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的緣起和演變


到整個社會。其作者不僅僅局限於社會地位較高的文人墨客,
還包括大量的平民百姓。其套用範圍擴大到世俗生活的諸多方面,節慶
聯和行業聯的出現尤其顯示了對聯與人民生活的密切相關。可以說,雅俗共
為、共賞、共用是對聯區別於詩、詞、曲、賦的最顯著標誌。第三,對聯的
產量和質量空前提高,湧現了眾多以撰聯名史的人物和一大批可以代代流傳
下去的對聯佳構(例如解縉的諧諷聯“牆上蘆葦……”和孫髯的昆明大觀樓
長聯“五百里滇池……”),第四,對聯與書法的關係日益密切,聯以書傳,
書以聯助,相得益彰,“共榮共存”。流傳至今的許多名聯同時也是著名的
書法珍品。第五,陸續出現了一些研究聯史、總結聯法、敘述聯壇趣聞軼事
的著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乾隆、嘉慶年間由梁章矩撰著的《楹聯叢話》、
《楹聯續話》《楹聯三活》及《巧對錄》。第六,對聯與時事聯繫越來越緊
密。明清易代之際,即出現過不少謳歌民族英烈(如史可法)、斥罵民族敗
類(如洪承疇)、揭示社會矛盾的“時事聯”。鴉片戰爭以後,反映或折射
時代風雲變幻的聯作更是層出不窮。這種局面在以前是不曾有過的。
對聯在明清時代的發達固然是自身長期演進的必然,但也與一些封建帝
王對創作的積極倡導和親自參與不無關係。
第一個積極倡導對聯創作的帝王是明太祖朱元璋。據清人陳雲澹《簪雲
樓雜記》記載:
太祖都金陵,於元夕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太祖微行出現,以為
笑樂。
朱元璋不僅微服出巡,還親筆撰寫春聯,他給文臣陶安題賜的春聯是:
“國朝謀略無雙士,翰林文章第一家。”此聯對仗工致,格調高雅。他為一戶以閹豬為
業的金陵市民題寫的則是一副既有行業特點、又有幽默情趣的春聯:“雙手劈
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上有所好,下必有所效,張貼春聯之風就這樣從金
陵“刮”起,直至“刮”遍全國,成為沿續至今的一種民俗。除此之外,朱
元璋還寫過一些其他類型的對聯。
朱元璋之後,積極參與對聯創作的帝王代不乏人(如明成祖朱棣、明武
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熄、清康熙皇帝等等),其聯作中亦有相當優秀者,
如清康熙帝挽鄭成功聯:
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但在對聯創作方面用力最勤、留下作品也最多的帝王還數清乾隆帝。乾
隆喜屬對,亦喜題寫名勝聯,宮廷里外、大江南北都曾留下過他的對聯墨跡,
下面一聯是他 70 歲生日時自題的:
七旬天子古六帝
五代孫曾予一人
語句質樸,語調親切,但藏意豐富,且對仗極為講究,足見這位皇帝撰
聯功夫的老道。
明清時期的撰聯“大手筆”人數之多是以前各朝代遠不能相比的,其中
最著名者有解縉、唐寅、紀昀、鄭燮、曾國藩、張之洞等,他們是聯壇上的
“李杜”、“蘇黃”。試看幾副出自他們之手的巧對:
蒲葉挑葉葡萄葉,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諧音雙關聯)
(解縉)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是短品,卻是妙文(燈謎聯)
(紀昀)
霜熟稻粱肥,幾村農唱
燈紅樓閣迥,一片書聲(自題廳堂聯)
(鄭燮)
一飯尚銘恩,況曾保抱提攜,只少懷胎十月
千金難報德,即論人情物理,也當泣血三年
(挽乳母聯)
(曾國藩)
辛亥革命以後,對聯創作繼續保持著明清以來的繁榮局面,但隨著時代
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主要表現是:
第一,題材、內容上與時事尤其是重大政治事件密切相關的對聯在對聯
總類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其產量在對聯總數量中所占的比重亦較以往有較大
提高。這類對聯及時地記錄了中國現代社會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變化。“五
四”運動時期、抗日戰爭時期、抗美援朝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朗出現的
“時事聯”尤其表現了這種特點。
第二,白話聯大量出現。白話聯雖在明清時代即已出現,但數量很小,