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故事——愧添門聯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是一代詞宗,他的詞,開豪放派之先河,對後代影響深遠。他的詩文,書法,造詣很深,成就超過了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是北宋“三蘇”中的佼佼者。

蘇東坡是四川眉山人,自幼博覽群書,才智過人。八歲時,曾因糾正老師的錯誤,令老塾師劉微之自慚形穢。十一歲時,寫了著名的《黠鼠賦》。從此,名聞遐邇,常常受到稱讚。

少年的東坡,有點名氣之後,不禁沾沾自喜,有些飄飄然了。有一年除夕,他的父親,叫他寫一副對聯。他乘興寫了:

識遍天下字;

讀盡人間書。

這樣一副對聯,貼在大門上。

幾天后,來了一位白髮老翁,手持小書一本,口稱:“特來向蘇公子求教。”蘇東坡看到有人上門求教,心裡很歡喜。不料,接過老翁的小書,打開一看,不禁呆了,因為,書上的字,他一個都不認識。老翁笑道:“請蘇公子賜教。”

蘇東坡頓時面紅耳赤,只得認錯,“請老爺爺原諒,小生一時狂言。”經過這次教訓,蘇東坡才明白,世界很大,學問似海,自己不過是井底之蛙。他感到十分慚愧,拜謝老翁之後,便提筆到門口,在上下聯前,各添兩個字。把原對聯改成為:

發憤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

從此以後,蘇東坡立志發憤學習,苦讀,並虛心求教,終於成為一代大文豪。

“堂前懸鏡,大人明察秋毫”

梁啓超10歲那年,有一次隨父親到朋友家作客,剛進大門就被庭院一株蓓蕾初綻的杏樹迷住了,他偷偷地折了一枝,並掩掩遮遮的藏在寬大的袖筒里。誰知他的這一舉動被他父親和朋友家人看到了。了朋友社宴款待他們父子。宴席上,梁啟

超的父親為兒子偷折杏枝的事惴惴不定,一心想不露聲色地暗示兒子一番。為了活躍氣氛,梁父當眾對梁啓超說:“開宴前,我先出一上聯,如果你對得上,而且對得好,方可開杯;否則,你只能為長輩斟酒沏茶,不準落座。”小啟超不知父親的用意,毫無思想準備,略顯難色,但他轉念一想,憑自己的才學,相信不會出醜,於是滿口答應。梁父略加思索,念出上聯:

袖裡籠花,小子暗藏春色;

小啟超聽後一驚,稍頓,恍然大悟,但未顯大驚失色,隨口從從容容地對道:

堂前懸鏡,大人明察秋毫。

眾人聽後,連聲贊道“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