理呀!我希望人人都能夠從小事做起,節約,不再浪費!勤能補拙,省能補窮。擁有金錢只能暫時滿足你的欲望,而學會節儉那將是你永久的財富。
牐牥默生曾說過:“節儉是一生用不盡的美德。”節儉,既是我國優良的傳統,又是人們所推崇的美好的品德。有些同學把吃不完的飯菜隨意倒掉,把不時髦的衣服冷落在一旁,你以為這就能顯示你的富有嗎?“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這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你在吃每一頓飯時,你有沒有想過農民伯伯們辛勤耕耘的艱難呢?當你在穿每一件衣服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紡織工人們紡紗織布的辛苦呢?
牐牬蛹筧肷菀祝從奢入儉難。總之,大而言之,為了祖國的富強,民族的振興,我們不能忘掉節儉這一美德;小而言之,為了個人修養,家庭的富裕,我們也要發揚這一美德。

※本文作者:頓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